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3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 细绿萍的开发利用价值细绿萍生长速度快 ,产量高 ,富含各种氨基酸 ,矿物质和维生素 ,质地柔软、嫩绿多汁 ,品质优良 ,是猪、鸡、鸭、鹅、鱼的好饲料。1.1 生长速度快 ,产量高 ,易贮存细绿萍每 4~ 6天增长一倍 ,经测定在 7、8、9三个月份产量可达 30 0t/hm2 ,建造一个小的萍池 ,等于增加一个大的“饲料仓”。细绿萍不用切 ,不用煮 ,从萍池中捞出 ,用清水冲洗一下 ,拌料或直接饲喂 ,饲喂十分方便。用不了的鲜萍秋后冻贮或晒制干萍粉可以代替一部分精料。细绿萍青贮后质地圆润 ,气味芳香 ,适口性良好。1.2 投资少 ,易放养现有的池塘、…  相似文献   
22.
姜义宝  杨玉荣  王成章  崔国文 《草业科学》2011,28(11):2032-2036
为了研究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se)异黄酮对肉鸡生长、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将180羽1日龄AA肉仔鸡分成3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红车轴草异黄酮(10 mg/kg)、基础日粮+红车轴草异黄酮(20 mg/kg)。结果显示,红车轴草异黄酮可以提高肉鸡的日增体质量(P<0.05)和屠宰性能(P>0.05),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腹脂率(P<0.05),减少了储存第6天肉中丙二醛含量(P<0.05),降低了肉品滴水损失和剪切力(P>0.05)。表明红车轴草异黄酮能够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改善肉品品质,添加20 mg/kg时肉鸡日增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23.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红车轴草(Trifolium pretense L.)异黄酮,研究其对AA肉鸡免疫器官、免疫球蛋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180羽1日龄AA肉仔鸡分成3组,即对照组、处理Ⅰ组、处理Ⅱ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红车轴草异黄酮(10 mg·kg-1)、基础日粮+红车轴草异黄酮(20 mg·kg-1)。结果表明:处理组的肉鸡日增重和免疫器官指数均高于对照组,饲喂21 d后,处理组血清IgM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9 d后,处理Ⅰ组肉鸡血清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红车轴草异黄酮提高了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处理Ⅰ组和处理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红车轴草异黄酮能够明显改善肉鸡生产性能、调节免疫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24.
为了促进秸秆饲料资源开发及其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对爆破玉米秸秆米曲霉固体发酵生产动物饲料的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爆破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81%~100%),以玉米(0、2.5%、5.0%)、麸皮(0、2.5%、5.0%)、豆粕(0、2.5%、5.0%)和营养液(0、2.0%、4.0%)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固体发酵6d后,测定发酵产物纤维素降解率、滤纸酶活性和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性,选择最佳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纤维素降解率和滤纸酶活性最高的培养基组合为:83.5%爆破玉米秸秆、5.0%玉米、2.5%麸皮、5.0%豆粕和4.0%营养液,其中营养液、豆粕和玉米的不同水平对纤维素的降解率有显著影响(P<0.05)。CMC酶活性最高的培养基组合为:86%爆破玉米秸秆、2.5%玉米、2.5%麸皮、5.0%豆粕和4.0%营养液。综合结果表明,爆破秸秆发酵生产动物饲料的最优培养基组合为:83.5%爆破秸秆、5.0%玉米、2.5%麸皮、5.0%豆粕和4.0%营养液。  相似文献   
25.
生物活性肽的作用及其应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活性肽是一类能够调节生物机体生物活动或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肽类,它们分布广泛,多来源于动植物,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综述了营养肽、免疫肽、促生长肽、抗高血压肽、抗菌肽的来源、种类和功能,以期为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为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不同季节根部入侵真菌及其表现规律,以31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分离和鉴定根部入侵真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季节苜蓿根部入侵真菌区系中优势菌种类明显不同,春、夏、秋3个季节均有的建群菌种为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3个季节各具有其优势菌种;不同苜蓿品种在3个季节的入侵真菌种类及其分离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春季带菌率最低,夏、秋季带菌率相对较高。平均带菌率较高的5个苜蓿品种依次为:苜蓿王、WL 525HQ、赛特、四季旺和敖汉;较低的5个苜蓿品种依次为:阿尔冈金、佛拿尔、金皇后、飞马和THG 1。  相似文献   
27.
分别对高丹草在 1.0m、1.4m、1.8m、2 .2m不同高度下进行刈割 ,研究了刈割高度与产量、营养成分和青贮品质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鲜饲情况下 ,适宜刈割高度在 1.4~ 1.8m ,青贮利用应在 1.8m以上刈割 ,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1 益生素的起源 益生素(Probiotics)由Lilly和Stillwell首次使用,定义为“由一种微生物分泌,刺激另一种微生物生长的物质”。Probiotics源于希腊文,Pro(有益、有利于)+bio(生命)+tics(制剂),和antibiotic相对立,意味着在动物生命活动维持中起着相互补益的作用。Fuller定义为“一种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平衡而对动物施加有利影响的活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我国学者将Probiotics译为益生素,其产品称为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29.
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基本原理研制 ,用于调节机体的微生态环境。动物微生态学是研究动物机体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相互关系。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口腔、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和皮肤 4个生态学领域。其中胃肠道微生态学在动物生产上的作用研究最多 ,也最深入。1 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  细菌、真菌广泛寄居于健康动物的体内和体表 ,动物出生时肠道内是无菌的 ,经 2~ 4h后有大量细菌进入并繁殖 ,称为细菌的定植 ( colonization) ,细菌种类和数量随动物年龄、食物、宿主对细菌、细菌与细菌之间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存在整个生命过程中…  相似文献   
30.
高温胁迫下苜蓿抗氧化系统及叶绿素含量对草酸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40℃高温胁迫条件下,对经5 mmol/L草酸处理后的苜蓿叶片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系统进行研究.与对照相比,处理组苜蓿Medicago sativa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等抗氧化系统的活性增强,表明草酸提高了苜蓿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