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最近,有关农业发展意见和农业扶持资金情况等陆续发布。农业部相继发布了三项扶持领域的项目资金情况。据农业部官方网站显示,4月19日,农业部新发布了一系列项目资金情况,其中有关于下达2011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项目资金的通知、2011年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资金的通知,以及201 1年农机推广与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示范  相似文献   
22.
本试验采用121 ℃高压处理副猪嗜血杆菌4型和5型耐热蛋白,混合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通过对试验条件进行筛选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抗原包被浓度为10 μg/mL,37 ℃包被2 h;封闭液选择含20 g/L脱脂奶粉的PBST,封闭30 min;血清的稀释度为1∶80;抗原抗体反应时间为45 min;酶标二抗稀释度为1∶12000,作用时间为30 min;底物显色时间为15 min。特异性、重复性和敏感性试验及对200份送检血清的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敏感性比间接血凝试验高,对已知阴阳性血清的临床样本检测结果与国外ELISA试剂盒一致,可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抗体检测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3.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效果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应用,不仅是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而且是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科学指导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通过综合应用各项绿色植保技术,包括农业、生态、物理等非化学技术以及选择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和农药增效剂等,创新水稻病虫害防控方法,有效、安全地控制病虫危害,  相似文献   
24.
本文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以实现农村长效脱贫为目标,探究农业土地利用效率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提出实现农村长效脱贫路径,对农村减贫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3—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对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  相似文献   
25.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大通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全县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43家。合作社产生的显著效益,对促进大通县现代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专合组织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通过外抓优化环境,内抓规范体系,进一步壮大大通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26.
本研究以"19楼"网站关于杭州"5·7交通肇事案"的发帖为研究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帖子的语言表达及其如何使肇事案演变为舆论事件。研究发现网络中呈现的主流意识并不一定是广大民众的意识。  相似文献   
27.
<正>甜柚幼树管理以整形、扩大树冠为主,着重培养树冠骨架,以达到速生快长,早结丰产的目的。其管理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8.
二化螟是宜春市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质稻的推广、农药使用的不合理、害虫抗药性提高以及暖冬气候等原因,造成了二化螟发生量大且为害严重,一些地方仅早稻保苗就要二次用药防治;一晚稻区二化螟严重的枯心率高达75.5%以上,须翻耕重种;二晚受害严重的地方从移栽后几乎每隔15天左右就防治一次且防效并不明显,死孕穗、虫伤株和白穗等仍然较重,2004年有的稻田因二化螟为害而出现枯稿倒伏现象。1近几年发生的基本特点据宜春十县(市、区)统计,全市近5年二化螟发生面积203.3万hm2次,防治面积315.0万hm2次,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29.
为解决猪体弯曲状体尺测量难、需借助标定尺还原真实体尺的问题,以长白猪为研究对象,基于Kinect相机获取猪体俯视和侧视深度图像,提出一种无需标定尺的猪体弯曲体尺测量方法.利用凸包络和最大外接轮廓,分别提取猪体头尾部、肩臀部和体高体尺测点,测算生猪体尺参数(体长、肩宽、臀宽、体高).结果表明,在猪体正常弯曲范围内(0°~40°),肩宽测量精度最高,平均相对误差不高于1.92%,臀宽、体高和体长平均相对误差不高于2.00%、2.64%和2.93%;在猪体非弯曲状态下,肩宽、臀宽、体高和体长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29%、1.26%、1.92%和2.33%,测量精度均优于现有猪体体尺测量方法.综上,文章提出的方法可实现猪体自然状态下体尺测量,且精度较高,同时具有良好普适性和鲁棒性,满足生猪实际生长状况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