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5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300篇
林业   536篇
农学   419篇
基础科学   470篇
  338篇
综合类   2689篇
农作物   250篇
水产渔业   413篇
畜牧兽医   1692篇
园艺   486篇
植物保护   229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329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最适温度、溶解氧、氨氮、运输密度等方面对南美白对虾长距离运输条件下,最适运输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南美白对虾不适合超过48小时的长距离运输,并且在运输中采用中量充氧(溶解氧含量5 mg/L)效果最好,温度保持在11℃最为合适。而从成本和收益上来看虾水比1:4比较合适,实际运输时可以根据运输距离的长短和运输成本选择不同的虾水比。  相似文献   
992.
对栉孔扇贝长距离运输的最适条件(温度、溶氧量、氨氮、运输密度等)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并对长距离运输后贝体失重率、闭壳肌中的pH值、糖原、乳酸、ATP的含量变化进行探讨.试验结果显示,栉孔扇贝长距离运输的最适温度为3~5℃,此温度下持续运输时间超过8~9 d时死亡率才显著升高;运输过程中的溶氧量应保持在7 mg/L;从成本和收益上来看,运输的最佳贝水比例为1:2~1:3.经过长距离运输后,栉孔扇贝的失重率为1.78%,闭壳肌中pH值下降不明显,糖原增加127.5%,乳酸变化不大,ATP降低41.7%.  相似文献   
993.
<正>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世界性衰退,世界对养殖水产品需求的迅速增加,水产养殖业将是未来水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水产健康养殖则是最关键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水产养殖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为适应  相似文献   
994.
设计制作了养殖槽底部流水并带有净化装置的循环水海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系统,饲养规格为(0.39±0.03)g的幼参,通过测定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COD等指标,以及海参的生长情况,研究该系统水质变化规律及养殖效果。结果表明,水质稳定后开启循环水养殖幼参,密度为0.47 kg/m3,干净化槽中加入硝化细菌后,7~12 d换水时,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最大值分别为0.190 mg/L和0.077 mg/L。试验期间没有使用任何药物,海参的成活率为95%。  相似文献   
995.
用IGF—ⅠmRNA表达量评价鲮饲料配方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秘鲁鱼粉为饲料蛋白源,研究4种蛋白水平(21.5%、32.2%、42.5%和51.6%)的饲料对鲮(Cirrhinus molitorella)生长、消化酶活性及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Ⅰ)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经过8周的养殖试验,不同饲料蛋白水平下,蛋白酶活性与特定生长率(SGR)成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鲮肝组织中IGF—ⅠmRNA的表达量与特定生长率成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鲮肝组织IGF—ⅠmRNA的表达量与蛋白酶活性也成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果表明,用鲮肝组织IGF—ⅠmRNA的表达量可以快速鉴定饲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996.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维生素E(VE)(60mg/kg标为e或300mg/kg标为E)和硒(Se)(0mg/kg标为s或2.5mg/kg标为S),制成4种试验饲料(s/e,s/E,S/e,S/E)分别饲喂初始体重为38.5±0.15g的牙鲆70d,观察其对生长性能、肝脏及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非特异免疫力以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添加高剂量VE的两组饲料(s/E,S/E),牙鲆的特定生长率和吞噬率明显地提高(P0.05)。饲喂添加硒的两组饲料(S/e,S/E),牙鲆血液和肝脏的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70d投喂实验结束后,利用鳗弧菌进行攻毒试验,不添加硒和低剂量VE(s/e)使牙鲆的累积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实验室可控条件,以桑沟湾(Sanggou Bay)养殖海带(Sacharin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探讨养殖海带碎屑降解过程中营养盐释放速率及对底质、溶解氧的影响.实验设置2个底质条件(加底泥,无底泥)、2个溶氧条件(好氧,厌氧),各处理组设3个平行,实验持续27 d.结果显示,(1)加入底泥,可以促进海带碎屑的降解.实验结束时,加入底泥组无机氮(DIN)、总氮(TN)、活性磷酸盐(DIP)、总磷(TP)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1.234、1.802、0.028、0.033 μmo1/(g.d),显著高于未加底泥组的0.039、1.476、0.005、0.010 μmo1/(g·d).而未加底泥组的可溶性有机氮(DON)释放速率为1.437 μmo1/(g·d),显著高于底泥组的0.568 μmo1/(g.d).(2)厌氧条件有利于海带碎屑中P的降解释放,释放的TP中以可溶性有机磷(DOP)为主.TP、DIP、DOP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非厌氧条件.但是,厌氧条件下无机氮释放速率为0.097 μmo1/(g·d),仅为好氧条件下无机氮的8%,而总氮为好氧条件下的71%.(3)底泥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水体的N:P,达到207.83±301.37,厌氧状态使水体N:P降低到9.38±6.55,都较大的偏离对照组的16.82±1.26,远远偏离经典Redfield值(16∶1).整个实验说明养殖海带降解过程受底质、溶氧条件影响,同时,大量海带碎屑腐烂降解,将会对养殖系统的营养盐浓度及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8.
刚采捕的活品虾夷扇贝立即进行4℃冷却干藏,分别于0、48、72、96、120 h采5只样本,分离出横纹肌与平滑肌,测定其三磷酸腺苷及其关联化合物含量,同时测定贮藏0、48、120 h扇贝肌肉的蛋白溶解性,以探究肌肉蛋白溶解性与扇贝活品品质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冷却干藏期间扇贝活力呈下降趋势,三磷酸腺苷在贮藏120 h后几乎消耗殆尽,而蛋白溶解性在高离子浓度范围内有明显上升趋势,120 h后表现出最好的溶解性。此外,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受到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抑制时肌肉匀浆表现较好的溶解性,碎肉经漂洗处理会导致肌肉三磷酸腺苷含量下降,肌原纤维蛋白溶解性升高。最后,对比肌肉均质前后三磷酸腺苷含量,发现均质处理导致肌肉三磷酸腺苷全部降解。虾夷扇贝闭壳肌蛋白质的溶出机制受三磷酸腺苷影响,对于捕后早期活力状态较好的扇贝,其三磷酸腺苷含量与蛋白溶解性的关联需要进一步系统探索。  相似文献   
999.
草鱼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养殖生产中草鱼维氏气单胞菌病的防治方法,从广东省清远市某水产养殖场濒死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体内分离到1株致病菌20160426,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和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分析的结果表明,该菌株对草鱼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 87×105cfu/g,且该菌株对头孢噻肟、头孢西丁、氨曲南、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头孢吡肟等药物高度敏感,在草鱼养殖生产中可选择这些药物防治该疾病。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适用于乌克兰鳞鲤精子的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分析比较3种稀释液[Hank′s、Cortland、Freezefish冻精稀释液,精子与每种稀释液均设置3种比例(1∶1、1∶3、1∶5)]及3种体积分数为10%的抗冻剂(二甲基亚砜、1,2-丙二醇和丙三醇)对乌克兰鳞鲤精子低温(4 ℃)保存活力的影响;运用筛选出的冷冻保护液及稀释比例,分析比较3种“3步冷冻法”以及3种解冻温度(20、30、40 ℃)对乌克兰鳞鲤精子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ank′s作为稀释液,10%二甲基亚砜为抗冻剂,精子与稀释液比例为1∶3,平均降温速率为12 ℃/min,解冻温度为30 ℃时,精子活力最高(>68%)。通过对稀释液、抗冻剂、稀释比例、降温速率和解冻温度的层层筛选,建立了适宜乌克兰鳞鲤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的方法,在其种质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开展其他鱼类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