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林业   206篇
农学   144篇
基础科学   173篇
  168篇
综合类   1054篇
农作物   136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610篇
园艺   219篇
植物保护   7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研究了光照对沙葱种子萌发及抗氧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2h光照和24 h光照下的沙葱种子发芽率仅为对照的20.8%和8.8%,表明沙葱存在光休眠现象,为需暗种子;在12 h和24 h光照处理下,催芽前期SOD、POD活性及Vc含量水平较高,MDA和CAT含量低于0h;而在种子萌发后期,SOD、POD活性降低,MDA和CAT含量升高,说明在光胁迫下,沙葱种子萌发后期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02.
为揭示不同萌发物候型茶树的休眠机制,以特早生茶树品种龙井43和中生茶树品种碧云为材料,利用钙黄素处理茶树茎段,检测越冬芽在休眠与萌发时期与其他器官的物质交流情况。利用同源比对鉴定胼胝质水解相关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征及在冬季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越冬芽在茶树生长阶段和休眠阶段都存在着与着生茎段和母叶间的物质交流;从茶树越冬芽休眠形成到解除的不同时期,其物质交流存在"强-弱-强"的变化规律,但龙井43的与碧云相比存在较短的物质交流减弱时期;两种茶树的物质交流变化模式与鉴定到的茶树胼胝质水解正向调控相关基因CsGLU1的表达模式密切相关;启动子序列分析进一步证实CsGLU1启动子区有多个与激素信号以及低温和休眠响应相关转录因子结合的保守序列。茶树越冬芽在休眠和非休眠状态下都存在与茎和母叶之间的物质交流,且物质交流强弱与茶树越冬芽休眠状态改变密切相关。CsGLU1可能是参与胼胝质水解调控,改变茶树越冬芽物质交流水平,进而影响茶树休眠状态的关键基因。这对明确茶树越冬芽休眠状态变化和深入揭示不同萌发物候型茶树休眠机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陕南茶网蝽害虫的迅速蔓延严重威胁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周边茶区的安全,怎样才能彻底控制并消灭该害虫,需要各级政府迅速研究出台全面联防联控和彻底清除野生茶树和弃管茶园枝叶为越冬寄主并举的政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产业健康发展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104.
在南方栽培的蔬菜及水果作物中,瓜类作物是其中的主要种类,包括瓜菜和瓜果,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为确保佛山及周边地区瓜类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笔者对佛山地区瓜类作物田间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瓜类作物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蔓枯病、病毒病、根结线虫病等,主要虫害有烟粉虱、瓜绢螟、瓜实蝇、黄守瓜、蓟马、美洲斑潜蝇、斜纹夜蛾、蚜虫等,并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提出了农药减量增效关键技术,以期为瓜类作物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实施农药减量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背景】柑橘溃疡病是由柑橘黄单胞杆菌柑橘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itri subsp. citri,Xcc)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可侵染枝、叶、果,危害几乎所有的柑橘主栽品种。前期对湖南省39个柑橘园的调查结果显示柑橘果园土壤酸化和交换性钙缺乏严重,叶片中均存在钙缺乏现象。钙是植物所需大量元素之一,钙缺乏会造成植物营养失衡,生长势下降,植物免疫水平受影响。然而,钙元素对柑橘溃疡病抗性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分析对柑橘溃疡病敏感的枳(Poncirus trifoliata)在不同钙浓度处理下叶片注射接种Xcc后的致病差异,探讨钙在Xcc侵染枳叶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沙培法对枳实生苗进行0、0.75、3、30 mmol·L-1钙浓度处理,分别测定枳生长期的生物量、叶绿素a和b浓度、根系和叶片钙元素含量、观察根系活性氧(ROS)的产生和胼胝质沉积,并分析枳叶片接种Xcc后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及免疫途径相关基因诱导表达变化特征。【结果】以3 mmol·L-1钙处理为对照,0、0.75和30 mmol·L-1钙处理后,...  相似文献   
106.
旨在探究O-β-N-乙酰葡糖胺(O-linked beta-N-acetylglucosamine, O-GlcNAc)修饰水平变化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本研究以牛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O-GlcNAc转移酶(O-GlcNAc transferase, OGT)、O-GlcNAc糖苷酶(O-GlcNAcase, OGA)及O-GlcNAc蛋白在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中的分布;将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分别在添加4 mmol·L-1 OGT抑制剂BADGP和100μmol·L-1 OGA抑制剂PUGNAc的体外成熟液中进行体外成熟,将未添加组作为对照组,分别统计各组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和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率,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GlcNAc蛋白、OGT、OGA、GFAT和TXNIP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表明,OGT和O-GlcNAc蛋白共定位于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而OGA和O-GlcNAc蛋白共定位于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且相对集中在卵母细胞的皮质区。与对照组相比,BADGP处理组和...  相似文献   
107.
结合目前再生水回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问题,就污水处理相关技术与工艺、再生水灌溉的技术要求与标准以及再生水园林灌溉的管理和监测等方面,对再生水应用于园林灌溉进行了综合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8.
不同草田轮作模式对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南旱区10年生苜蓿草地上进行了为期3a的27种不同草田轮作模式试验,研究了土壤有机质、氮、磷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保持生长的对照苜蓿草地相比,苜蓿草地实行草田轮作后,有机质持续下降,轮作第1,3a的马铃薯,第2a的春小麦对土壤有机质有明显影响,马铃薯连作模式使土壤有机质降幅最大;不同轮作模式的土壤全氮变化有较大差异,谷子和春小麦等禾本科作物单一连作模式对土壤氮素造成偏耗;不同轮作模式碱解氮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轮作作物产量水平直接影响土壤碱解氮含量的高低。全磷呈先降后升又降趋势。作物轮作能够提高苜蓿草地土壤氮、磷有效性。为了高效、协调和可持续地利用水肥,应选择合理的草田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9.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营养元素(TN、NH4+-N、NO3--N、TP和TOC)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系统研究了沉积物碳-氮-磷两两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及其环境意义,并对乌梁素海沉积物的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TOC/TN比平均值为12.70,反映出有机质来源可能是湖泊水生生物和陆源输入,其中外源输入略占主导;TOC/TP比值高于TOC/TN,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导着TOC/TP比值的变化趋势;TN/TP比值的分布表现出与TOC/TP比值相似的变化特征。有机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全湖的有机指数均值为0.42,处于尚清洁状态,w(ON)的均值为0.17%,属于有机氮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10.
分析儋州新农村建设与市域经济发展的联系、存在问题、产业调整形式,提出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农村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