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 哺乳仔猪 1.1 母猪产前防疫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弱毒苗,每半年对母猪进行1次免疫,按说明使用. 猪细小病毒疫苗配种前1个月免疫1次,按说明使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 1 4~ 1 8d兔胎儿的生殖嵴及周围组织与其同源成纤维细胞共培养 ,低糖DMEM +1 0 %NBS +1 0 %FCS +1 0ng/mLLIF +1 0ng/mLSCF+0 1mol/Lβ 巯基乙醇 +1 0 0U/mL青霉素 +80U/mL链霉素作培养基 ,分离出兔原始生殖细胞 (PGC) ,克隆并多次传代。从原始生殖细胞 (PGC)中获得胚胎生殖细胞 (EG)细胞集落 ,1 4d胎儿原代观察到类EG细胞集落 ,传至 4代后丢失。 1 6d胎儿的类EG只传 2代 ,1 8d胎儿没有得到EG细胞集落。EG细胞具有干细胞的诸多特征 ,呈典型的团块状聚集生长 ,碱性磷酸酶 (AKP)染色呈阳性 ,在衰老饲养层的培养基中生长形成类胚体、上皮细胞、神经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  相似文献   
13.
山羊PGCs用于分离与克隆类ES细胞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选择健康成年本地白山羊,自然发情,配种后44d取胎儿,以传统的原始生殖细胞(PGCs)分离与克隆的方法和PGCs与其胎儿生殖嵴周围组织细胞共同培养的方法获得类胚胎干细胞(类ES细胞),并对山羊类ES细胞在不同饲养层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采用传统方法与共培养的方法并添加细胞因子均能分离获得类ES细胞。分离获得的类ES细胞在同源(山羊)胎儿细胞饲养层上生长效果较好,可传4代或5代,而在小鼠原代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类ES细胞仅传3代。另外,共培养不添加细胞因子组仅获1个ES细胞集落,传代后丢失。  相似文献   
14.
1种公猪的健康 要在净化的种公猪场引种,不得有传染性疫病和细菌性疾病。引种时及在场饲养的种公猪,每年定期抽血检测传染性疫病,包括蓝耳病,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猪瘟、口蹄疫、圆环病毒病、布氏杆菌病等。凡有传染病的,必须淘汰。  相似文献   
15.
从早期胚胎分离和培养兔胚胎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昆白系小鼠成纤维细胞(MEF)作为饲养层,低糖DMEM 10%NBS 10%FSC 10ng/mLLIF 10ng/mLSCF 0.1mmol/Lβ-巯基乙醇 100IU/mL青霉青 80IU/mL链霉素作培养基,从培养96h的胚胎中分离出1个兔类ES细胞集落,克隆传至4代,悬浮培养的兔类ES细胞团,可出现囊状胚,兔类ES细胞接种在衰老的饲养层上,出现滋养层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相似文献   
16.
山羊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克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胚胎发育阶段、饲养层、生长因子等方面对影响山羊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克隆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囊胚期可作为分离山羊胚胎干细胞收集胚胎适宜阶段;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和山羊胚胎成纤维细胞(GEF)对山羊类ES细胞分离效果影响不明显;生长因子LIF和SCF配合使用可分离到山羊的类ES细胞,并传至第4代。  相似文献   
17.
山羊类ES细胞的分离与克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集山羊交配后6~8d的桑椹胚、囊胚和孵化囊胚,将桑椹胚和囊胚分别放在小鼠原代胎儿成纤维细胞(PMEF)饲养层和同源原代胎儿成纤维细胞(PGEF)饲养层上比较其脱带时间及脱带率。脱带后,将各自一半胚胎切割,把含ICM的半胚分别放在相应饲养层上进行培养,另一半整胚在各自饲养层上继续培养,而孵化囊胚直接于PGEF饲养层上培养。当ICM增殖一定程度时进行传代,以比较其类ES细胞分离与克隆的效果。结果表明,在2种不同饲养层上,囊胚的脱带时间均短于桑椹胚,囊胚的脱带率均高于桑椹胚,而饲养层的种类对胚胎的脱带时间以及脱带率影响不大。脱带切割囊胚不论在PMEF还是在PGEF饲养层上,其贴壁时间均短于脱带整胚及孵化囊胚,而贴壁率高于脱带整胚,与孵化囊胚相似。脱带整胚及脱带切割胚在PMEF饲养层上所获类ES细胞只能维持3代,而在PGEF饲养层上,脱带切割半胚和孵化囊胚所获类ES细胞传至5代。由此认为,对脱带后的胚胎进行切割处理,有利于ICM的贴壁和增殖;应用同源原代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培养系统,有利于类ES细胞的分离与克隆。  相似文献   
18.
提高奶牛受胎率是每个奶牛场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影响奶牛繁殖的因素很多,包括奶牛营养、疾病、膘情等。据近年来调查,在正常生产的奶牛场,常规饲养和人工授精情况下,奶牛发情期受胎率一般在40%-50%,最高能达到60%左右,与10年前相比下降了10%~20%。其下降原因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9.
<正>1范围本标准规定猪发情、发情鉴定、精液保存运输、活力检查、适时输精、输精要领。适用于猪人工授精技术操作。2发情  相似文献   
20.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地点与材料试验时间为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地点在佳木斯市郊区的桦川、富锦、桦南、汤原县的养猪场户。参试单位为佳木斯市家畜繁育指导站和各县市区繁育站,佳木斯市郊区一棵松、沿江、兴国、桦川县横头山4个种公猪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