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6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40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北京黑猪RBP4基因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北京黑猪为研究对象,选取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 proteins4,RBP4)基因为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其扩增产物经MspI酶切后,在北京黑猪群体中发现AA、AB和BB3种基因型,其A、B等位基因的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分别为0.5296、0.4704、0.3741和0.4982,表明该位点处于中度多态。x^2适合性检验表明北京黑猪群体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用SAS8.0软件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将不同基因型与总产仔数(TNB)、产活仔数(NBA)和出生重(WB)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经产母猪各基因型间的TNB、NBA、WB差异均不显著(P〉0.05)。初产母猪BB型比AA和AB型个体的TNB分别多1.04(P〈0.05)和0.31头;BB和AB型比AA型个体的NBA分别多1.47(P〈0.05)和1.35头。基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初产母猪该位点的B等位基因对TNB、NBA和WB都表现为正效应,分别使各性状增加了0.2820头、0.4085头和0.0009kg,即B等位基因可能为北京黑猪繁殖性能的有利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62.
吴曙限  李莉  孙世铎  乔宪凤  郑新民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7):1413-1415,1419
试验研究了牛胚胎体外培养过程中不同换液体积及血清灭活与否对黄牛孤雌胚胎体外发育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OFaa为基础培养液.在更换培养液体积1/2组与1/4组和3/4组之间的黄牛孤雌胚胎囊胚率有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38.84%、23.39%和21.71%;不同处理的血清添加组的卵裂率、囊胚率和孵化囊胚率均...  相似文献   
63.
几种甜味剂和香味剂对仔猪采食量和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18窝共l62头7日龄健康斯格仔猪进行为期36d的饲养试验,每窝均为9头,以窝为单位采取6处理3重复单因子试验设计.试验Ⅰ组为对照组,饲喂不添加任何诱食成分的基础日粮,Ⅱ~Ⅳ组日粮分别在Ⅰ组日粮基础上添加3.O%的蔗糖(30.0g/kg),2.1‰的AK糖(2.1g/kg)和8.O‰的甘氨酸(8.0g/kg),Ⅴ~Ⅵ组日粮分别在Ⅱ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1.0%的奶味香精(1.0g/kg)和1.0%0(1.0g/kg)的草莓香精.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的蔗糖可在仔猪断奶后一周内起到显著的诱食效果,而添加2.1‰的AK糖和8.0‰的甘氨酸可在仔猪断奶后两周内起到良好诱食作用,添加l.0‰的奶味香精仅在仔猪断奶前有明显诱食效果,而添加1.0‰的草莓香精在仔猪断奶前后均有诱食作用,各处理组仔猪的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明显(P<0.05),且5个处理组的全期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9.7%、27.3%、41.2%、34.8%和38.2%(P<0.05).  相似文献   
64.
影响家畜繁殖性状主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主基因是指能对数量性状产生巨大效应的单个基因或座位。家畜繁殖性状属低遗传力数量性状。通过对家畜繁殖性状主基因或其候选基因的定位、研究, 有利于进一步认识繁殖性状遗传机理, 加快对繁殖性状的改良速度。目前在猪上对FSHβ、ESR基因, 在绵羊上对FecB、FecX和BMP15等基因研究较多。  相似文献   
65.
长白猪若干繁殖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6.
中国家畜遗传资源的现状及保护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7.
针对目前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对《猪生产学》课程和实习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并且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严重脱节问题,本课程组将MOOC教学手段引入其中,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课本上养猪"的问题,启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素质,推广教学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