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8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1.
姜海龙  王庆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98-299,301
对处于转制时期的文化出版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全脂大豆对肉仔鸡内脏器官形态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生、熟全脂大豆和对照饲粮分7组饲喂出壳1日龄艾维菌(Arian )肉仔鸡,研究了生、熟全脂大豆对肉仔鸡内脏器官重量和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生大豆饲粮肉仔鸡的胰腺相对重显著高于饲喂熟大豆和对照饲粮组(P<0.05),饲喂熟大豆与对照饲粮组间无显著差异。生大豆饲粮对胰腺生长短期影响显著。前期饲喂生大豆饲粮肉仔鸡大肠、小肠相对重显著高于饲喂熟大豆和对照饲粮组(P<0.05),后期无显著差异。饲喂生长大豆饲粮肉仔鸡腺胃、肌胃相对重在前、后期显著高于对照饲粮组(P<0.05)。生大豆饲粮组对鸡的小肠绒毛的损伤明显。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了宰前短期添加不同剂量镁对PIC育肥猪肉质的影响。试验以PIC育肥猪为研究对象,共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4头。分别在限饲基础日粮基础上每日补饲0、2、4、6 g镁。结果表明:每头添加镁2 g/d有提高色素含量趋势(P>0.05),添加4 g/d可极显著提高肌肉色素含量7.41%(P<0.01),添加6 g/d显著提高肌肉色素含量(P<0.05);肉色评分随添加剂量的增加而提高,2 g/d可以显著提高肉色评分(P<0.05),4、6 g/d可极显著提高肉色评分(P<0.01);随镁添加量的增加,肌肉pH值显著提高(P<0.05),6 g/d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宰前5 d补镁可增加肉色,显著提高肌肉pH值,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添加剂作为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在养猪生产上应用到各种猪群,不仅可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水平,还可以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提高公猪精液品质、改善育肥猪肉质,这对于解决抗生素残留严重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益生菌制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制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48头平均体重为(6.39±0.42)kg的(21±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性别、体重和窝源基本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2组为益生菌组,每kg基础饲粮中添加1×109 CFU活菌.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益生菌制剂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并显著降低料重比和腹泻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益生菌制剂可以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后第7天血清白介素-1β水平,显著提高断奶后第21天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回肠黏膜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空肠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含量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粪便免疫球蛋白A含量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及CD4+/CD8+无显著差异(P>0.05).由结果可知,益生菌制剂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增强早期断奶仔猪的免疫力,有效缓解早期断奶应激引起的仔猪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6.
高溢  刘凤会  姜海龙 《饲料研究》2012,(3):10-11,47
将16头猪随机分为2组,以猪霍乱沙门菌为致病菌对猪只进行攻毒,检测猪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尿素氮(SUN)和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沙门菌感染后血清SUN显著降低,而对IGF-1影响不显著;攻毒后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养猪土著微生物发酵床稳定期时核心发酵层的判断以及对该发酵床土著微生物的分布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深度垫料对养猪土著微生物发酵床稳定期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分别从发酵床的表层和深30、40、50、70cm处取垫料样品后测其温度、pH值、自由水、硝态氮和粗纤维,并从中分离纯化出22株菌,采用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微生物种类。结果表明,表层垫料温度显著小于其他4层(P〈0.05),并且随着深度加深垫料温度依次降低;表层垫料pH值显著高于其他4层(P〈0.05),其中30、40cm处垫料pH值相等,50、70cm处垫料pH值相等,40、50cm处垫料差异显著,整体呈下降趋势;表层垫料自由水、硝态氮和粗纤维含量与30cm处垫料含量差异不显著,从整体上看,30、40、50、70cm深垫料的自由水和硝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粗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表层活菌数显著(P〈0.05)小于30cm深处垫料活菌数,30、40、50、70cm深垫料的活菌数依次降低。结果表明,30cm深处为该发酵床的核心发酵层,地衣芽孢杆菌为该发酵床的主要土著菌种。表层垫料的各项指标受环境影响较大,其所存在的菌种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属。40cm深处所分离的菌种主要为乙酰微小杆菌。50、70cm深处除分离出地衣芽孢杆菌外还分离出其他多种微生物。稳定期土著微生物发酵床各层的菌种分布主要与外界环境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1概念解析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畜禽粪便成了环境的最大污染源,对环境的污染愈发严重。为控制粪便污物的排放,创造良好的生态养殖条件,国家大力推广发酵床养殖技术,发酵床主要是由有机垫料组成,垫料原料通常包括秸秆、锯末、木屑等,将其平铺与猪舍内,猪养于其上,排泄物排至垫料上,经微生物发酵,可实现粪污的低排放、低污染[1-2]。  相似文献   
19.
20.
大兴安岭地处中国最北端,独特的自然资源孕育着兴安多种产业共同发展,尤其是黑猪养殖业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大兴安岭发展黑猪产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ty)和威胁(Threats)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大兴安岭发展黑猪产业的优势和机遇以及应对威胁的对策,希望对当地黑猪养殖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