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5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内蒙古马业协会一匹新锡林郭勒马(太阳花马)因外力导致臀部大面积血肿,由于受伤面积大导致血肿不能吸收,进而液化周围皮下组织形成囊状[1].穿刺抽取囊内液体,可见液体呈淡红色并伴有组织碎片.马匹体温及精神正常,无跛行,按压局部反应敏感.内部渗出液不断增多,皮下囊区面积不断下延增大.为防止室间隔综合征出现,计划实施外科穿刺放液并进行留置管冲洗,治疗20 d后痊愈.现将此病例分享给广大兽医,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发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不仅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会导致患牛长期不孕,有的甚至造成终生不孕.据调查,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平均发病率约为20%.在奶牛不孕症中,由子宫内膜炎所致的不孕奶牛约占60.1%~92.0%[1].该病主要由分娩或产后子宫感染病原微生物引起,其中以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最为常见[2].  相似文献   
23.
旨在评价代乳粉对不同日龄驴驹生长性能的影响。分别选取2、3、4、5月龄出生日期、体重、胎次相近且健康状况良好的驴驹各10头,将相同月龄的驴驹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头,对照组驴驹随母驴哺乳,试验组驴驹饲喂代乳粉,试验期为30d。试验期间观察不同月龄驴驹的健康状况,测定并比较各月龄对照组及试验组驴驹在试验第0、10、20、30天的体重及体尺指标(体高、胸围、体斜长),计算同月龄试验组和对照组驴驹的体重及各项体尺指标在试验期内不同时间段的日均变化值。结果表明,2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10、20、30天体重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5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20天和第30天体重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P〈0.05),2、3、4、5月龄试验组驴驹在试验第0~10天、第10~20天、第20~30天,以及试验期间(第0~30天)的日增重均高于相应月龄驴驹的对照组;5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10、20、30天体高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2、5月龄试验组驴驹在试验第0~10天、第10~20天、第20~30天以及试验期间(第0~30天)的体高日增长均高于相应月龄驴驹的对照组;2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20天和第30天胸围均极显著(P〈O.01)高于对照组;3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10、20、30天胸围均极显著(P〈O.01)高于对照组;5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20天和第30天胸围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2、3、4、5月龄试验组驴驹在试验期间(第0~30天)的胸围日增长均高于相应月龄驴驹的对照组;2、5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30天体斜长显著(P〈0.05)高于相应月龄驴驹的对照组,3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10、20、30天体斜长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4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20天和第30天体斜长均显著(P〈O.05)高于对照组,2、3A、5月龄试验组驴驹在试验第10~20天、第20~30天,以及试验期间(第0~30天)的体斜长日增长均高于相应月龄驴驹的对照组。综上提示,饲喂代乳粉能够促进驴驹的生长发育,在生产实践中利用代乳粉替代驴乳饲喂驴驹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
采食H9:1的绵羊血浆尿素氮(PUN)浓度在4组混合日粮中最低,L9:1的最高,PUN的排序为L9:1(4.43)>H8:2(3.68)>L7:3(3.19)>H9:1(2.63)(括号中的数字为PUN值),组间差异显著(P<0.05)。绵羊采食4组混合日粮的血糖含量,L7:3(7.41)>H8:2(7.05)>H9:1(6.82)>L9:1(5.26) (括号中的数字为血糖值),其中H9:1与H8:2、H8:2与L7:3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采食H9:1的绵羊氮代谢性能表现最好,主要体现在RN增多,RN/DN、DN/NI升高,FN/NI、UN/NI降低,采食L7:3的绵羊亦表现出较好的氮代谢性能,H8:2与L7:3相似,多数氮代谢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而采食L9:1的绵羊各项氮代谢性能指标表现最差。试验表明,经GI优化的混合粗饲料日粮,可以改善日粮的氮代谢性能,减少氨经尿素循环而进入血液的量,提高氮的利用率与沉积率。  相似文献   
25.
本试验皆在研究添加不同浓度大豆卵磷脂(SL)冷冻保存东佛里生奶绵羊精液的效果。我们在Tris基础稀释液中,添加18%蛋黄为对照组,添加0.5%、1%、1.5%、2%、2.5%SL设为试验组,检测冷冻精液解冻后的精子活率和顶体完整率。结果显示,添加0.5%、2.5% SL冷冻稀释液稀释的精液,解冻后精子活率和顶体完整率与其他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添加18%蛋黄和1%~2% SL冷冻稀释液稀释的精液,冷冻解冻后精子活率和顶体完整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18%蛋黄和1.0%~1.5% SL冷冻稀释液稀释后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后母羊的妊娠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大豆卵磷脂可以作为冷冻保护剂用于东佛里生奶绵羊精液的冷冻保存,其最佳添加浓度为1~2%(g/L)。  相似文献   
26.
正可持续性发展属于一种全新但是必然的发展理念,其已经深入到我国各个领域当中。林业资源与发展的重要性与当前的严峻状况都比较严重,这也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应用可持续性发展,并将其深入到林业管理当中。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林业管理水平,本文详细分析加强林业管理及其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1.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及其意义可持续性发展主要是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生态、经济以及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生态的可持续性主要是  相似文献   
27.
大豆蛋白中存在的抗原物质,影响了大豆及后期加工成品在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饲料配制中的广泛使用。作为仔猪主要蛋白日粮来源,大豆中存在的抗原物质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有极大的危害。长期以来,学者们已对大豆抗原对仔猪的致敏机理做了深入研究,消化道作为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是引起幼龄动物过敏反应的关键。本文从大豆主要抗原蛋白对仔猪肠道形态、营养物质消化率、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引起仔猪肠道致敏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日后研究大豆抗原蛋白致敏机理和指导合理配制仔猪日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用绵羊粪与瘤胃液作菌源对纤维体外消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绵羊粪和瘤胃液作菌源,测定了4类(豆科、禾本科、秸秆及青贮)9种粗饲料及3个混粗的中性洗涤纤维(NDF)的体外消化率(IVNDFD),用两种菌源的可发酵纤维指数(FFI)对这些粗饲料的纤维品质进行了评定,按两种菌源的FFI的大小对所测定的粗饲料纤维品质进行的排序完全一致:青干草>玉米青贮>玉米秸>羊草>草地早熟禾>谷草>混粗C2>混粗C1>混粗D>苜蓿>沙打旺>苏丹草。并以两种菌源不能消化的NDF为预测因子,建立了预测绵羊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的模型。比较、分析发现两种模型等效。考虑到不须使用瘘管动物,建议在生产实践中使用以绵羊粪作菌源所不能消化的NDF(unNDFF)为预测因子的DMI模型:DMI豆(g/d·kgW0.75)=43.43/unNDFF(%DM);DMI禾(g/d·kgW0.75)=33.89/unNDFF(%DM);DMI秸(g/d·kgW0.75)=23.84/unNDFF(%DM);DMI贮(g/d·kgW0.75)=22.42/unNDFF(%DM)。  相似文献   
29.
斯氏副柔线虫rDNA-ITS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PCR方法以保守引物NC5、NC13、NC13r和NC2扩增从内蒙古地区骆驼皱胃分离的3条斯氏副柔线虫(Parabronema skrjabini)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1(ITS1)、5.8S序列和内转录间隔区2(ITS2)。将PCR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M-T载体,用PCR技术及酶切鉴定阳性菌落,对阳性菌落质粒DNA进行测序。结果表明线虫1(P.sk1)扩增的ITS片段大小为837 bp,包含部分的18S、28S及全部的ITS1(298 bp)、5.8S(157 bp)及ITS2(281 bp)序列;线虫2(P.sk2)扩增的ITS1片段大小为372 bp,包含部分的18S、5.8S及全部的ITS1(296 bp);线虫3(P.sk3)扩增的ITS2片段大小为484 bp,包含部分的5.8S、28S及全部的ITS2(284 bp)序列。同其它属线虫同源性比较ITS2序列同源性在30.2%-60.1%。本研究系首次报道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的ITS序列,为斯氏副柔线虫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0.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对奶牛的产奶量有明显的影响,且部分患病牛常因瘫痪而被淘汰,给奶牛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主要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牛流行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