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3篇
  14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设计简并引物和TAIL-PCR的方法从Streptomyces fradiae var.k11中克隆得到一个β-1,4-甘露聚糖酶编码基因manS221,其全长1359 bp,编码452个氨基酸,前端28个氨基酸为预测信号肽.构建表达载体pET-28a-manS221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特异性表达manS221基因,重组的甘露聚糖酶通过Ni-NTA亲和层析纯化.酶学性质分析表明,重组甘露聚糖酶最适温度为52℃,最适pH值为6.0,在pH 5.0~9.0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对中性蛋白酶具有高抗性.这些优良的性质使得ManS221在食品、饲料和纺织工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五氯酚胁迫对杨树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五氯酚污染胁迫对4个杨树品系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五氯酚污染胁迫下,供试杨树的株高和地径差异显著;氯仿熏蒸测试结果显示,杨树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随着五氯酚污染浓度增加而下降,表明五氯酚对土壤微生物活性产生毒害作用;Biolog测定结果显示:五氯酚污染处理的杨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值始终大于对照,主成分分析结果也显示五氯酚污染处理对杨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造成显著影响,初步判断一定浓度范围的五氯酚与根际分泌物的联合作用有利于增强根际土壤微域内特定微生物群落的生理代谢活性,从而增加其碳源利用程度.结果表明:杨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均高于对照,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度得到增强,并且五氯酚对土壤微生物的刺激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83.
本文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对桃花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进行了调查与评价,认为桃花山景源具有"总体分散、局部聚集"分布特点,风景资源丰富、类型多、资源质量结构良好,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桃花山开发条件。  相似文献   
84.
从云南保山市的一眼温泉中分离到一株嗜热嗜酸菌,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sp.A15。通过同源克隆和TAIL-PCR方法,从该菌株中克隆得到一个木聚糖酶基因,xynA15,全长990 bp,编码329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将xynA15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上,并转化至BL21(DE3),经过IPTG诱导,其表达产物具有木聚糖酶的活性。对其酶学性质研究发现,XynA15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70,不仅在较广的温度范围(35℃~60℃)内具有较高的酶活,而且在50℃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5.
降雨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微生物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气候变化预示着降雨时间和数量的变化。降雨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分来源,降雨格局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土壤微生物作为敏感指标多用来监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文中综述了降雨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多样性的直接影响,以及其通过改变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和植被生长等对土壤微生物产生的间接影响,其中还可能伴随着其他因素的干扰,如土地利用方式、温度、海拔等。通过了解降雨格局变化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该地区生态稳定性的影响。指出了降雨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微生物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6.
采用自制微波热风耦合干燥系统,对马铃薯丁在不同微波功率(600、900、1 200和1 500 W)干燥下的温度和含水率进行试验,得到马铃薯微波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以及干燥的最佳微波功率密度,建立马铃薯丁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和有效水分扩散模型。将马铃薯丁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模型代入到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中,建立电磁场、固体传热和稀物质传递三场耦合模型,结果表明,马铃薯丁的微波干燥速率经过270 s的加速期后,便进入降速期,微波干燥的最佳微波功率密度为6 W/g,其干燥模型可用Page方程描述,马铃薯丁微波干燥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4.35×10–9~9.02×10–9 m2/s。  相似文献   
87.
分析了激光三角法测距的位移以及包括入射倾角在内的被测表面特性等误差影响因素;用高精度激光干涉仪和正弦规对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校对试验,并用支持向量机学习方法建立了误差补偿模型;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方法和机器学习误差预测模型,使用PyQt设计并实现了激光检测误差补偿系统。应用表明,激光检测误差补偿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88.
玉米-豆粕型肉鸡日粮中添加重组植酸酶效果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用400只7日龄艾维茵雏鸡,研究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0,300,600,900IU/kg重组植酸酶和标准水平磷酸氢钙对肉鸡生长性能和磷利用的效果.结果表明,肉鸡体增重和胫骨磷沉积随植酸酶添加剂量而提高,但添加植酸酶不能完全取代无机磷.添加植酸酶可减少肉鸡粪便氮磷排泄量,减轻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9.
呕吐毒素(DON)是全球农业领域最为关注的食源性真菌毒素之一,主要由镰刀菌产生。谷物类农产品一旦被污染,很难通过普通工艺将其消除。生物降解法消除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中的呕吐毒素是近年来的备受学者关注。一批新颖的降解菌、降解酶和降解机制被先后发现,为DON生物降解和防治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文章根据DON不同的生物降解机制,梳理了近十年的相关研究进展,以便更好地了解呕吐毒素生物降解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0.
重金属及有机污染土壤转基因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姚斌  尚鹤  韩景军  梁景森 《林业科学》2005,41(4):162-167
植物修复是以植物忍耐和富集某种或某些有机或无机污染物为理论基础,利用植物或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体系,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门环境生物技术,其核心是对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重金属的生物学特性的利用。其具有费用低廉、节约土地资源或储藏费用、利用植物本身特性、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无二次污染等多方面的优点,有望成为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全新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植物修复将是今后污染土壤修复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将为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普遍推广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环境的转基因植物修复研究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重金属耐性基因和有机污染物耐性基因在植物清除土壤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