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7篇
  24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21.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L.)是甘肃省天水市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全市菜豆常年种植面积在0.4万hm2以上,是当地传统的优势产业。但近年来,菜豆根腐病在天水市菜豆产区呈逐年加重趋势,致使  相似文献   
322.
[目的]基于区域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西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为高原生态系统的区域综合认知和空间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GIS技术支持下,基于区域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西藏生态功能分区指标体系,运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网络聚类栅格单元指标,并基于小流域单元逐步合并破碎化的聚类结果来确定生态功能区边界。[结果](1)区域内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整体上呈现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格局;(2)根据各分类栅格的景观聚集度指数确定最优分类数为5类;(3)破碎化的5种聚类结果经过子流域单元的合并而最终被划分为5个生态功能区。[结论]根据各区域生态系统特征进行命名,划分出藏北高寒荒漠草原生态脆弱区、藏中草原牧业盈余区、藏东亚热带山地针叶林农牧产品供给区、藏东南亚热带山地针叶林产水区和藏东南热带季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区5个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323.
油茶果脱壳初清筛的设计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广大油茶生产企业对油茶果快速、高效、大产量机械化脱壳的需求,该文基于已有脱壳技术,通过国内饲料粮食行业筛选设备现状分析对比,确定了适合茶壳分离的最优工作原理,研制出了脱壳初清筛新产品并进行了试验分析,于2015年10月在江西瑞金绿野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装,进行了两个月的生产,测得该设备处理量在1.5~1.7t/h之间,技术指标:脱壳率≥99%,初清率≥50%,损耗率≤1.2%,试验表明该设备可以投入生产应用,与茶油生产其他环节配套使用,实现油茶果采摘后到榨油前的自动化生产。  相似文献   
324.
中国是养猪大国,自2017年国家开始明确支持行业规模化发展,我国养猪业便开始蓬勃发展。回望过去,2019年的非洲猪瘟虽然重创一众养猪人,但也的确为行业“洗牌”,中小型的养殖散户逐渐减少,集团猪企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这也使楼房猪舍得到发挥潜力的契机。  相似文献   
325.
天椒24号是以自交系15129为母本,以自交系1513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干制辣椒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较强,株高96 cm左右,早中熟,定植至红熟90 d(天)左右,平均单株结果数32.4个,老熟果深红色;果实线形,果面皱,果长22 cm左右,果肩宽1.5 cm左右,辣味强,干椒总辣椒素含量3.29 g · kg-1,VC含量176.05 mg · kg-1;中抗疫病、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烟草花叶病毒病(TMV),平均单果质量13.1 g,每667 m~2干椒产量360 kg左右,适宜甘肃、新疆等地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326.
为明确生物炭不同施入量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生物炭施入量设6个处理。于大豆开花期观测大豆株高,茎叶、根系鲜重和干重等地上、地下部分的主要农艺性状,在大豆收获期测量各处理主要产量性状及产量指标。结果表明,施入生物炭对大豆生长前期主要农艺性状和成熟期产量性状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其中生物炭最佳土壤施入量为210.0 kg/hm2,产量比对照提高38.48%。生物炭施入量与大豆产量之间的关系符合二次函数模型(R2=0.9368,P=0.0159)。可见,在土壤中施入适量生物炭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过量施入则抑制大豆生长并导致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327.
凡是养猪相关行业的从业者,都一定记得2018年那凶险的一年。那年非洲猪瘟(ASF)疫情来势汹汹,全国损失约40%的存栏生猪,也使全球生猪存栏量减少了近四分之一,造成猪肉供应短缺,价格飙升,影响民众生活。当时谁能预料,仅仅三四年时间,我国已经恢复生猪产能,而且整个行业换上一片新景象?  相似文献   
328.
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肥料氮在连续两季作物系统中的去向,为黑土地保护下的氮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于2020—2021年在吉林梨树开展大田微区试验,设置无秸秆还田 (CK)、深翻还田 (DTS)、免耕覆盖还田 (NTS) 3种秸秆还田方式,每种方式下设置2个施氮水平:180 kg?hm-2(N1)和270 kg?hm-2(N2)。结果表明:当季和第二季玉米成熟期植株氮分别有38.0%~46.8%和12.9%~18.6%来源于15N标记氮肥。肥料氮当季平均利用、残留和损失率分别为32.4%~43.9%、32.8%~51.4%和13.2%~32.7%,秸秆覆盖配施适量氮肥 (180 kg?hm-2)处理下肥料氮当季利用率显著提高29.5%,而秸秆深翻还田则使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率显著增加18.2%。当季施用肥料氮仍有8.5%~14.9%被第二季玉米吸收利用,两季累积利用率达40.9%~58.8%,在高氮(270 kg?hm-2)下秸秆深翻还田显著提高肥料氮的第二季利用率及累积利用效率。综上,秸秆覆盖还田配施适量氮肥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而秸秆深翻还田更有利于高施氮量下土壤对肥料氮的保持,增加其被下季作物利用的机会,两者均能显著减少氮的损失。  相似文献   
329.
帕·劳斯特(Bad Lauchstadt)土壤肥力试验地位于柏林西南部,土壤是黄土母质发育的黑土。它建于1902年,是德国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土壤肥料研究基地之一,它的试验设计方案实际上是八项方案的六项减缩方案。这项典型的方案目前世界各地仍在沿用其中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更有独到和预见性,这对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产量是有深远意义,作物种植的时间空间重复也是设计的重要特点。试验表明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机质的平衡、氮素平衡、磷钾平衡和微量元素平衡都起重要作用[5].施肥措施刘一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微形态特征以及容重、持水量等都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30.
氮肥调控对东北黑土春玉米氮利用及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兰唱  石卓  王少杰  焉莉  高强 《玉米科学》2021,29(6):118-126
2018和2019年在吉林省梨树县开展大田定点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不施氮对照(N0)、常规施氮(NConv)、优化施氮(氮分次后移,NOPT)、控释氮肥(掺混30%控释尿素,NCtrl)、增施有机肥(在NOPT基础上增施有机肥,FM)和秸秆还田(在NCtrl基础上进行秸秆全量还田,SR),采用通气法田间原位监测不同管理措施下的氨挥发通量,并计算氮肥利用效率及氮平衡,明确氮肥调控对东北黑土春玉米氮利用及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Conv相比,各处理NOPT、NCtrl、FM、SR分别提高了14.1%、15.6%、24.2%和27.1%的氮肥利用效率。与N0、NConv、NCtrl、SR处理相比,NOPT、FM处理显著提高了氨挥发累积量,分别达氮肥施用量的3.2%和4.2%。NOPT处理减少了46.2%的氮表观损失和30.1%的氮盈余。在氮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和肥料类型等方面进行调控,可在稳产的同时大幅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施用控释氮肥可显著减少氨挥发损失。采用“掺混控释氮肥+秸秆还田”的调控措施更有利于增产增效,并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