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6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林业   328篇
农学   276篇
基础科学   259篇
  188篇
综合类   1638篇
农作物   161篇
水产渔业   343篇
畜牧兽医   918篇
园艺   356篇
植物保护   19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奶牛是布鲁氏菌病最易感的动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奶牛业在全国各地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我市大力发展以奶牛产业为龙头的牧业经济,奶牛跨省调运数量日益增加,使原来在牧区流行的布鲁氏菌病在我市也有病例发生,并且有些地方已有人感染此病的病例发生.下面将我市奶牛场在布病防治和净化方面的一些经验和采取的措施概括如下,供广大同行及奶牛场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62.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肉类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肉鸡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家禽,在肉鸡饲养中,规范饲养过程管理和疫病预防,不仅能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而且能保证肉质的鲜美、健康,满足人们食用需要。实际养殖中,饲养管理和疫病预防是环环相扣的两个环节,从本质上讲,疫病预防是肉鸡养殖管理的重要内容,而进行养殖管理能降低肉鸡发生疫病的概率。本文就肉鸡饲养管理及疫病预防策略展开分析。1 肉鸡饲养管理的要点如何提升肉鸡饲养管理质量是养殖户  相似文献   
963.
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对植物群落的演替起着决定作用,探讨灌丛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可为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鄂尔多斯高原天然分布的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与油蒿(Artemisia ordosica)过渡区的不同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选择本氏针茅向油蒿群落过渡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的代表性植物群落,采用环刀法采集土壤样品,分析6个不同群落0-50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本氏针茅向油蒿群落过渡的过程中,1)0-50cm土层土壤质地发生显著变化(P0.05),由砂质壤土变为砂土,土壤砂粒含量由阶段Ⅰ的77.5%上升到阶段Ⅵ的89.2%,土壤黏粒、粉粒含量分别由阶段Ⅰ的0.59%和21.9%下降到阶段Ⅵ的0.21%和10.6%;表层土壤含水量由阶段Ⅰ的6%下降到阶段Ⅵ的4%,土壤容重由阶段Ⅰ的1.58g·m~(-3)上升到阶段Ⅵ的1.77g·m~(-3);2)土壤全氮、全碳、全磷总体上呈下降趋势,0-5cm表层土壤的全氮、全碳、全磷分别从阶段I的0.08%、0.77%、0.41%下降到阶段Ⅳ的0.03%、0.25%、0.23%,土壤全钾整体上波动较大。3)土壤表层肥力下降,质量降低,水分含量降低,限制了浅根系草本植物的生长,有利于深根系的半灌木植物油蒿的入侵。在鄂尔多斯高原灌丛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中,应注重提高表层土壤质量,促进灌丛化草地的恢复。  相似文献   
964.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槲皮黄酮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蛋黄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产蛋率相近的70周龄罗曼褐壳蛋鸡7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和0.4 g/kg槲皮黄酮,预饲期1周,试验期为4周。结果发现:日粮添加0.2 g/kg槲皮黄酮较0.1和0.4 g/kg槲皮黄酮组显著提高了蛋鸡平均日采食量(P0.05),且日粮槲皮黄酮水平对蛋鸡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呈现显著的二次曲线效应(P0.05)。随着日粮槲皮黄酮添加水平的增加,蛋黄重量表现为线性增加(P0.05);其中0.2 g/kg槲皮黄酮组较0.1和0.4 g/kg槲皮黄酮组显著提高了蛋壳重量(P0.05);随着日粮槲皮黄酮水平的增加,蛋黄重量显著线性增加(P0.05)。蛋黄中胆固醇的含量随着日粮槲皮黄酮添加水平的增加线性增加(P0.05),其中0.2和0.4 g/kg槲皮黄酮组蛋黄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1 g/kg槲皮黄酮组(P0.05),同时0.2和0.4 g/kg槲皮黄酮组鸡蛋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1 g/kg槲皮黄酮组(P0.05)。随着日粮槲皮黄酮添加水平的增加,蛋黄中丙二醛的含量显著线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0.1、0.2和0.4 g/kg槲皮黄酮组显著降低了第7、14和28天蛋黄丙二醛的含量(P0.05)。鸡蛋贮存28 d和80 d后,日粮添加0.1、0.2和0.4 g/kg槲皮黄酮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蛋黄胆固醇的含量(P0.05),蛋黄胆固醇含量与日粮槲皮黄酮水平呈现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曲线关系(P0.05)。0.4%g/kg槲皮黄酮组较其他各组蛋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日粮槲皮黄酮水平与贮存时间对蛋黄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蛋鸡采食含槲皮黄酮日粮可以提高鸡蛋新鲜度,延长保质期。综合蛋鸡生产性能和蛋黄氧化稳定性,日粮中槲皮黄酮适宜添加水平为0.2 g/kg。  相似文献   
965.
以匍匐翦股颖品种“Penn-A4”为材料,研究以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EBR)、水杨酸(SA)和乙烯(ET)组合的外源复合激素和3个连续诱导时间(5、7、10 d)为变量,通过测定病情指数、防治效果、抗氧化酶活性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变化,分析外源复合激素及连续诱导时间对匍匐翦股颖抗褐斑病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组合和不同连续诱导时间处理均可提高匍匐翦股颖的抗病性,其中ET+EBR组合连续诱导处理7 d的病情指数最低,为13.36,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此时防治效果为40.51%;另外,此组合诱导处理后,匍匐翦股颖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130.53%、197.40%和101.66%;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316.26%、41.95%和80.34%;脱氧抗坏血酸(AsA)、氧化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脱氧抗坏血酸/氧化型抗坏血酸(AsA/DHA)、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GSH/GSSG)也均高于对照(CK)和其他处理。表明EBR、SA和ET三种物质组成的复合外源物可以诱导匍匐翦股颖抗褐斑病,其中ET+EBR组合连续诱导处理7 d的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为新型复合诱导抗病剂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66.
为研究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新方法,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及耐药菌株的产生,试验选取黄连、乌梅、白术等中药制成黄连组方口服液,检测其对大肠杆菌O78的抑制作用与临床疗效。体外试验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检测口服液抑菌效果;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口服液对细菌死亡率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口服液对菌体形态与结构的影响;临床试验检测口服液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口服液对大肠杆菌的MIC为62.5 mg/mL,MBC为250 mg/mL;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口服液组大肠杆菌的死亡率为74.1%,空白对照组大肠杆菌死亡率为37.2%;扫描电镜下可见口服液处理组的菌体溢缩、断裂,形成许多残体;透射电镜下可见菌体变形,质壁分离现象。临床疗效显示,黄连组方治愈率为86.67%,而西药组治愈率为63.33%;空白对照组和西药组脾脏指数与模型组差异极显著(P < 0.01),空白对照组、西药组、黄连组方高剂量组的法氏囊指数极显著高于模型组(P < 0.01),模型组的胸腺指数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 < 0.05)。本试验结果表明,黄连组方可使菌体发生变形、溢缩断裂、质壁分离等变化达到杀菌效果,并可通过提高动物体免疫力来防治雏鸡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967.
加强对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疫病防控措施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猪场疫病防控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加强对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疫病防控措施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笔者对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疫病防控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8.
先对养猪业的现状作了分析,然后对于猪的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研究,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9.
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转变蚕桑生产方式、提高蚕桑经济效益、促进农民不断增收和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淳安县提出了蚕茧生产农场式工厂化规范经营的设想,阐述了实施蚕茧生产农场式工厂化规范经营的目的意义,并分析了实现蚕茧生产农场式工厂化规范经营的具体模式和推进举措.  相似文献   
970.
生物安全(Biosecurity)概念来源于国外,类似于国内猪场防疫概念,但是比防疫概念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大量的事实表明,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并长期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的规模化猪场在面临疫情时发病率低,反之则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