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畜牧兽医   4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填饲量对北京鸭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学的影响。试验选取96只35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成8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鸭,试验期为7 d。对照组试鸭自由采食,平均日采食量为(259.55±18.59)g,填饲组试鸭在35日龄和36日龄时分别填饲260和300 g/d的玉米-豆粕型饲粮,之后5 d各填饲组填饲量保持不变,分别为300、330、360、390、420、450、480 g/d。结果表明:1)除300 g/d填饲组外,其他填饲组北京鸭试验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末重和平均日增重随填饲量的提高而逐渐提高,当填饲量为420 g/d以上时,试验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基本保持稳定(P>0.05)。填饲组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以平均日增重为评定指标,采用直线折线模型进行估算的最适填饲量为414.2 g/d。2)不同填饲量对北京鸭血清葡萄糖浓度、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450 g/d填饲组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填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浓度和谷丙转氨酶活性随填饲量的提高而逐渐升高,且差异显著(P<0.05)。3)填饲使得北京鸭肝脏细胞肿大,胞浆中充满大量大小不等的脂肪滴。由此可见,填饲能够快速增加北京鸭的脂肪沉积,但填饲量超过420 g/d时,北京鸭生长性能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32.
本试验将95头新生迪卡小公猪随机分为4组,第1、2、3组每组19头,均由两头经产母猪哺乳喂养,21日龄断奶。第4组仔猪38头,由4头经产母猪哺乳喂养,35日龄断奶。7日龄起至35日龄各组仔猪分别饲喂不同蛋白质来源的日粮。试验各组仔猪在24、28和35日龄进行屠宰试验,取胃内样品进行酶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21日龄断奶使仔猪胃内蛋白酶、脂肪酶活性显著降低,酶活性在1周内不能得到完全恢复,胃蛋白酶活性可在断奶后2周得到恢复;全植物性蛋白日粮使早期断奶仔猪胃内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降低;日粮中加一定量乳清粉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能有效提高胃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因此,断奶及日粮蛋白质来源显著影响早期断奶仔猪胃内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33.
关于维生素D生物学效价的评定方法主要分为生物学方法和化学方法,然而至今对其没有统一的结论。研究结果大部分显示维生素D3的效价高于或等于维生素D2的效价,且维生素D3及其代谢产物效价的对比大致为维生素D3≤24,25-二羟基维生素D3[24,25-(OH)2D3]=25,26-二羟基维生素D3[25,26-(OH)2D3]≤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影响维生素D生物学效价的因素有多种,其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关键酶的活性及其反馈调节机制、活性维生素D的结构与维生素D转运蛋白及维生素D受体的亲和性差异等;外在因素主要有试验动物、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光照、维生素D载体等。本文主要从维生素D生物学效价的评定方法、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因素方面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4.
采用2×5试验设计,研究了2个粗蛋白(CP)水平(14%和20%)和5个苏氨酸水平(0.50%、0.58%、0.66%、0.74%、0.82%)对生长前期北京鸭羽毛发育的影响.480只1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0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试验期为0~21 d.结果表明,日粮粗蛋白和苏氨酸水平均极显著影响北京鸭产毛率,正羽百根质量、正羽长、绒羽千朵质量和绒羽长(P<0.01).高CP水平下,日粮苏氨酸水平从0.74%增加到0.82%对正羽百根质量、正羽长、绒羽千朵质量和绒朵长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低CP水平下,苏氨酸极显著增加正羽百根质量、正羽长、绒羽千朵质量和绒朵长度(P<0.01).因此,苏氨酸在羽毛早期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羽毛发育需要高水平的苏氨酸.  相似文献   
35.
旨在研究不同填饲量对北京鸭胴体品质、体脂沉积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35日龄健康、大小均匀的W系雄性北京鸭96只,随机分成8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鸭。基础日粮中加入0.5%的Cr2O3作为外源指示剂测定填鸭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对照组自由采食,试验组在35和36日龄时分别填饲260和300g.d-1的基础日粮,之后5d各处理填饲量保持不变,分别为300、330、360、390、420、450、480g.d-1,试验期为7d。结果表明:(1)不同填饲量对北京鸭屠体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质量和腿肌率影响不大(P>0.05),而对北京鸭胸肌质量影响显著(P<0.05),并随填饲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平稳的趋势,以胸肌质量为评定指标,采用直线折线模型进行估算的最适填饲量为390.7g.d-1。不同填饲量对北京鸭皮脂质量、皮脂率、腹脂质量、腹脂率、肝脏质量、肝重率和肝脂率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但填饲量增加到一定值后,体脂沉积量保持稳定(P>0.05);(2)在填饲期,不同填饲量对北京鸭干物质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而对能量表观消化率影响不大(P>0.05)。以上结果表明,填饲能够快速增加北京鸭的体脂沉积,对胸肌生长发育影响显著,但随填饲量的增加,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下降,填鸭体脂沉积量不再增加。  相似文献   
36.
砷制剂对肉仔鸡的促生长效果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砷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如阿散酸(对氨基苯胂酸)和对氨基苯胂酸钠是美国广泛用作促生长的砷制剂,可以提高生长率,改善饲料转化效率,并能增加生长鸡和火鸡的色素沉积,提高蛋鸡产蛋率,同时可预防鸡球虫病和猪腹泻。洛克沙生(3─硝基─4─羟基苯胂酸)是另一种砷制剂,据国外报道,它有与上述两种砷制剂相似的作用。为此,将三种制剂(由浙江黄岩市荣耀化工厂生产)一起做如下饲养对比试验。1材料与方法1.1处理与分组:试验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12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54只鸡(公母各半)。第…  相似文献   
37.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D对北京鸭钙磷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2×6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720只1日龄健康的Z2型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2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配制钙/磷比例分别为0.8/0.4和0.4/0.2的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的维生素D构成试验日粮,维生素D设6个添加水平,分别为0、250、500、1000、2000、3000IU·kg-1,饲养期为14d。结果表明:日粮维生素D水平显著影响北京鸭的日增体质量、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血浆钙含量在维生素D水平达到2000IU·kg-1时达到最大值。随着维生素D水平的增加,北京鸭的血浆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P0.05)。当维生素D水平由500IU·kg-1增加到1000IU·kg-1时,胫骨灰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继续增加维生素D含量,对胫骨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D水平达到2000IU·kg-1时,胫骨灰分钙含量达到最大值。日粮维生素D水平对胫骨灰分中磷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由此可见,日粮维生素D水平与钙磷水平均影响北京鸭的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胫骨指标。0~14日龄北京鸭维生素D的需要量为1000~2000IU·kg-1。  相似文献   
38.
试验采用2×5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苏氨酸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1~14日龄北京鸭苏氨酸需要量。选取480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健康的W系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0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北京鸭。试验日粮共设2个蛋白水平,分别为14%和20%;5个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50%、0.58%、0.66%、0.74%、0.82%,各试验日粮的代谢能和其它必需氨基酸添加量一致。试验期为14d。研究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与苏氨酸水平产生明显的互作效应,且蛋白质水平与苏氨酸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影响均显著(P0.01)。在高蛋白质水平下,以采食量和日增重为评价指标,分别建立其与苏氨酸需要量的回归方程,得出均呈二次曲线变化,且1~14日龄北京鸭最佳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688%、0.737%。在低蛋白质水平下,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均随着苏氨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未出现下降或平台期,因此,低蛋白质水平下的苏氨酸需要量高于高蛋白质水平下的苏氨酸需要量,苏氨酸需要量与蛋白质有关。  相似文献   
39.
羽毛是水禽重要的外貌特征,其形态发生、结构组成及换羽模式等与羽毛品质高度相关。随着水禽出栏日龄的不断缩短,水禽羽毛的早期发育和及时成熟显得尤为重要,试验研究表明,含硫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缺乏能够显著影响早期水禽羽毛的发育。  相似文献   
40.
精氨酸调控畜禽采食量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幼龄哺乳动物和家禽而言,精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精氨酸不仅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动物生产性能、调节机体代谢,而且对动物的采食行为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精氨酸在体内的吸收、转运和代谢涉及诸多途径,故其对采食行为的调控机制更为复杂.本文重点就精氨酸调控采食量的机制及其部分影响因素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