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0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林业   382篇
农学   317篇
基础科学   355篇
  239篇
综合类   2098篇
农作物   175篇
水产渔业   386篇
畜牧兽医   1206篇
园艺   505篇
植物保护   222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红掌细菌性疫病的病原菌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云南西双版纳的红掌上发现一种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从叶片的病组织上分离到具有致病性的杆状细菌,将分离的病原菌接种于健康的红掌上,表现出与田间一致的症状。感病初期在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水渍状小点,后期病斑多呈棕褐色至黑色坏死,病健交界处多呈黄色。从接种发病的病斑与田间标样上分离的病原菌菌落形态完全相同。通过菌株的培养性状、常规生理生化特性及透射电镜下菌体形态观察结果,将病原菌初步鉴定为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BIOLOG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进一步鉴定病原菌为地毯草黄单胞菌花叶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dieffenbachiae(Xad)(McCulloch & Pirone) Vauterin et al.  相似文献   
72.
赤眼蜂(Trichogrammaspp.)是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利用最广的一类重要寄生蜂。本研究对3种赤眼蜂寄主选择性和寄生能力的实验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卵的寄主选择性和寄生能力最弱,其次为拟澳洲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最强。寄主偏爱可塑性实验结果表明,拟澳洲赤眼蜂对玉  相似文献   
73.
奶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治及其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5~7月.京郊一奶牛场爆发了一起以高热、呼吸急速.出血性胃肠炎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病例,发病急、病程短、死亡高、散发;但发病持续时间长,主要集中于临产和产后牛。经过对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学观察和病原分离等综合诊断,确诊为巴氏杆菌病。经过发病特点.日粮调查及血液学变化等综合分析,试图探索到本次流行的引发因素,为预防本病的发生提出一些具体防治措施。现将其报道于后,供奶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4.
饲用抗生素的促生长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抗生素原称为抗菌素,是指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是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和类似的物质,在低浓度下对特异性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有抑制或杀灭作用。自从1946年Moore等发现链生素在肉鸡饲料中具有促生长作用以后,伴随着许多抗生素品种相继问世并工业化生产,研究者们几乎对每个新问世的抗生素都作了以促进动物加速生长为目的的饲养试验,研究结果肯定了多种抗生素具有刺激和加速动物生长的作用。从此,抗生素就开始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饲料中,针对抗生素促生长机…  相似文献   
75.
农民负担是指农民无偿向社会提供的剩余产品的总和,反映了社会对农民劳动成果的直接和间接占有量。而本文中所指农民负担,主要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税费制度要求农民无偿向社会提供的费用和劳务。近年来,一些地方农村税外收费泛滥,农民负担沉重,“三乱”(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屡禁不止,农民负担司题日益突出。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减轻农民负担问题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6.
农民负担是指农民无偿向社会提供的剩余产品的总和,反映了社会对农民劳动成果的直接和间接占有量。而本文中所指农民负担,主要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税费制度要求农民无偿向社会提供的费用和劳务。近年来,一些地方农村税外收费泛滥,农民负担沉重,“三乱”(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屡禁不止,农民负担问题日益突出。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减轻农民负担问题高度重视,多次作了重要批示和决定,一些地区也曾自发地进行了税费改革的试点工作,2000年3月中央在总结各地税费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农村税…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丹东市的养鹅业迅速发展.全市共饲养种鹅、商品鹅达几十万只,有十余家炕坊式孵化场。但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2003年5月到8月底发生数起小鹅瘟,使养鹅业遭受很大损失。为此.我站组织垒市养殖户进行业务培训,开展专题讲座,对疫病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8.
穿心莲内酯影响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究穿心莲内酯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为猪链球菌病的耐药性提供替代疗法。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对猪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利用结晶紫染色(CV)和扫描电镜(SEM)检测穿心莲内酯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穿心莲内酯对猪链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25和0.5mg·mL~(-1);2)扫描电镜观察可见阴性对照组细菌镶嵌于生物被膜中,而穿心莲内酯在亚抑菌浓度下(1/2MIC、1/4MIC、1/8MIC)能使细菌生物被膜中的细菌数量和生物被膜形成量均减少,并呈剂量依赖性;3)luxS基因和毒力基因的RT-PCR检测显示亚抑菌浓度(1/2MIC、1/4MIC)的穿心莲内酯明显降低gapdh、sly、fbps、ef和luxS基因的转录,显著增加cps2J、mrp和gdh基因的转录;4)哈维氏弧菌生物发光法测定细菌培养液显示穿心莲内酯在亚抑菌浓度下(1/2MIC、1/4MIC、1/8MIC)对猪链球菌AI-2信号分子的产生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穿心莲内酯亚抑菌浓度的干预可抑制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并且可致毒力基因表达水平差异。  相似文献   
79.
以鱼粉和晶体氨基酸混合物为蛋白源,制作7组亮氨酸梯度水平分别为9.65、12.05、14.98、17.31、20.06、22.88、25.60 g/kg的等氮等能半精制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2.25 g的草鱼幼鱼70 d,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亮氨酸水平对鱼体增重、饲料效率和蛋白质积累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草鱼鱼体增重随饲料亮氨酸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当饲料亮氨酸水平达14.98 g/kg干饲料时,继续增加饲料亮氨酸水平,草鱼鱼体增重则不再有显著变化。草鱼幼鱼饲料效率和蛋白质积累率表现出同鱼体增重相同的趋势。饲料亮氨酸水平对草鱼全鱼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以及鱼体组成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亮氨酸水平对草鱼肝脏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分别以鱼体增重、饲料效率和蛋白质积累率为指标,以折线回归模型分析,求得草鱼幼鱼对饲料亮氨酸的需求量为15.17~15.29 g/kg干饲料,约占饲料粗蛋白的4.68%~4.71%。  相似文献   
80.
以匍匐翦股颖品种“Penn-A4”为试验材料,侵染立枯丝核菌后,经丁二醇(BDO)诱导产生系统抗性(ISR),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合成抑制剂氯化钴(CoCl2)和促进剂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后,检测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观察匍匐翦股颖ISR反应中胼胝质沉积的变化。结果表明,乙烯抑制剂处理下,匍匐翦股颖幼苗中AsA含量较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下降,大量GSH被催化还原为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GSSG大量积累,同时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较低,GSSG经GR少量还原为GSH。乙烯促进剂处理下,AsA含量较高,APX活性升高,GSSG在高活性GR作用下催化还原为GSH,使得GSH大量积累。因此在匍匐翦股颖ISR抗病反应中,高浓度乙烯促进AsA和GSH的大量积累,它们不仅参与了活性氧的代谢平衡,同时也作为信号分子在ISR抗病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匍匐翦股颖感染褐斑病后,胼胝质主要沉积在厚壁细胞、韧皮部、木质部和表皮组织,其中厚壁细胞胼胝质沉积最多,表皮组织沉积最少。此外,胼胝质沉积面积在不同乙烯信号分子处理间存在差异,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差异不显著。一定浓度的乙烯对ISR反应中胼胝质的沉积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在100 μmol·L-1ACC处理5 d后,胼胝质沉积总面积仅为9.916 mm2,处理10 d后升至最高,为38.396 mm2,但在病害侵染后期,胼胝质数量减少,在100 μmol·L-1ACC处理15 d后,胼胝质沉积总面积降至20.052 mm2,反映了乙烯信号分子对胼胝质沉积的影响是一种短期效应,短期内可提高匍匐翦股颖植株抗病性,具有信号分子的短时效特点。研究结果为探清匍匐翦股颖ISR抗病响应中ET信号分子如何调控抗病生理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