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155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56篇
  53篇
综合类   568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189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试论森林环境资源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资源核算是当前国际社会最关注的热门课题之一。作者指出了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 论述了世界环境资源核算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重点介绍了环境资源核算研究的指导思想、环境资源核算的新概念及其分类、价值和计算方法、环境产业问题等, 并对我国开展森林环境资源核算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62.
本文根据杂交狼尾草植物形态规律和牧草—气象平行观测原则,实地对根茬越冬杂交狼尾草各个部位受冻、致死温度指标作了重点研究,并结合本地气候规律分析,对其越冬前留茬高度、植株地上与地下部分抗寒性比较作了探讨,并指出本地区生产上杂交狼尾草必须加以防寒保护才能正常越冬。  相似文献   
963.
90年代是科技兴林关键的10年。90年代伊始,林业部科技委和林业部科技情报中心,于1990年11月9日组织召开了90年代林业科技发展展望研讨会。与会专家和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了许多很好的见解.我们深信这些见解必将对今后我国的林业决策和林业科技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将专家们的发言摘要在本刊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64.
基于生命周期评估方法,以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从能源消耗、房屋建设、家庭洗涤剂使用、交通运输、畜禽肉类饮食消费、衣着服饰6方面对宁夏不同安置方式下生态移民家庭碳足迹进行了测算,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对移民家庭碳足迹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移民迁移前碳足迹总量为190 657.46kg CO_2,迁移后碳足迹总量为153 132.47kg CO_2,不同安置方式下移民搬迁后的碳足迹总量均明显小于移民之前。(2)适度集中就近安置移民人均碳足迹为1.46×103 kg CO_2,此类安置方式下的人均碳足迹最大。(3)移民家庭消费碳足迹的主要来源是能源消耗,其次为房屋建设和交通运输,家庭洗涤剂、畜禽肉类饮食消费、衣着服饰类的碳足迹所占比例较小。(4)人口数量、收入水平、消费水平、非农化程度是其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65.
为了明确安徽省当涂县淡水养殖克氏原螯虾暴发性疾病的病原,取濒临死亡的病虾分离病原。从肝胰腺中分离到一株优势细菌(命名为XLX1分离株),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检查、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细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XLX1分离株为弗氏柠檬酸杆菌。进一步对XLX1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携带黏附素基因情况和细胞黏附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硫酸新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替考拉宁和米诺环素敏感或中敏,对其他7种测试药物呈现耐药。该分离株携带黏附素基因cfa和ure基因簇;序列分析发现ure ABC结构基因和ure D关键辅助基因高度保守,在虾源分离株与人源参考株间前者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在93.2%~98.3%和91.7%~97.4%,后者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在90.8%~98.3%和94.7%~98.7%;与人源参考株相比,虾源分离株Ure ABC结构蛋白中第294、600和608位氨基酸,以及Ure D蛋白中的第62和122位氨基酸发生了有意突变。XLX1分离株可以聚集方式黏附于EPC细胞周围,平均黏附菌数为29.8±5.3,但随黏附时间延长,EPC细胞出现病变。上述研究结果可为防控弗氏柠檬酸杆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6.
薛珍  李卉  孔超越  段婷婷  郜刚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21):4219-4226
【目的】从接种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马铃薯中薯3号(Solanum tuberosum)中克隆类StWRKY8部分序列,分析其序列结构特征,研究该基因在感、抗病基因型马铃薯中受诱导的差异表达模式及其不同的组织表达定位。【方法】分别培养抗病基因型马铃薯ED13、感病基因型中薯3号至9-10叶期,以伤根浸菌法接种青枯菌菌株PO41。提取叶片总RNA,反转录为cDNA,使用PCR筛选cDNA差减试剂盒构建消减文库,筛选出384个阳性克隆作为原始SMART cDNA文库,采用5'-RACE法根据SMART-RACE cDNA扩增试剂盒说明克隆全长类StWRKY8。并分别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BioEdit、BLAST、MEGA 5.0分析类StWRKY8的基因序列、序列相似性比对以及建立系统进化树。利用ProtParam、ProtScale、SWISS-MODEL、NetPhos2.0 Server、WOLF PSORT、TargetP1.1 Server等在线服务器预测类StWRKY8的理化特性、三级结构、磷酸化位点以及亚细胞定位。提取马铃薯ED13、中薯3号接种青枯菌后的叶片总RNA,采样时间点分别为处理后6 h、12 h、1 d、2 d、3 d、4 d和6 d,运用反转录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类StWRKY8的表达情况。以类StWRKY特异PCR产物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取材料茎、叶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并与标记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定位其组织表达。【结果】获得了类StWRKY8 cDNA部分序列,长563 bp,包括一个完整开放阅读框258 bp,编码85个氨基酸。类StWRKY8属于第二类WRKY,锌指结构类型为C2H2,具有一个典型的WRKY保守结构域。其氨基酸序列与茄科(Solanaceae)其他成员具有高度同源性,与马铃薯转录因子StWRKY8相似性高达98%。预测类StWRKY8等电点约为9.1,半衰期大于5.5 h,为水溶性蛋白,其三维结构为非球状分子,含有3个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于细胞内。类StWRKY8受青枯菌诱导后表达上调,且在感、抗病基因型马铃薯中表达有差异。类StWRKY8在感病基因型马铃薯接种青枯菌6 h内表达量较低,而在抗病基因型马铃薯接种青枯菌6 h内高强度表达。该基因主要在茎叶维管束系统的韧皮部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结论】类StWRKY8具有转录因子的一般结构特征,受青枯菌等病菌的诱导表达,同时受寄主植物固有抗性的影响,在感、抗病基因型中表达模式不同。推测其在植物防御反应中发挥作用并参与机体调控。  相似文献   
967.
为从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地区盐碱土中分离筛选对动物病原菌具有抑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琼脂块法和发酵液滤纸片法,对盐碱土样中分离纯化得到的298株放线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并对具有较高抑菌效果的放线菌菌株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研究表明:从盐碱土中分离的298株放线菌中,占35.2%的放线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通过初筛和复筛得到11株抑菌效果较好的放线菌菌株,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其均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盐碱土中存在大量具有抗动物病原菌的放线菌,这为进一步发掘该地区放线菌资源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68.
利用两个对炭疽菌叶枯病高抗的苹果品种(系)‘富士’和‘QF-2’及两个高感品种‘金冠’和‘嘎拉’为亲本配制了4个杂交群体‘富士’ב金冠’,‘金冠’ב富士’,‘嘎拉’ב富士’,‘富士’בQF-2’。以F1群体植株为试验材料,对苹果炭疽菌叶枯病的抗性进行鉴定评价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中抗、感植株的分离比分别符合1︰1,1︰1,0︰1和1︰0的理论比值,初步推测苹果抗炭疽菌叶枯病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控制,抗病基因型为rr,感病基因型为RR和Rr。以‘金冠’ב富士’F1群体为试材,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SA)方法,通过对均匀覆盖苹果染色体组的500对SSR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一个与抗病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S0506206-24,该标记与抗性基因位点的连锁距离为9.8 cM。  相似文献   
969.
云南大型真菌提取物及其多糖组分对TMV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云南的17种大型食用真菌子实体的浸提液及其多糖组分,用半叶法在心叶烟上分别从预防(施用提取物24h后接种病毒)、钝化(提取物与病毒混合后接种)、治疗(接种病毒24h后施用提取物)3个方面进行抗TMV活性检测。结果表明,16种食用菌子实体的浸提液对TMV有较好的预防和钝化作用,预防效果最好的真菌为火碳菌,预防效果达到99.95%。火碳菌、奶浆菌、扫把菌、白奶浆菌、美味牛肝菌、黄虎掌、黄牛肝、黑虎掌、冬瓜菌、红乳菇、北风菌的水浸液对TMV的钝化效果均在80%以上。火碳菌、青杆菌等9种食用菌的多糖组分与其子实体浸提液对TMV的抑制效果相似,表明其多糖组分具有抑制TMV的主要活性成分。实验真菌的治疗效果总体不如钝化效果明显,治疗效果在70%以上的有扫把菌、黄虎掌和冬瓜菌。其中,火碳菌和黄牛肝等对TMV抑制效果较好的食用菌及其多糖可作为环保型农药及生物保健产品的开发对象。  相似文献   
970.
 通过田间调查、血清学技术、电镜技术、RT PCR技术对侵染云南食用百合的主要病毒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食用百合病毒病的症状类型多为花叶,斑驳或者无症等类型。 病毒种类主要是黄瓜花叶病毒(CMV),百合无症病毒(LSV)和百合斑驳病毒(LMoV)。 其中通过ELISA检测,CMV的检出率达到53.3%,LSV的检出率达到46.7%;通过RT PCR检测,CMV的检出率达到60%,LSV的检出率达到50%,LMoV的检出率达到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