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3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施氮水平对鲁麦22籽粒淀粉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在210~330kg/hm2施氮量范围内,随施氮量提高,鲁麦22籽粒直、支链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上升,ATP含量及淀粉合成相关酶SS(蔗糖合成酶)、ADPGPPase(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PPase(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S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和GBSS(淀粉粒束缚态淀粉合成酶)活性均提高.与弱势粒相比,强势粒ATP含量及淀粉合成  相似文献   
102.
花后干旱和渍水对小麦籽粒HMW-GS及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DS-PAGE和切胶比色进行亚基定量,研究花后干旱和渍水对小麦强筋品种豫麦34和弱筋品种扬麦9号籽粒HMW-GS和GM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的干旱处理和豫麦34淹水处理在花后10 d籽粒HMW-GS形成,两品种对照和扬麦9号淹水处理在花后15 d籽粒HMW-GS形成,说明花后干旱提早了小麦籽粒HMW-GS的起始形成。干旱促进了小麦籽粒HMW-GS早期积累,但对后期积累不利,使快速积累期缩短,渍水处理更明显缩短籽粒HMW-GS快速积累期。两品种成熟期总HMW-GS和GMP含量表现为对照>干旱>渍水,且豫麦34各处理大于扬麦9号的对应处理。  相似文献   
103.
小麦籽粒总淀粉及支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淀粉含量较低的重庆面包麦(P1)与淀粉含量较高的小麦品种宁麦9号(P2)配制了P1、P2、F1、F2、B1(F1/P1)和B2(F1/P2)6个世代,测定了每个世代单株籽粒混合样品中总淀粉及支链淀粉含量,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F2分离世代中,淀粉含量呈现3峰分布,支链淀粉含量呈现双峰分布;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受二对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支  相似文献   
104.
利用计算机视觉识别小麦叶色的光照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农业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为更好的将其应用到虚拟作物中,用RGB系统表示叶色,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光照技术,将太阳光分为环境光、漫射光和镜面光3部分,分别研究了这3部分光对叶色的影响,并根据颜色和太阳光的内在联系,建立了小麦叶片颜色的识别模型。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强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05.
姜东 《油气储运》2006,(12):36-36
主要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缩头嗜睡,独居一隅,羽毛蓬乱,反应迟缓,步态不稳,食欲减退,饮欲稍增加,呼吸轻度困难,胸腹部出现水肿,用手触摸可感到腹腔内有大量液体。  相似文献   
106.
姜东 《农家致富》2005,(11):39-39
夏季,止值鸡群产蛋高峰.因鸡舍内空气潮湿、污浊,各种病原微生物易生长繁殖,诱发呼吸道疾病及肠道传染病,使得鸡发病牢增高,粪便变稀.且蛋重变小,蛋壳变薄,破蛋增加,产蛋量下降,给蛋鸡生产带来损失。要使蛋鸡在夏季保持高产,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7.
提倡和发展城市居民区的民用住宅种植屋面,是城市环保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既可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美化环境,也可以减小热辅射,调节温度,改善居民的居住质量和生活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施硫时期对小麦颖果和胚乳发育的影响。[方法]以‘扬麦16’为材料,研究了播种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各施60 kg·hm~(-2)硫肥对小麦颖果发育形态、胚乳中蛋白和淀粉分布与积累的影响,以不施硫肥为对照。[结果]施硫使小麦灌浆中后期颖果长度、宽度、周长、投影面积和干、鲜质量增加,发育后期颖果投影面积增加了0.5%~18.7%;在孕穗期施硫显著增加胚乳细胞数,相对增加量为92%~97%。胚乳中蛋白体总面积因施硫而增加,而小淀粉粒总面积则降低。施用硫肥提高了籽粒各层蛋白质含量,主要调控皮层和外胚乳中淀粉含量。各施硫时期对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分布及含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孕穗期、播种期、开花期、拔节期。[结论]施硫提高胚乳细胞数,增大籽粒库容;提高了灌浆中期蛋白体的比例,有利于成熟籽粒蛋白质的积累,并以孕穗期施硫处理调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9.
为明确非对称性增温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以不同品质类型的扬麦13(弱筋)和烟农19(中筋)为材料,采用大田模拟增温的方法研究了冬春季夜间增温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及其与植株氮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增温(WT)、春季增温(ST)及冬春季持续增温(WST)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冬小麦籽粒蛋白质、麦谷蛋白大聚合体(GMP)、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含量,且均以WST处理效应最大。同时,各增温处理对籽粒谷蛋白含量的提高幅度最大,并提高了谷醇比。各夜间增温处理均增加了开花期旗叶面积,提高了氮含量,增强了孕穗至花后21 d旗叶的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说明夜间增温促进了叶片生长,增强了植株氮素同化能力。夜间增温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及贮存氮素转运量,从而增加了氮素向籽粒的分配,促进了籽粒蛋白质合成。因此,冬春季夜间增温提高了小麦氮素吸收同化能力及氮素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从而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且冬春季持续增温对籽粒蛋白质形成有更大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10.
肉牛尿素中毒是其饲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症。通常在肉牛饲养过程中,添加尿素作为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补充饲料,可以有效地代替饲料中的一部分蛋白质,提高低蛋白质饲料中粗纤维的消化率,提高增重和增加氮的保留量。因其尿素氮可以在瘤胃中转化成氨基酸和真蛋白,最后在肠道被利用,形成组织蛋白和奶蛋白。据测定,每千克尿素相当于5千克大豆饼或7千克亚麻籽饼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从而使养牛成本降低、效益提高。尿素的饲喂量一般为成年肉牛每日100—150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