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正2014-2015年,威海市文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引进黄海水产研究所选育的"高抗1号"耐高温型刺参幼参,在刺参养殖池塘利用网箱进行中间培育,开展和本地区未经选育的刺参在出苗量、成活率、生长速度等指标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条件1.试验地点试验池塘位于威海市文登区五垒岛湾养殖区。  相似文献   
42.
正池塘网箱培育刺参苗具有生态环保、成本低、易管理、产量稳定、不使用药物等优点,培育的刺参苗体质健壮、成活率高、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强,深受养殖单位喜爱。池塘网箱培育刺参苗根据池塘水温等条件,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放养幼、稚参,10月份收获。2014年,笔者进行了冬季池塘网箱培育刺参苗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1试验条件1.1池塘条件池塘有效水面3.47 hm~2,硬泥底质,最高水深  相似文献   
43.
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 Philippi)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目、蛤蜊科、蛤蜊属,栖息于潮流畅通、饵料丰富的近河口区潮间带的中、低潮区,在沙质滩涂中营埋栖生活,埋栖深度1~3cm,栖息水深以2—5m分布最多,水深60m处也有发现。中国蛤蜊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山东、辽宁沿海,在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44.
海湾扇贝在室内培育成功的基础上,如何提高稚贝保苗率是养殖生产中关键的一个环节。近年来海湾扇贝保苗技术日趋成熟,保苗率大幅度提高,但在保苗过程中出现死苗、劣质苗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多年从事池塘海湾扇贝保苗,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广大保苗业主及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5.
预防和治疗水生动物病害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全池泼洒法、药浴法、挂篓挂袋法、口服法、注射法。这其中最为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全池泼洒法,不论采用那种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使药物能充分地被吸收或取得较好的疗效。一旦给药方式不当或用药量计算不准,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严重者还会生成养殖动物中毒死亡。因此,用药时务必正确地计算水体体积、药物用量,保证安全有效地发挥药物作用,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避免药物中毒而造成的损失。为此,现将药物量的计算方法和操作规程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黑鲪属鲈形目、杜父鱼亚目、鲉科,又名黑鱼、黑头、黑石鲈,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黄海、渤海、东海的近海岩礁地带,日本、朝鲜沿岸也有分布,为冷水性近海底层肉食性鱼类。其人工育苗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7.
1 养殖池的选择、清整与进水。1.1 养殖池的选择与清整 养殖池面积以2hm^2以上、池底以细沙底、泥沙底、水深1.8m以上、池壁陡峭的池塘为宜。除新建池塘外,养殖池都要清淤。方法是将池水排干,曝晒15~20d后,采用机械或人力将淤泥清理干净,清淤后立即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底进行消毒。方法是池中进水20~30cm,然后施生石灰200~300g/m^3或漂白粉30~40g/m^3均匀泼洒,放置2~3d,将池水放掉,反复进水涮池2~3次。清整好的池塘,最好在下风口池壁被覆塑料薄膜或稻草帘子,以防止池壁土下滑形成缓坡;或者在池子的下风口处用10~20目的筛网用竹杆插紧,网的底部埋结实,网片高出养殖最高水面20~30cm,以防止风浪对海蜇的损伤。  相似文献   
48.
近年来,由于池塘养殖品种单一,生产环境欠佳等原因,池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有所下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充分提高池塘的综合利用率,我们利用对虾池进行菲律宾蛤与斑节对虾的混养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为池塘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两年的试验,形成了一套较系统完整的混养和管理技术,现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49.
海湾扇贝在室内培育成功的基础上,如何提高稚贝保苗率是养殖生产中关键环节。近年来我们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使用方形网箱保苗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稚贝成活率,比传统的网袋保苗法保苗率平均可提高30%以上,现将此项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0.
我国北方沿海地区适宜于养殖缢蛏的滩涂面积广阔,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从浙江调苗到北方养殖,并获得成功。缢蛏的养殖面积逐年增加,苗种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但是由于许多养殖户在长途运苗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运输管理技术和经验,往往运输回来的缢蛏苗种经常出现死亡和养殖成活率比较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