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21.
草莓是我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浆果树种,在其生长过程中易受到多种病虫害侵扰,叶螨是其中主要害虫之一。文章概述了草莓叶螨的种类和发生特点,综述了目前主要防治措施及研究现状,并针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草莓病虫害尤其是叶螨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比较了背负式喷雾器在静电与非静电工作状态下的喷液量和雾滴沉积分布。结果表明,采用1孔1头型喷头,静电喷雾的喷液量显著低于非静电喷雾,节药8.6%。静电喷雾在葡萄植株的上、中、下部叶片的正、反面均有较好的沉积和覆盖,而非静电喷雾在中、下部叶片的反面沉积较差。静电喷雾的平均沉积量为9.37μL/cm~2,比非静电喷雾的5.45μL/cm~2增加了71.9%。静电喷雾可显著提高农药利用率,实现高效节药,减轻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3.
评价了飞防弥雾机不同喷液量和助剂种类在山地板栗树冠层的雾滴分布情况,并比较了其对栗大蚜和红蜘蛛的防治效果,旨在为板栗害虫化学防治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喷液量,并添加喷雾助剂,对喷雾质量有一定的增益效果。在5.0 L/667m2喷液量条件下,添加1%倍达通喷雾助剂处理的雾滴中径为121.7μm,显著高于无助剂处理的96.0μm;同时,雾滴密度、覆盖度、沉积量及对栗大蚜和红蜘蛛的防效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4.
桃蛀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害虫,在板栗、石榴、桃等果树危害日趋严重。介绍了桃蛀螟的危害特点、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5.
果园生草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果园不同生草种类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影响;果园生草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展示果园生黑麦菜可增加土壤亚硝化螺旋菌、子囊菌、放线菌的丰度及微生物量碳含量;生紫花苜蓿草可提高土壤真菌和放线菌含量;生三叶草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微生物量、碳含量及微生物多样性均提高幅度较大,有望成为理想的果园生草品种。  相似文献   
26.
为优化甜米酒的风味和口感,研究了黑豆甜米酒的酿制,即以糯米、黑豆、甜酒曲为原料,黑豆添加量为糯米重量的6%,甜酒曲添加量为糯米重量的0.6%,在30℃下,发酵72h。阐述了黑豆甜米酒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功效。制得的黑豆甜米酒,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糖、大豆异黄酮、维生素和矿物、黑豆色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多种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从自然腐败的草莓果实中分离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12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得到的病原菌为多主枝孢菌(Cladosporium herbarum);在供试12种杀菌剂中,咪鲜胺对其室内毒力最高,EC50值为0.341 mg/L;其次为咯菌腈、氟吡菌酰胺和...  相似文献   
28.
微卫星DNA,亦称简单序列重复,是指以2~6个核苷酸为基本序列串联重复的短片段〔1〕。微卫星标记与其它分子标记技术相比,具有分布广泛、多态信息含量高、呈共显性遗传等优点,因此在品种资源分类及畜禽遗传多样性的评估和保存中,微卫星被作为重要的遗传标记之一〔2〕。我国家兔分子生物学标记的研究起步较晚,最近几年才开始,利用微卫星标记来研究家兔的群体遗传特性是在2003年才开始的,相比较而言,国外则开展的较早,技术比较成熟,研究也相对较深入。1国内研究进展殷宝法、魏万红等,使用8对微卫星引物对高原鼠兔血样中的DNA微卫星位点(Sol33…  相似文献   
29.
本实验观察了不同的时间的低温饲养加浸水应激及浸水应激后不同时间对海兰雏鸡胃肠道粘膜损伤的情况。结果表明:即刻观察雏鸡在低于正常饲养温度5℃时加浸水应激后造成胃肠道充血现象并不严重;而浸水应激后不同时间却对雏鸡产生相对较强的影响,特别是冷应激后1~2h胃肠道充血比较严重,与冷应激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应避免产生冷应激,否则易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