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8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为提高亚洲百合种球繁育的质量,以亚洲百合"耀眼"为材料,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亚洲百合植株干物质积累、种球生长速度、大小比例、单位面积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量肥处理的大种球比例多,植株茎和叶的干物积累多,单位面积产值高。  相似文献   
32.
以耐旱性差异较大的两个亲本珍汕97B(ZS97B)和IRAT109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为试验材料,在正常水分条件和干旱胁迫[浓度为18%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对水稻苗期苗高、根长、苗高生长速率、根长苗高比、叶卷曲进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24个相关的QTL,贡献率变幅在7.35%~39.30%。其中正常条件下检测到13个相关的QTL位点,分布在第1、2、3、5、6、10、12染色体上;干旱胁迫条件下检测到11个相关的QTL位点,分布在第1、3、5、7、10、12染色体上。2种条件下检测到的QTL位点差异很大,表明不同处理条件下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不同。此外,在第1染色体上的RM472~RM104存在控制苗高、苗高生长速率、根长、根长苗高比多个性状的QTL,并且此区间在2种处理条件下能重复检测到控制苗高位点。  相似文献   
33.
[目的]随着流域城镇化进程加快,自然资源的开发及城镇用地扩张,导致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随之减弱.构建生态网络对于改善和修复流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进一步实现流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永定河流域北京段为例,对流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境质量3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定量评估,利用Getis...  相似文献   
34.
正据统计2015年宿迁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4.35万亩,产量2814吨,初步形成了小龙虾池塘单养、鱼虾套养、藕池套养、蟹虾套养、稻虾套养等多种不同养殖模式。其中莲藕塘套养小龙虾养殖模式因具有藕池利用率高、管理较为容易、立体生态、藕虾产量高、养殖效益明显等优势,近几年发展最快,不少藕池套养小龙虾养殖户纯收入达4000元/亩以上。沭阳县陇集镇李爱龙养殖户2015年利用155亩进行莲藕套  相似文献   
35.
不同预处理对酸枣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枣种子硬实率高达93.4%,自然条件下较难发芽出苗,进行一定处理可提高种子发芽率,有利于生产实践。本次试验对酸枣种子进行20 d和30 d层积催芽,60℃和35℃的温水浸种,浓硫酸浸种,4%NaOH浸种,29%H2O2浸种等预处理,测定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酸枣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芽试验中,不同的预处理显著地提高了酸枣种子的发芽率,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同,低温层积30 d+98%硫酸带壳浸泡30 min+清水浸泡24 h+60℃温水浸泡48 h可以使酸枣种子的发芽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36.
基于突变理论的吉林西部灌区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表水作为灌区的灌溉水源,灌溉回归水补给容易引起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选取了自然状态、水环境、土壤环境、社会经济环境这4个评价要素和相应的17个评价因子,构建了吉林西部灌区地下水环境风险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理论对其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五家子灌区、大安灌区和松原灌区均属于轻险,风险值分别为0.9206、0.9303、0.9196.吉林西部灌区的地下水环境存在风险.  相似文献   
37.
水稻品种南粳9108和甬优2640钵苗机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粳9108和甬优2640两个水稻品种,以常规毯苗机插为对照,研究了水稻钵盘育苗机插稻生长发育规律和产量形成优势,结果表明:钵苗素质好,栽插后返青快,早生快发,成穗率和大穗优势明显,有利于构建高产群体,从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8.
为探索池塘循环水条件下不同养殖密度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生长的影响,按占池塘面积6%的比例建设养殖单元,剩余94%水体作为尾水净化单元,构建了翘嘴鳜和水生植物(藕、菱)的复合养殖系统。2018年6月,试验设置了20、30、40尾/m2三个养殖密度梯度,每个放养密度组重复3次,对不同养殖密度翘嘴鳜的生长速度、饵料系数、肌肉中营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翘嘴鳜平均日增重由4.86 g降至4.19 g,成活率由92.88%降至86.49%,饵料系数由3.77增至4.34。肌肉干物质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TAA)含量是76.06~80.89 g/100 g、必需氨基酸(EAA)含量是30.39~31.28 g/100 g。肌肉中营养物质包括TAA、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等均没有随着养殖密度的变化而发生规律性变化。结果表明,池塘循环水条件下适宜养殖密度为30尾/m2。  相似文献   
39.
保水剂作为"微型水库",在小麦生产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效果.在室内实验条件下,比较研究了聚丙烯酸钾小麦抗旱保水剂在纯水、不同浓度土壤浸出液、不同pH水溶液及不同浓度尿素、氯化钾溶液中的吸持水特性.结果表明,保水剂在蒸馏水中的吸水倍率最大,并且保持相对稳定;在土壤浸出液及尿素、氯化钾溶液中,随着浓度的增大,吸水倍率和吸水速率呈下降趋势;当水溶液pH=7时,保水剂的吸水倍率最大,其次是pH=8和pH=6;保水剂在尿素溶液中的吸水倍率大于氯化钾溶液,12h的失水速率缓慢且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40.
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小麦发育进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促进淮北地区小麦产业发展,进行了稻茬麦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小麦发育进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方式对田间出苗率有显著影响,田间基本苗随播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播期推迟,小麦出苗期至拔节期生育进程均相应后移,但拔节期以后,各处理生育进程基本一致,成熟期相差不大,稻田套播麦比条播麦和撒播麦早熟3~5d,条播麦比同期播种的撒播麦生育期进程提前1~2d。同一种播种方式,随播量的增大,各生育时期的茎蘖总数增大,但增幅减少。播种方式、播量和两种因素互作对最终成穗数和最终产量的影响有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