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实验小鼠感染小鼠肝炎病毒后的抗体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MHV-A59标准毒株通过3种途径(腹腔、滴鼻、灌胃)对6个品系的实验小鼠(BALB/c、C57、nu/nu、NIH-Ⅲ、IL-4T、IL-10T)进行了病毒感染。通过检测小鼠感染后1个月内不同时段的抗体变化,发现小鼠在感染MHV后,血清转阳一般发生在感染后5-7 d,3周左右特异性IgG水平达到高峰;而特异性IgM水平出现上升时间比IgG早,3 d左右开始升高,7 d到达高峰,3周后开始下降。不同品系小鼠由于遗传背景不同,对MHV的易感性和耐受性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感染途径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腹腔感染MHV的小鼠抗体转阳时间和IgG、IgM高峰水平出现的时间都较滴鼻和灌胃途径早,而滴鼻感染MHV后小鼠抗体转阳时间出现较晚,但其维持时间较长,认为MHV感染后产生免疫力的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免疫途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42.
小鼠肝炎病毒以不同途径感染4个品系小鼠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小鼠肝炎病毒A59株以滴鼻、灌胃、腹腔注射3种途径人工感染近交系小鼠(BALB/c小鼠、C57BL小鼠)、免疫缺陷小鼠(NIH—Ⅲ小鼠、BALB/c—nu/nu小鼠),接种病毒后3、5、7、14、21、28d分别取各鼠的肝脏,提取肝脏总RNA。用RT—PCR方法检测小鼠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腹腔注射病毒的小鼠在肝脏中能最早检测出病毒,其次是灌胃,滴鼻则最晚;另外,近交系小鼠及免疫缺陷小鼠感染后3d在肝脏中检测出病毒,而转基因小鼠则在感染后7d在肝脏中检测出病毒。  相似文献   
43.
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h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在全世界范围内呈不断流行和蔓延的趋势。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目前已被世界各国学者确认为是引起PMWS的主要病原体,许多对PCV-2的研究也主要是针对PMWS的。本文就近年来对猪圆环病毒的病原及致病性、流性病学、诊断及防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为建立一种便捷的鸡蛋溶菌酶定量测定方法,将鸡蛋溶菌酶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制备腹水并纯化,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试验方法检测纯化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表明:通过筛选获得1株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3 E4,其抗体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