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8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野生猫科动物杯状病毒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猫杯状病毒感染又称猫传染性鼻-结膜炎,是由猫杯状病毒引起的猫科动物的一种多发性口腔和呼吸道传染病。2002年4月我园动物表演场一批猫科动物(猎豹、东北虎、非洲狮)发生以采食困难、流涎、口腔溃疡为特征的传染病。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杯状病毒感染(Feline Calicivirus,FCV),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2.
近年来,由于猫瘟热的流行,使许多地方的家猫大批发病死亡,郑州地区也屡有疑似猫瘟热发生。为及时确定诊断,了解疫情,制订有效的防制措施,我们与解放军兽医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合作,对郑州地区的家猫进行了猫瘟热的调查与预防试验,现报告如下。 一、猫瘟热调查  相似文献   
143.
在凌源地区五个品种的犬中,德国黑背犬的发病率最高.达65.3%;2~3月龄幼犬发病率(82.6%)高于其它年龄组的犬.抽样检查的11份样品,有10份血清为犬细小病毒(CPV)血凝抑制抗体阳性;10份粪便的CPV血凝阳性或疑似阳性,经电镜观察见有典型的细小病毒和冠状病毒颗粒,1份脏器样品见有典型犬瘟热病毒。从2份粪便样品中分离出CPV.  相似文献   
144.
本文改进了犬细小病毒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即采取病犬的粪便和血清样品,经过2—ME处理后,同时测定粪便和血清样品的IgM性HI抗体和粪便样品的HA效价,三项试验互相补充,只要有一项为阳性,即诊断为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应用上述方法,76份阳性粪便、16份阳性血清全部正确检出;120份健康犬粪和130份健康犬血清全部为阴性。对方法改进的依据在讨论中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5.
我国小熊猫犬瘟热病毒分离成功小熊猫是浣熊科猫熊亚科猫熊属成员。对某动物园发病死亡的2只小熊猫进行了剖检,见肺脏大面积出血,有的部位发生肝样变,肝呈土黄色,脾呈黑红色,肾有少量出血点,肠内容物很少,有的部位是黑色。取肝脏匀浆液和粪便浸出液进行电子显微镜...  相似文献   
146.
应用经SPF鸡胚增殖的虎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Tiger/Harbin/01/2003(H5N1)株(其对MDCK细胞的TCID50为10^-7.36/0.05mL),经滴鼻途径人工感染小鼠,无菌采取感染致死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的肺、脑等脏器进行了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以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感染致死小鼠以肺脏损害最为明显。光镜观察,肺泡腔不同程度缩小,胞腔内有少量蛋白样浆液渗出,肺泡间隔不同程度增宽,肺内小血管及肺泡间隔的毛细血管扩张、淤血,支气管充血。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在支气管上皮细胞、一些肺泡上皮细胞和浸润的单核细胞胞浆内见到该病毒抗原的阳性染色颗粒。电镜观察,小鼠肺泡扁平上皮细胞表面和肺泡腔中见到短杆型和圆型的流感病毒样粒子。  相似文献   
147.
三聚氰胺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三聚氰胺树脂,本不属于饲料和食品的添加剂,但由于含氮量高、低毒、无味、形态与蛋白粉相仿、添加后不容易检测、易于购买和生产、成本低等原因,被不法厂商添加到鱼粉、肉骨粉、奶粉或其他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和食品中,以提高这些产品的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48.
首次对犬冠状病毒(CCV)V1株和DXMV株小膜蛋白(SM)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用RT-PCR对分离的CCV V1和DXMV野毒株SM基因进行了扩增,并将其克隆到pMD18-T中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两毒株SM基因ORF全长均为246bp,编码82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CCV标准毒株Insavc-1 SM基因相比,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100%、92.1%和100%、90.9%.DXMV株与Insavc-1株SM基因相比有9个碱基发生了改变,导致4个氨基酸发生变化.对冠状病毒科中不同的冠状病毒SM基因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聚类分析表明,冠状病毒可分为4个群,群内不同冠状病毒SM基因及其蛋白显示出很高的同源性,而不同群之间的同源性却较低.  相似文献   
149.
以H5N1亚型虎源流感病毒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用间接ELISA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获得2株阳性杂交瘤细胞克隆株,命名为3A13和1B8.分别制备腹水后进行纯化,获得了抗H5亚型虎源流感病毒血凝素的单克隆抗体,用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结合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制备了H5亚型虎源流感病毒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该试纸条对H5N1虎源流感病毒鸡胚培养毒、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抗原,以及24份虎疑似感染H5N1亚型虎源流感病毒感染病料和小鼠模型病料等检测结果为阳性,同时对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抗原及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抗原等检测结果为阴性;与HA-HI和RT-PCR的平行对比试验表明,试纸条检测敏感度与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的敏感性相符.本试验所研制的免疫胶体金诊断试纸条可用于H5亚型虎源流感病毒的特异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为开发成品化检测试纸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0.
野生动物疫病与公共卫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现代医学所认知的1145种人类传染性疾病中,有62%的疾病来源于动物.动物源性疫病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类公共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染性疾病中溯源研究的深入,发现野生动物疾病与人类的健康有着直接关系.如挨博拉病毒源于非洲东部的类人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源于野生灵长类动物.SARS来源于蝙蝠.禽流感病毒来源于野生水禽,且通过家禽而传染给人类.另一方面野生动物可能受到人类或家养动物疫病的威胁.例如,国家公园的狮子群体由于感染犬瘟热而即将面临着绝种,而该病是通过家养犬传染给狮子的;还有现在非洲的野狗正在受源于家养犬的狂犬病的侵袭,因而对于许多濒危野生动物来说,野生动物疾病会加速其灭绝的速度.因此人类必须加强对野生动物源性疫病的充分认识和重视,建立跨学科、国际间的整体合作和交流,实施疫病的监测、实验研究和防控工作,把野生动物源性疫病作为全球疾病预防、监测、监控和防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的健康及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