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蛋白酶在饲料加工行业中有广泛应用。为了获得高产蛋白酶菌株,本实验采用透明圈法进行初筛,通过Folin-酚法进行复筛,从土壤中获得了一株产蛋白酶能力较高的菌株S-3。通过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DNA基因分析,鉴定其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本实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应用于蛋白酶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为了对黄绿木霉菌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显微镜观察、紫外分光光度法、电导率法和溶解氧测定等方法,测定稻瘟病菌在黄绿木霉菌PD发酵液作用下的生长和形态变化、稻瘟病菌胞内物质的渗透、菌丝体呼吸强度和胞内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黄绿木霉菌PD发酵液能导致生长中的稻瘟病菌发生畸变,可使菌丝体内蛋白质和无机物质大量渗透出,菌体呼吸强度和呼吸酶活力快速下降。黄绿木霉菌PD发酵液对稻瘟病菌有较好的抑菌和致菌体死亡作用。  相似文献   
83.
一、苗木选择 杨树品种繁多,同一品种在不同区域生长状况有很大差别,所以要按照"适地适树适品种"的栽培原则,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如69杨、72杨等.切不可盲目引进推广新品种.杨树苗木质量与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的生长有重要关系.一般选择二年生的苗木,即2年的根1年的干.要选择苗木高度3.5m以上、胸径4cm以上、梢不弯曲的壮苗.  相似文献   
84.
本文主要介绍无公害花生生产所需要的基础条件及花生生产环境,阐述其无公害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播前种子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管理、适期收获与贮藏等内容,为花生无公害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5.
部分鲜食葡萄品种霜霉病抗性田间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54个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调查统计不同葡萄品种的霜霉病发病程度、发病速率、落叶率和新梢成熟度。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欧美杂种品种群的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显著高于欧亚品种群;病情指数与落叶率、新梢成熟度呈极显著的相关性,与发病速率之间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黄绿木霉菌(Trichoderma aureoviride sp.)产几丁质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几丁质酶工业提供新酶源。[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DNS法测定酶解后糖含量变化为指标,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在以2%胶体几丁质为碳源、2%蛋白胨为氮源、摇床转速为170 r/min时,黄绿木霉菌产几丁质酶的最佳发酵条件组合:培养基的初始pH为5,接种量为8%,瓶装量为20 ml,在28℃下培养6 d。[结论]试验确定了黄绿木霉菌产几丁质酶最佳条件,为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正>在植物病毒中,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是最大的正链RNA病毒属,是已确定的植物病毒属中成员最多的一个。Potyvirus基因组长10 000nt左右,3'末端有多聚腺苷酸尾,编码一个大的多聚蛋白,可被剪切为10个功能蛋白。病毒粒体长700~900 nm,直径11~13 nm,经蚜虫以非持久方式传播,可侵染超过500种植物,包括茄科、苋科、  相似文献   
88.
探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土传病原菌胁迫下玉米抗逆生理的影响。采用土壤盆栽试验,将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立枯丝核菌(Rhoctonia solani)接种到土壤中,用枯草芽孢杆菌21菌悬液处理,以多菌灵为对照。在玉米苗三叶一心期时,分别测定地上组织和地下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枯草芽孢杆菌21处理与多菌灵处理相比,玉米地上组织SOD和CAT酶活性差异不显著,而POD酶活性提高了6.52%,地下组织抗逆酶活性显著提高,其中SOD酶活性提高了99.70%,CAT酶活性提高了27.43%,POD酶活性提高了13.24%;玉米地下部分MDA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地上部分MDA含量降低了7.91%。与多菌灵相比,枯草芽孢杆菌21主要通过提高玉米各组织中POD酶活性及地下组织中CAT酶活性,同时降低MDA含量,以提高其对土传病原菌的抗性,从而对玉米幼苗起到保护作用,使其免受土传病原菌的侵害。  相似文献   
89.
为了研究不同地区马铃薯立枯丝核融合群的变化,对不同取样地的马铃薯立枯丝核菌进行了分离培养。通过番红O-KOH染色观察,确定分离获得的丝核菌菌株均为多核菌丝体。对获得的35株分离株与标准菌株进行对峙培养,利用菌丝融合试验判断其融合群,发现丝核菌菌株主要归属于AG4融合群;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丝核菌菌丝对马铃薯的侵染。  相似文献   
90.
以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突变菌株hc-9和出发菌株hc为试验材料,在25℃条件下,将其分别与四种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茄镰孢菌、核盘菌和茄链格孢菌)进行对峙培养,以明确哈茨木霉突变株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哈茨木霉突变菌株hc-9与出发菌株hc相比,对四种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茄镰孢菌、核盘菌和茄链格孢菌)的抑制率不同,但对同种病原菌抑制率相近。由此可知,哈茨木霉突变菌株hc-9拮抗能力没有因抗性突变而降低,且哈茨木霉突变菌株hc-9的重寄生能力与哈茨木霉出发菌株hc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