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4篇
  8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优化藿乌粉的提取工艺,研究以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以2, 3, 5, 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含量以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方法(CRITIC)、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出的权重系数更为科学、合理,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3次验证试验综合评分均值为89.69,RSD值为0.63%。优选出的藿乌粉提取工艺经验证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藿乌粉的制备。  相似文献   
92.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山东某水貂养殖场送检的5只具有典型出血性肺炎症状的病死水貂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情况分析,为临床用药和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通过细菌分离纯化、生化鉴定和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采用K-B药敏法检测分离菌株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并通过PCR方法检测分离菌株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经鉴定共分离得到5株绿脓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5株绿脓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第3代和第4代头孢类药物较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氯霉素、青霉素类、第1代和第2代头孢类药物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5株绿脓杆菌共检测出6种耐药基因aadA1、aac(3')-Ⅱcaac(6')-ⅠbtetAtetKcat2。且每株分离菌均检测出3种以上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分离的5株菌株均为绿脓杆菌,主要引起水貂出血性肺炎。分离菌株耐药性较严重,主要表现为多重耐药现象。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呈多样性,可引起菌株对相应药物产生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93.
为建立猪细胞因子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3种重要的猪细胞因子即猪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α-干扰素(interferon α,IFN-α)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扩增目的基因.将3种基因克隆至pMD18-T载体上,得到各自阳性克隆质粒,以3种阳性质粒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并进行熔解曲线分析以及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当标准品稀释度为1×101~1×106 拷贝/μL时,3种基因的Ct值与浓度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2.熔解曲线分析表明,产物为特异性单峰且重复性较好.应用建立的方法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TJM-F92株免疫的30日龄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IL-12、IFN-α和TNF-α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免疫了PRRSV TJM-F92株的猪PBMC细胞内3种细胞因子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 0.01).研究结果为IL-12、IFN-α和TNF-α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94.
为探讨养殖方式对红壳色不同家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群体养殖、室内单体养殖和室外稻田养殖3种方式,比较了红壳色(A)、红壳家系中正常壳色(B)、"光合1号"(C),以及拟建立的早熟(D)、近亲早熟(E)育种家系仔蟹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室内群体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35.8%,仅与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变异系数(CV)为27%,个体大小差异较小,与其余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仔蟹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为7.0%/d,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室内单体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86.7%,显著高于B、E组(P0.05);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CV为52%,个体大小差异较大,与C、D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仔蟹体质量SGR为5.7%/d,A组与B、C、E组仔蟹生长差异明显(P0.05)。室外稻田围隔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3.2%,极显著低于B、C、D组(P0.01);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CV为12%,极显著低于E、D组(P0.01);A组仔蟹体质量SGR最低,为8.1%/d,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室内单体养殖红壳色仔蟹能显著提高其成活率,有助于获得更多育种家系相关性状的信息。  相似文献   
95.
[目的]寻求适合伊犁地区甜菜适宜的肥料用量及比例。[方法]从伊犁地区甜菜肥料高效利用角度出发,设置了氮、磷、钾3因素4水平试验,根据获得的产量对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模拟,研究适宜的肥料用量及比例。[结果]甜菜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的三元二次效应方程为y=3 319.323 7+297.974 9N-8.429 7P-8.860 2K-6.940 5N_2-2.628 9P2-1.159 8K2-3.060 1NP-2.987 5NK+10.100 5PK。肥料实际用量为N 250.23 kg/hm~2,P_2O_5138.15 kg/hm2、K_2O 165.73 kg/hm2,3要素比例为1∶0.55∶0.66时,获得最佳产量87.38 t/hm2;氮肥肥料贡献率为35.65%,磷肥肥料贡献率为12.04%,钾肥肥料贡献率为10.50%,限制甜菜产量提高的养分限制因子从大到小依次为氮、磷、钾。[结论]伊犁地区甜菜生产中氮、磷、钾适宜的施用比例为1∶0.55∶0.66。  相似文献   
96.
核桃茎段组织培养无菌芽苗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良DKW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质量浓度的6-BA和IBA,对核桃进行茎段组织培养初代培养基筛选,同时进行继代培养,诱导无菌芽苗。结果表明:使用75%乙醇消毒60 s,再用0.1%氯化汞消毒8 min,可以达到最佳灭菌效果;最佳初代培养基为改良DKW培养基+蔗糖30 g/L+琼脂8 g/L+6-BA 1.0 mg/L+IBA 0.1 mg/L,继代培养芽苗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97.
该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食品营养与卫生》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教学经验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优化,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理论实践教学并重,培养出食品行业真正需求的一线操作人员。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清热化痰法治疗痰热上扰型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多导睡眠图的特点。方法 将144例痰热上扰型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72例。中药组服用黄连温胆汤,西药组服用佐匹克隆,采用《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中医证候评定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观察指标评定,并对因子进行分析,同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各进行1次测评。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指数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多导睡眠参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P<0.01),提示中药组治疗效果优于西药组。结论 黄连温胆汤可显著改善痰热内扰型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感染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外泌体miRNA在调节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以正常的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MoDC)来源外泌体(DEX)为空白对照组,病毒感染的MoDC来源外泌体(VDEX)为试验组,使用间接免疫荧光评估感染模型鉴定外泌体后,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者中的差异miRNA。[结果]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PCV2共孵育的MoDC中有特异性绿色荧光,表明PCV2感染MoDC模型建立成功。纳米颗粒追踪技术结果显示,超速离心法提取的外泌体直径分别为130 nm和120 nm。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两组外泌体均存在特异性标记蛋白CD63和TSG101。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与DEX组相比,VDEX组共504种miRNA发生显著变化(P<0.05),其中161种表达上调,343种表达下调。qPCR结果表明,与DEX相比,VDEX中ssc-miR-10b、ssc-miR-199a-3p-R-1、ssc-miR-532-5p、ssc-m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