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得到现蕾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淀粉积累期和成熟期的高光谱数据,实测了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数据。首先,利用成像高光谱影像提取每个生育期马铃薯冠层高光谱反射率数据;然后,利用分数阶微分计算高光谱0~2阶微分(间隔0.2),将各阶微分下的光谱数据与地上生物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挑选出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大的前9个微分波段;最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3种方法构建基于分数阶微分光谱的整体、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下的马铃薯AGB估算模型,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各生育期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值出现的阶数不同,现蕾期为0.8阶微分(470nm);块茎形成期为1.8阶微分(710nm);块茎增长期和淀粉积累期为1.6阶微分(718、722、766nm);成熟期为1.0阶微分(622nm)。相较于整数阶微分,高光谱分数阶微分与AGB的相关性更高,分数阶微分可以提高马铃薯AGB的估算精度。分析了不同生育期整体、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下的马铃薯AGB估算模型,3种方法中以9个微分波段为因变量的AGB估算在块茎增长期表现效果最好,利用MLR方法得到的模型精度最高、稳定性最强,其次为RF模型,ANN模型表现效果最差。不同生育期利用3种方法构建的AGB估算模型精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块茎增长期、块茎形成期、淀粉积累期、现蕾期、成熟期。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5月,国网安徽怀远县供电公司积极响应中央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将到有基层工作经验、熟悉农村情况的王晓派驻包集镇双河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为期三年的驻村扶贫工作。注重调研加强支部建设驻村之初,在最需要村干部配合的时候,村党支部书记徐善鹏却遭遇严重车祸需要在家静养。"困难再多,沉下心来就能克服。压力再大,勇敢面对就能化解。"他在扶贫日记中写道。  相似文献   
13.
“原来如此啊,劳你费心了,夏小姐。”尉迟教授叹了一口气:“风这孩子,竟然受了这么大的刺激,以至于出现了多重人格,我和阿清对他照顾得不够啊。”  相似文献   
14.
黑色警戒     
警长戴着防毒面具,费劲地从完成检查向外走的防暴警察中间挤进来,他们报告说:"警长,没有未引爆的炸弹。"警长摆了摆手,表示听到了,他的另一只手拿着一个防毒面具,将它扣到缪子凡的脸上。  相似文献   
15.
黑色警戒     
唐纳德慢慢地摇摇头。"麻烦不在那里。麻烦在于,您一定要原始的数据,警官。其实,您要我给您一份报告多好,我可以方方便便地只给您看我想给您看的内容,您可以轻轻松松地用这些证据把您的嫌疑犯捉拿归案。可是  相似文献   
16.
黑色警戒     
"这个,我不是太清楚。"唐纳德想了想说。"里奇回来后,我会让他为您准备一份报告。""还有,机器人生产的报告是在您那里吗?""不,这些报告在我们公司的智能企业系统管理的数据库中。"  相似文献   
17.
黑色警戒     
“它认识凌泠,是因为欧阳博士和凌泠通讯时,一开始曾经说出了凌泠的名字。其实这些家用机器人除了主人之外,认识的人并不多。而凌泠之后的那个人.欧阳博士应该没有叫出他的名字。从机器人的描述来看,他们已经商量好在这个时候通讯,而且那个人好像给博士送去了什么东西。我猜博士是去开内门了。有什么东西从内门被送了进来。”  相似文献   
18.
黑色警戒     
凌泠穿着一件粉红色的睡衣,她的微笑中带着睡意。"缪警官,这么晚了,还有什么事吗?""我有几个问题,凌泠女士。""您请问吧。""您家里用的是智能管家系统吧?""是的。""那么,为什么我的系统在搜索您的系统时得到的结果是否定的呢?"  相似文献   
19.
黑色警戒     
“这样看来,我们以后还要再和她联系才行,如果她真的得到了什么消息的话,即使是一些片言只语的零碎信息,也许都会对我们有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找快速、无损地诊断冠层含水量的方法,对冬小麦长势监测、旱情评估及变量灌溉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田间变量灌溉试验,分析生育期、灌溉量对冬小麦冠层含水量的影响,解析冠层光谱对不同灌溉处理下冠层含水量的响应规律,以冠层等效水厚度(EWTc)为表征指标,基于连续小波变换(CWT)技术,构建冬小麦冠层等效水厚度光谱诊断模型,利用独立样本验证模型精度。【结果】冬小麦冠层等效水厚度在生育后期均随着灌溉量的增多而增加,并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减少;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降低,在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冠层光谱反射率均表现为1水>0.5水>0水;与原始冠层光谱反射率相比,经连续小波变换后的小波系数与冠层等效水厚度相关性在第1、2、3、5、6、7分解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幅度在8.40%—26.20%;以第6尺度2 400 nm、第2尺度1 596 nm和第7尺度2 397 nm构建的冠层等效水厚度光谱诊断模型稳定性和精度较好,验证样本决定系数R 2为0.5411,RMSE为0.0127 cm。【结论】冬小麦冠层含水量随着灌溉时间与灌溉量发生规律性变化,在水分敏感波段范围内呈现明显的光谱响应特征,连续小波变换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冠层光谱特征参量与冠层等效水厚度的相关性,实现冬小麦冠层含水量光谱诊断,可以为冬小麦田间变量灌溉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