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3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为了将秃疮药制剂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本试验研究运用ELISA技术,研究秃疮花针剂对小鼠淋巴细胞IL-4和IFN-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秃疮花针剂对小鼠淋巴细胞有明显的调节功能,能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和调节体液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了将秃疮药制剂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本试验研究运用流式细胞术技术,研究秃疮花针剂对小鼠淋巴细胞CD4和CD8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秃疮花针剂对小鼠淋巴细胞有明显的调节功能,能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和调节体液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微秸宝堆肥技术进行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投入少、成本低、对环境友好、操作简便等优点。目前上海市青浦区已建成微秸宝堆肥技术示范基地13家,其蔬菜废弃物实现了100%资源化利用。该文介绍了微秸宝堆肥技术的优点及其在青浦区示范应用的实效,并分析了应用微秸宝堆肥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提出了进一步推广该技术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该文研究了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不同施用方式对青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后20 d,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处理青菜未发生根肿病;采收时,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包衣+蘸根+灌根)处理青菜根肿病的防效为53.72%,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喷淋+定根水+灌根)处理青菜根肿病的防效达70.96%,且各药剂处理均未发生药害。可见,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青菜根肿病效果较好;另外随着时间推移,药剂防效逐渐降低,生产中需定期施药。  相似文献   
15.
根据signal IP3.0信号肽分析软件分析结果,设计IL-22不含信号肽表达引物,PCR扩增获得奶山羊IL-22基因,连接表达载体pET-32a,重组质粒转化BL21感受态细胞。对阳性克隆进行诱导表达,对诱导温度、IPTG诱导浓度、诱导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佳条件大量诱导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在37℃、IPTG浓度为0.1mmol/L、诱导5 h可获得IL-22最大表达量,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洗涤、变性和复性,纯度可达90%以上。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IL-22在奶山羊乳腺免疫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北京西山主要森林群落叶功能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叶干物质含量、比叶面积、叶氮浓度、叶磷浓度、叶绿素含量、叶片氮磷比6个叶功能性状,对北京西山9个主要林型不同生活型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群落草本干物质含量较低;随着演替的进展,叶干物质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而比叶面积则呈上升趋势;氮磷比与演替进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旨在利用CRISPR/Cas13d系统对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EF)中的胚胎发育相关基因SUV39H1/SUV39H2进行RNA水平的敲降,从而在猪上建立CRISPR/Cas13d介导的基因敲降系统。根据SUV39H1、SUV39H2基因的编码序列各设计3个靶向编码链的sgRNAs,并以单链寡核苷酸的形式合成,退火后与BspQⅠ线性化的sgRNA表达载体进行连接,构建SUV39H1-sgRNA和SUV39H2-sgRNA表达载体,用Sanger软件进行测序;将Cas13d表达载体和靶向SUV39H1/SUV39H2基因的sgRNA载体按照1∶1、1∶2、1∶4、2∶1和4∶1比例转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48 h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分选检测细胞转染效率,用半定量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敲降效率;用半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检测敲降SUV39H1/SUV39H2基因后,靶基因转录水平及组蛋白H3K9me3水平的变化。测序结果表明,针对2个基因设计的各3条sgRNAs均成功连入载体中;流式细胞术分选结果显示,转染效率约70%;半定量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个sgRNAs均极显著降低了SUV39H1和SUV39H2基因的表达(P<0.01),其中SUV39H1-sgRNA-2和SUV39H2-sgRNA-1均可使SUV39H1和SUV39H2的表达降低50%;Cas13d∶sgRNA为1∶1、1∶2和1∶4组细胞的存活率高于2∶1和4∶1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as13d∶sgRNA为1∶2、1∶4、2∶1和4∶1组敲降效率均显著高于1∶1组(P<0.05),且Cas13d∶sgRNA为1∶2组敲降效率最高(70%)。半定量PCR结果显示,转染SUV39H1-sgRNA-2和SUV39H2-sgRNA-1极显著降低SUV39H1和SUV39H2的表达,表达量为对照组的25%~30%(P<0.01)。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敲降SUV39H1和SUV39H2基因后,组蛋白H3K9me3水平显著降低(P<0.05)。因此,本研究利用CRISPR/Cas13d系统在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中成功敲降SUV39H1和SUV39H2,并下调其催化的H3K9me3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颖  姚婧  杨松  侯继华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159-162,171
为了解北京东灵山辽东栎林主要树种的叶功能性状差异性,分别从种间和种内两个方面,对东灵山辽东栎林先锋树种棘皮桦、优势树种辽东栎和常见树种五角枫的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氮含量(LNC)、氮磷比、叶绿素含量与氮的比值等5种叶功能性状进行了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各树种成树的5种叶功能性状种间差异显著,幼树除氮含量外,其他性状在3个树种间差异显著。(2)对于各叶功能性状的种内差异性,棘皮桦和五角枫的比叶面积、叶绿素与氮的比值差异显著,辽东栎和五角枫的叶干物质含量、氮含量差异显著,辽东栎的氮磷比差异显著,且3个不同树种的叶种内功能性状差异并不具有一致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地区油松林主要乔木物种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体内特别是叶片N、P含量特征一直是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以内蒙古黑里河、北京松山、山西太岳山3个地区的油松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油松和阔叶乔木叶片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3个乔木树种叶片N含量、P含量及N/P的范围分别为0.934 4%~4.898 7%、0.079 0%~0.655 5%、3.632 8~35.430 2;叶片N含量与P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589,P<0.01),而叶片P含量与N/P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618,P<0.01);3个地区油松叶片N含量和P含量均低于阔叶树种叶片N含量和P含量,说明阔叶树种叶片具有较高的N、P储存能力;黑里河地区油松叶片的N/P显著小于阔叶乔木叶片N/P(P<0.01),而松山和太岳山地区油松叶片N/P与阔叶乔木叶片N/P的差异性不显著;油松叶片N含量和P含量的顺序均为太岳山>黑里河>松山,阔叶乔木叶片N含量和P含量的顺序均为黑里河>松山>太岳山,说明太岳山地区的油松具有更高的N、P储存能力,而黑里河地区的阔叶乔木具有更高的N、P储存能力。  相似文献   
20.
马唐对Pb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农田杂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isl)对于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45d的盆栽试验研究观测了马唐在Pb污染下的生长情况和富集能力、土壤重金属Pb浓度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以及经马唐修复后土壤酶活性恢复情况。结果表明:Pb污染对马唐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五种土壤酶活性均随土壤Pb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回归分析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与土壤Pb浓度极显著相关,可表示出土壤受Pb污染程度;Pb污染土壤经过马唐修复后,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得到恢复,可根据它们的活性恢复状况判断马唐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