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8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71.
长期以来,生产中多用抗生素等化学类制剂做饲料添加剂。已知抗生素可在动物体内残留,致使动物产生耐药性,引起致癌、致畸和致突变,并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中草药为天然动植物产品,一些常用中草药兼有营养与药用两种属性  相似文献   
72.
华枝睾吸虫病是我国主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因寄生虫数和排卵数较少,而且虫卵小,粪检极易漏诊。不断改进的免疫诊断方法贝Ⅱ显著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在临床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华支睾吸虫病免疫学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3.
利用1990~2008年的统计年鉴数据,从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两个主要方面,系统分析近20年湖北省财政支农规模的变动情况,为当前湖北省财政支农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4.
1当前水土保持工作肩负的历史责任 近年来,"土壤沙化、草场退化、沙尘暴"等一系列自然现象,使我们从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中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预防水土保持工作是我们当前肩负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75.
就国有林权制度改革中如何加强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调研.总结出林权制度改革中,森林防火工作普遍存在"民有林的防火主体责任不够突出";"火源"成倍增加,管理难度加大;巡护能力较弱,扑火能力不强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林改后防火工作应采取的新措施及如何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6.
不同磷物料培肥心土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黑土心土培肥不同磷物料效果,通过小区比对试验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土壤深耕犁和心土培肥犁分别对嫩江薄层黑土进行心土培肥试验,比较5种不同磷肥(P_2O_5含量22.5%的磷矿粉、44%的磷酸一铵、28%的磷矿粉、46%的重过磷酸钙、12%的过磷酸钙)心土培肥效果,明确了不同磷物料心土培肥对大豆生育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物料对大豆生育及产量影响差异显著,盛花期和结荚期叶绿素含量也有显著差异,综合比较P_2O_5含量44%的磷酸一铵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比对照组增产32.79%,且大豆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重量比对照提高9.7%和35.5%,蛋白质含量提高3.45%,同时高于其它磷物料培肥处理,因此心土培肥应根据生产实际条件选择相应的培肥物料,更加利于大豆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秸秆配施化肥对暗棕壤团聚体组成、团聚体碳氮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特征及小麦产量的影响,揭示长期秸秆配施化肥下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协同提升机制。【方法】依托长期定位40年施肥试验,选取4个处理:单施化肥(NP)、秸秆配施化肥(S+NP)、秸秆配施1/2化肥(S+1/2NP)、秸秆配施1/4化肥(S+1/4NP),其中秸秆为麦秸隔年还田,用量为3 000 kg·hm-2,氮磷化肥用量为150 kg N·hm-2、150 kg P2O5·hm-2。采集0—20 cm土层土样,利用湿筛法得到不同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测定团聚体中有机碳(SOC)、氮含量及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结果】(1)长期秸秆配施化肥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并提高了团聚体稳定性,和NP相比,S+NP处理土壤容重降低4.7%,>2 mm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重量直径(GWD)分别提升254.4%、76.5%和91.3%。(2)S+NP、S+1/2NP处理>2...  相似文献   
78.
长期麦秸还田对暗棕壤土壤肥力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始于1979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据,研究了麦秆长期还田及与化肥配施对暗棕壤肥力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1)土壤有机质和pH值整体呈下降趋势,麦秸与化肥配施比单施化肥更有效减缓土壤有机质和pH的降低;(2)土壤碱解氮整体呈现大幅波动,各处理年均含量表现为麦秸+高量化肥(S+ N2P2)>高量化肥...  相似文献   
79.
秸秆粉碎集条深埋机械还田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明确秸秆粉碎集条深埋还田的技术模式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该文应用自主研发的秸秆集条还田机械,与五铧犁同步耕作,实现秸秆集条侧施深还田,采用田间大区对比试验研究,设置正常翻耕(对照CK),秸秆耕层还田,秸秆粉碎集条深埋还田3个处理,连续3 a试验。结果表明:与正常翻耕相比,秸秆粉碎集条深埋还田没有降低出苗率,秸秆耕层还田玉米出苗率降低3.3%~3.5%,差异显著(P0.05);与正常翻耕和秸秆集条深还处理相比,秸秆耕层还田的玉米苗期株高降低3.1~4.5 cm,茎粗降低2.3~2.5 mm,干物质量降低15.8%~17.2%,成熟期株高降低13.3~17.9 cm,茎粗降低3.1~4.0 mm,干物质量降低8.0%~10.8%,根系总量和总根长降低,正常翻耕和秸秆集中还田间无差异;秸秆粉碎集条深埋还田与正常翻耕相比,随还田年限增加,产量有增加趋势,耕层还田连续3 a表现明显减产,差异显著。秸秆集中还田可以克服秸秆耕层还田存在的问题,而且不减产,可以使秸秆有效归还到土壤中。  相似文献   
80.
ntroductionPattern recognition is one of importsnt embranchments in artificial nit6lliGence, and is a 11ew absolutesubjed that has become one of significant fields ofhigh-tech study and application nowadays. Imageseqmentstion mathod of pattern recognition is usedby wOOd across compression in this paper By usingcomput6r disposal tO cell image, pattern recognitioncan be achieved for which the aim of studying celldeformation regularity at different compression rateand quanhtstive analysis can b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