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6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21.
细粒棘球蚴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和多种食草动物(牛、绵羊等)的内脏组织,引起棘球蚴病或称包虫病。该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徐之杰等于2003年6月收集黑龙江省病例78例,2004年11月10日,我们在大庆地区发现绵羊细粒棘球蚴病病例。  相似文献   
122.
用同一诱导系JS6-1对6份不同血缘的F2代材料进行杂交诱导,调查统计了单倍体幼苗的存活数、单倍体植株的雌雄不协调数、授粉数及最终收获的单倍体穗数,对单倍体诱导率和结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基础材料的单倍体诱导率和结实率存在较大差异,Q5的诱导率最高(12.8%),Q2的诱导率最低(8.7%)。不同基础材料的结实率Q3最高(54.4%),Q6最低(24.2%),最高结实率约是最低结实率的2.2倍。通过对单倍体结实率的研究发现,单倍体结实率与单倍体植株雌雄的协调性以及授粉成功率呈正相关,雌雄协调性对于单倍体结实率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提高玉米单倍体诱导率.【方法】2011—2012年采用大田试验,分析母本基因型材料、种质和世代的选择、生态环境、授粉时期、果穗部位等5个处理因素对玉米单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和结论】不同材料同一因素下以及同一材料不同因素下单倍体诱导率均存在差异.母本基因型间单倍体的诱导率差异显著,尚未发现不同杂交模式与诱导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5大种质类群S1代为单倍体最佳诱导世代;三亚与长春相比更有利于提高单倍体的诱导率;早期授粉的玉米单倍体诱导率高于晚期授粉;果穗底部的单倍体诱导率低于顶部.  相似文献   
124.
江苏省大麦品种高产稳产性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回归系数法、稳定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江苏省新育成的12个新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多数产量较高,占66.7%,高产稳产的品种(系)占50%,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为单95168和花94-30;高产不稳产、低产稳产和低产不稳产品种各占16.7%。  相似文献   
125.
运用电磁感应仪EM38,结合GIS技术和地统计方法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地块0~40 cm与0~80 cm土层含盐量的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并对研究区盐渍化分级以及盐分剖面分布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土层土壤盐分较高,均表现为中等变异强度,且研究区土壤盐分总体上呈一定的表聚趋势;各土层土壤盐分的半方差函数均较符合指数模型,都表现为强空间自相关性;气候、微地形、地下水等结构性因素是主导土壤盐分空间分布格局的直接因素.由盐渍化分级及盐分剖面特征分析结果可知:重度盐化土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土壤类型,轻度盐化土分布面积最小;研究区主要盐分剖面类型为表聚性,其次分别为均匀型和底聚型;此外,盐分剖面类型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被类型以及土地利用方式.该研究结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化土壤的精准改良与科学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6.
随着在风力侵蚀区交通工程建设的增多,交通线路风力侵蚀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通过选取张集铁路,进行路堤、取土场和便道试验,对其输沙率和风速关系、风沙流结构和风蚀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路堤边坡不同部位输沙率与风速存在明显的幂函数关系;设计高度为3 m路堤的风蚀现象与风速和风向无明显关系,随着风速增大趋势由迎风坡向背风坡移动,设计高度为6 m和9 m的路堤风蚀现象与坡面高度、风速和风向有较明显规律,但风蚀趋势变化不明显;大于6.7 m/s时,便道和取土场不同部位点均发生风蚀现象。以上研究规律可以为工点防护设计以及环境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7.
王晓东  张勇  毛建红  姜龙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2):2200-2201
分别选用 20%噻唑锌悬浮剂、50%嘧酯·噻唑锌悬浮剂、20%噻菌铜悬浮剂 3 种不同药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开展防治试验,并对比了 1 次用药和2次用药的防效差异。结果表明,3种药剂防效差异显著,防效大小依次为20%噻唑锌>20%噻菌铜>50%嘧酯·噻唑锌;2次用药防效明显好于 1次用药,667 m2用 20%噻唑锌120 g 连续防治2次效果最佳,防效可达71.4%。  相似文献   
128.
以6份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育种课题组选育的甜玉米基础材料为母本(日系甜玉米材料、韩系甜玉米材料、美系甜玉米材料),以吉科诱115和吉科诱209为父本进行杂交诱导,研究甜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和人工化学加倍率。结果表明,母本基础材料和父本诱导系均会影响甜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单倍体诱导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日系甜玉米材料、韩系甜玉米材料、美系甜玉米材料;化学加倍后单倍体的散粉株率和结实株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日系甜玉米材料、美系甜玉米材料、韩系甜玉米材料;此外,吉科诱115的诱导率为5.9%,显著高于吉科诱209,在甜玉米单倍体育种中应加强对吉科诱115的利用。  相似文献   
129.
130.
为探明Iodent种质机收性状的应用价值,采用10份Iodent种质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按NCⅡGriffing杂交设计组配45份杂交组合,对株高、穗位、茎粗、茎秆强度、苞叶长、籽粒长和收获时籽粒含水量7个宜机收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I201一般配合力(GCA)效应综合表现最好,杂交组合I201×I203特殊配合力(SCA)效应综合表现最好,穗位和茎秆强度受非加性效应遗传,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受加性效应遗传,株高、茎粗、苞叶长和籽粒长由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