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研究不同季节及厌氧处理对奶牛场污水主要污染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季节和厌氧处理均对奶牛场污水中主要污染素产生显著影响。原场污水中春、夏季各污染素含量高于秋、冬季,经厌氧处理后的污水中冬、春季主要污染指标含量高于夏、秋季。经厌氧处理后,污水中的CODcr,NH4+-N、氮尧锌等主要污染指标含量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2.
选取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天露山黑兔99只,称重后以原窝为基础随机分成A、B、C 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兔。其中A、B为实验组,C为对照组。A组添加利生素(添加量为100g/t全价饲料)、B组添加棕酶(添加量为300g/t全价饲料)。结果显示:在幼兔饲料中添加利生素和棕酶对提高其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试验旨在研究鸭β-防御素-2制剂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将试验雏鸭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50只鸭.A组为基础饲粮(不合任何抗生素);B组为基础饲粮+抗生素;C组为基础饲粮+重组鸭β-防御素-2制剂(300 g/t);D组为基础饲粮+重组鸭β-防御素-2制剂(450g/t);E组为基础饲粮+重组鸭β-防御素-2制剂(600g/t).结果表明:50日龄肉鸭末质量,C组比A和B组分别高4.09%和3.10%,均具有显著差异.日均增质量,C组比A和B组分别高4.17%和3.25%,差异均显著.日均采食量,E组比D组高6.49%,差异显著.料重比,C组比A、B和E组分别低3.05%、3.05%和5.71%,差异显著;D组比A、B和E组分别低3.91%、3.91%和6.54%,差异显著.结果表明:重组鸭β-防御素-2制剂对肉鸭生长性能均有正面效果,但添加不同剂量的效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中国南方地区的山羊养殖数量逐年增加,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华南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极易引起山羊的热应激反应,进而导致生产性能降低,阻碍了南方养羊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在热应激调控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多集中于缓解热应激营养型添加剂的研发,热应激对山羊瘤胃微生物影响及瘤胃结构破坏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未来有必要对衡量山羊是否处于热应激状态与热应激程度的评价指标进行系统研究,开展山羊热应激条件下分子应答机制、细胞因子和热应激蛋白(HSPs)的研究。作者重点从热应激对山羊行为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山羊热应激期的分子调控机制及热应激的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华南地区开展山羊的规模化养殖及进行夏季热应激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杜泊羊、澳洲白绵羊与湖羊杂交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湖羊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本试验在相同舍饲条件下,对杜泊羊、澳洲白绵羊分别与湖羊杂交利用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后裔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杜×湖和澳×湖杂交组合的羔羊成活率均比纯繁湖羊低,但杂交组合的产羔率较纯繁湖羊分别提高了13.97%和8.88%。杜×湖F1的2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初生至3月龄的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纯繁湖羊(P0.01),澳×湖F1和杜×湖F1的这3个指标均显著高于纯繁湖羊(P0.01)。4月龄时,杜×湖F1和澳×湖F1的体高、胸围、腹围和管围等体尺指标均高于纯繁湖羊,但差异不显著(P0.01)。另外,对杜×湖F1组、澳×湖F1组、纯繁湖羊组每组挑选4只进行屠宰试验,澳×湖F1的眼肌面积极显著大于纯繁湖羊(P0.01),屠宰率显著高于纯繁湖羊(P0.05)。两组杂交组合F1与纯繁湖羊的肉色和剪切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杂交组合F1的熟肉率在数值上有所提高。杜×湖F1和纯繁湖羊的失水率均极显著大于澳×湖F1(P0.01)。说明,杜泊羊和澳洲白绵羊两个肉用品种与湖羊的杂交后代都表现出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肉用体形特征明显、屠宰性能好、肉品质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6.
细胞永生化是一项运用多种手段人为地将不同类型的外源性永生化基因导入目的细胞,打破细胞的正常分裂周期并使其具备无限增殖能力的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动物原代细胞中。为了探究促使细胞永生化的几种常用方法如何介导细胞永生化,不同方法之间的相关因素有何关联和区别,以及这些方法如何应用到不同动物的细胞中,本文通过对几种促使细胞永生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及其在不同动物细胞(如猪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系、牛肠上皮细胞系、牦牛瘤胃上皮细胞系、鸡前脂肪细胞系、鸡胚胎成纤维细胞系、鸭肠上皮细胞系、兔黑色素细胞系和斑节虾淋巴细胞系等)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概述,发现细胞永生化主要涉及端粒与端粒酶激活、病毒基因[如人类疱疹病毒(EBV)、猴空泡病毒40(SV40)和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的转染整合,以及运用Cre-LoxP介导的重组系统对细胞进行可回复性永生化等多个方法,且其核心都是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调控。此外,不同动物细胞可通过上述多种方法实现永生,但是也有极少部分细胞受其自身性质的影响,只可选择某一特定方法。因此,对不同动物原代细胞永生化方法及其应用进行研究,不仅可为建立具备功能性的永生化细胞系提供理论依据,也...  相似文献   
37.
夏季热应激给奶牛的产奶性能、瘤胃健康、免疫机能和繁殖性能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危害着奶牛健康,成为制约我国奶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探讨了热应激发生的原因及对奶牛生产的负面影响,并从品种选育、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等方面总结了减缓热应激相关措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奶牛热应激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舞毒蛾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毒蛾是一种食性广谱的食叶害虫,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了舞毒蛾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人工采集、烟剂防治、灯光诱杀等内容。  相似文献   
3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乳酸菌对于构树枝叶青贮品质的影响。共5个处理组,对照组(LA0)不使用添加剂,试验组青贮料调制时分别添加乳酸菌1×105CFU/mL (LA5)、1×106CFU/mL (LA6)、1×107CFU/mL(LA7)以及1×106CFU/mL+2%糖蜜+4%纤维素酶(混合添加剂组),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构树枝叶青贮料发酵50 d后取样进行感官评定、营养物质测定以及发酵品质分析。结果显示,混合添加剂组为1级青贮饲料,其余处理组均为2级青贮饲料。试验组粗蛋白(CP)、粗灰分(ASH)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LA5组外,其余试验组pH值、氨态氮(NH3-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乳酸菌试验组中,随着乳酸菌浓度的升高,青贮料pH值、NH3-N、丙酸(PA)和丁酸(BA)含量逐渐下降,乳酸(LA)含量逐渐上升;混合添加剂组CP含量显著高于LA0、LA6和LA7组(P<0.05),pH值、NH3-N含量显著低于LA0、LA5和LA6组(P<0.05),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粗灰分和L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半纤维素(HC)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试验表明,用混合添加剂处理的构树枝叶青贮料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40.
为了探索初乳不同饲喂方式对荷斯坦母犊健康及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初乳饲喂方式,试验选择初生荷斯坦母犊30头,随机分为A、B、C 3组,A组在出生后0.5,6小时分别灌服4 L和2 L初乳;B组在出生后0.5,6小时均灌服3 L初乳;C组在出生后0.5,6,12小时均灌服2 L初乳。犊牛出生后第2天开始按照常规饲养方法饲养至30日龄。统计犊牛体温、呼吸频率、被动免疫、患病及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与A组比较,B组犊牛在第一次灌服初乳后0.5小时呼吸频率显著降低(P0.05),体温极显著升高(P0.01),第一次灌服初乳后6小时内站立次数极显著降低(P0.01),30日龄内患病率降低40%,且未出现个体死亡;与C组比较,B组犊牛的被动免疫质量显著升高(P0.05),30日龄内患病率降低30%,15日龄内体斜长增长量和30日龄内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升高(P0.05)。说明B组的初乳饲喂方式对机体应激小,舒适程度较高,犊牛的健康状况和生长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