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5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4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41.
闽西南黑兔肌纤维特性与肉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闽西南黑兔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互关系。随机抽取70日龄、90日龄和120日龄的闽西南黑兔各12只(公母各半)进行屠宰,测定其背最长肌pH,背最长肌和后大腿肌失水率、剪切力、肌纤维特性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背最长肌pH 6.30~6.55,背最长肌的失水率、剪切力、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肌纤维密度分别为38.52%~41.00%、9.10~11.63 N、34.67~42.28 μm、879.15~1322.39 μm2、332.10~419.09根/mm2,后腿肌的分别为37.66%~39.54%、21.66~24.80 N、33.05~35.90 μm、807.39~958.00 μm2、368.60~427.40根/mm2;后腿肌剪切力明显高于背最长肌的剪切力;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面积120日龄明显高于70日龄和90日龄,背最长肌肌纤维密度则随日龄增加而逐渐降低;后腿肌肌纤维直径、面积和密度在不同日龄间无明显变化;肌纤维直径、面积和密度对肌肉失水率、pH和剪切力基本上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闽西南黑兔一般抗病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闽西南黑兔品种的抗病特性,通过测定其体液免疫指标和细胞免疫指标,全面系统地评价闽西南黑兔的免疫力,间接反映其非特异性抗病特性。本研究对90日龄的闽西南黑兔(24只,雌雄各半)测定其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补体C3、C4含量,以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转化力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结果表明:闽西南黑兔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分别为2031.22、96.78、10.94 mg/L,补体C3、C4含量为55.15、17.89 mg/L,淋巴细胞刺激指数为1.50和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为58.39%,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为2.22,且雌雄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测定的免疫指标为闽西南黑兔一般抗病力的选择以及非特异性抗病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大型白羽半番鸭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半番鸭肌肉营养品质特性,对大型白羽半番鸭的胸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并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做出评价。结果显示:大型白羽半番鸭胸肌水分含量为75.57%,粗蛋白质为21.79 %,粗脂肪为0.96 %,粗灰分为1.33 %,胸肌氨基酸总量为202.37 mg/g,必需氨基酸为83.20 mg/g,鲜味氨基酸为72.50 mg/g;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均表明: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缬氨酸;脂肪酸组分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比为1.22;雄性鸭与雌性鸭间胸肌谷氨酸和脂肪酸C16:0差异均显著,脂肪酸C18:2差异极显著。研究表明:大型白羽半番鸭肌肉具有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营养特性。  相似文献   
44.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选用16个微卫星位点对60只闽西南黑兔群体遗传多态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闽西南黑兔群体中,16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了75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3~7之间,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68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443。各位点平均基因频率取样方差V(pij)为5.7546×10-3。16个微卫星位点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764,范围在0.200~1.000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He 0.685,其范围在0.410~0.811之间,各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动范围为0.359~0.776,平均PIC为0.629,其中有13个位点处于高度多态(PIC〉0.5),16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固定指数(F)为-0.115。在所检测的16个微卫星位点上,经x2平衡检验,闽西南黑兔群体偏离Hardy~Weinberg程度不大。  相似文献   
45.
为探讨放牧与圈养对南江黄羊生长发育及胴体品质的影响,选择4月龄南江黄羊48只,分别设放牧组、圈养1组、圈养2组,相应采用传统放牧加补饲混合精料、圈养饲喂粗料加补饲混合精料、圈养饲喂全价颗粒料等3种养殖模式,试验期180d,10月龄屠宰。结果表明,圈养2组6~10月龄体重、胸围、4~10月龄总增重和平均月增重均极显著高于放牧组和圈养1组(P0.01),而放牧组与圈养1组两者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的胴体重、GR值、净肉重和屠宰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圈养2组净肉率、肉骨比值均显著高于圈养1组(P0.05)。圈养2组肌肉pH值小于放牧组,色差值a大于放牧组,两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各组的肌肉含水率、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色差值L与b,差异均不显著(P0.05)。圈养2组肌肉总氨基酸含量,以及其中的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蛋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圈养2组每只羊月均毛利比放牧组、圈养1组分别高9.6元、6.3元。  相似文献   
46.
为了探讨黑白花兔肌肉营养品质特性,试验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化学分析法,对黑白花兔肌肉(腿肌)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构成比例进行测定分析,并评价其蛋白质营养价值。结果显示,黑白花兔肌肉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73.43%、21.67%、3.83%和1.13%,公、母兔间常规营养成分无显著差异(P>0.05);黑白花兔肌肉中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6.53、78.64和70.80 mg/g;以氨基酸评分(AAS)为标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胱氨酸;以化学评分(CS)为标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缬氨酸,公、母兔间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脂肪酸构成比例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为1.74;除棕榈油酸(C16:1)和亚麻酸(C18:3)外,公、母兔间其余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黑白花兔肌肉中蛋白质含量高,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氨基酸平衡性较好,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谷秆两用稻稻草饲养肉牛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N示踪结果表明 :谷秆两用稻稻草中的蛋白质能够有效地转化为鱼体蛋白和小白鼠的体蛋白 ;谷秆两用稻稻草饲养草鱼和小白鼠的饲料消化率、动物体15N回收率、动物吸收饲料蛋白的量分别比一般稻草高 13 8%、9 6%、2 4 3 2 %和16 5 %、6 0 %、47 2 % ,而动物粪便的15N回收率却比一般稻草分别低 3 2 5 %和 6 5 %。用该稻草饲养肉牛分别比用一般稻草和氨化一般稻草饲养肉牛日增重分别提高 2 8 1%和 12 2 % ,二者差异均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48.
为探讨闽西南黑兔的种质特性,对闽西南黑兔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闽西南黑兔产仔数为7.21只,产活仔数为6.91只,3周龄窝重为1 471.0 g,4周龄窝重为2 645.1 g,0~4周龄成活率为91.45%。公兔10和13周龄平均体重分别为1 388.6和1 607.7 g,母兔10和13周龄平均体重分别为1 353.6和1 576.0 g,成年公、母兔平均体重分别为2 638.0和2 590.3 g,公母兔间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闽西南黑兔90和120日龄平均全净膛率分别为52.55%和53.83%,半净膛率分别为58.47%和60.42%,公母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背最长肌肌肉平均p H值、失水率、剪切力、滴水损失和后腿肌熟肉率分别为6.43、38.52%、11.63 N、1.22%和65.87%,其中背最长肌肌肉滴水损失和后腿肌熟肉率公、母兔间差异显著(P0.05),其余公、母兔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9.
福建黄兔专门化父系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福建黄兔保种群,采用家系内个体综合指数法,纯种选育福建黄兔父系。结果表明:第3世代公、母兔4、10、13周龄的体重比第1世代同期体重提高7.4%~13.2%,差异均极显著(P〈0.01);公、母兔4至13周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7.55g、18.25g,比第1世代分别提高9.6%、12.4%;第3世代公、母兔13周龄的体长、胸围、耳长、耳宽比第1世代提高3.1%~13.7%,差异均极显著(P〈0.01);第3世代公、母兔13周龄体重变异系数与第1世代相比均有下降,13周龄的体长、胸围、耳长、耳宽的变异系数在3个世代内均小于12%,体型外貌均匀整齐;3个世代的产仔数和各世代内公、母兔13周龄性别间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0.
以渭北旱塬合阳和长武2个试验站点为研究区域,通过多年的玉米田间试验数据评估CERES-Maize模型的适用性,再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4.0输出的气象数据对2050年前玉米单产及生产水足迹进行预测。结果表明:CERES-Maize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雨养玉米产量和物候期,多数年份二者的绝对相对误差(Absolute relative error,ARE)在10%以内,CERES-Maize模型在渭北旱塬旱作农业区有很好的适用性。应用CERES-Maize模型模拟玉米生产水足迹,较传统水足迹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更为精确可靠。在RCP2.6气候情景下,随着温度升高和生育期有效降水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呈上升趋势;在RCP8.5气候情景下,随着温度升高和生育期有效降水的减少,玉米产量呈下降趋势。气温上升幅度过大对玉米单产有明显的负面影响,降水与玉米用水效率呈正相关。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对旱作作物产量造成的负面影响,应采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发展集雨补灌、筛选和培育节水抗旱新品种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