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篇
  19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蚯蚓抗菌的免疫生态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蚯蚓具有独特的抗菌免疫防御体系,论文从蚯蚓的防御屏障、蚯蚓的细胞免疫和蚯蚓的体液免疫三个方面对蚯蚓的免疫防御体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感染剂量低,致病性强,临床上无特效治疗药物的新型肠道致病菌,在世界范围内多次爆发流行,已构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大肠杆菌O157:H7的基本生物学特征,从非生物因素(包括传染源、气候等因素)和生物因素两个方面综述了影响大肠杆菌O157:H7传播的环境因子,最后从病原菌的监测诊断技术、废弃物堆肥处理、加强食品以及饮水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控制大肠杆菌O157:H7的对策,最终为大肠杆菌O157:H7的疫病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磺胺二甲基嘧啶对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磺胺二甲基嘧啶对不同土壤中微生物呼吸活动和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测药物对不同土壤中微生物呼吸活动的影响有所差异。在污染的中后期,长春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磺胺二甲基嘧啶能刺激土壤的呼吸作用;而在成都土中,高浓度的药物对土壤的呼吸有抑制作用。磺胺二甲基嘧啶对土壤中的细菌的生长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长春土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为突出。不同土壤的抑制作用表现出时间差异,24h的抑制率高于48h。用药后48h,磺胺二甲基嘧啶对武汉土中真菌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药物浓度越低,抑制作用越强;药物对长春土中真菌的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另外2种土壤中,药物对真菌的生长没有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蚯蚓粪作为肉鸡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基础日粮中加入3%的蚯蚓粪产品饲喂AA肉仔鸡.对照AA肉仔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结束后统计饲料消耗量、死淘鸡数、腹泻发生情况,计算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用蚯蚓粪产品做肉鸡的饲料添加剂,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腹泻率下降74.2%,差异极显著(P<0.01);鸡舍中的氨气下降31.4%,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可以使鸡的体重提高103%,鸡粪含水量下降5.5%,使生产1 000 kg活鸡的成本降低289.4元,提高了肉鸡饲养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堆肥过程中添加无机成分制作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可行性,利用有效容积为100 L的堆肥反应器,以鸡粪为主要堆肥原料,研究了添加化肥(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对堆肥过程主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了无机成分的处理温度升高较快,高温期持续时间长,堆体温度下降较慢,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堆肥结束时的含氮量为17.21 g kg-1,比对照高出1.66 g kg-1;有效磷的含量随时间而增加,由0.48 g kg-1升高到2.19 g kg-1;总的活菌数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根据有机肥国家标准NY525-2002的规定以及堆肥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得出,化学肥料的添加不影响堆肥质量,并且能显著提高堆肥的总养分,但是对堆肥内源微生物活性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露地养殖法适于野外大面积养殖。利用动植物互相促进的共生原理,施行土地双层利用,既就近利用了果树盘和园林、作物的落叶、枯根、杂草、农家肥料等有机物,还可充分利用园林、大田作物适于蚯蚓栖息的有利条件。因有自然荫蔽的小气候条件,对蚯蚓繁殖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铜砷单一污染对蚯蚓体腔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蚯蚓是土壤污染的重要指示者.本实验的主要目标就是要研究重金属对蚯蚓以及参与防御反应的体腔细胞的影响.人工土壤用4个浓度的铜与砷染毒,然后把成熟的赤子爱胜蚓在其中分别放置2、7与14 d.结果表明,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与时间的增加,蚯蚓的生长率不断降低.中性红保持时间与重金属的剂量有一定的联系,浓度越高,中性红保持时间越短,随着时间的增加甚至会减少为0.黏附细胞吞噬活性与细胞吞饮作用也受到重金属的影响而减弱,这也说明重金属对蚯蚓中与免疫相关的体腔细胞影响较大.或许,免疫功能的破坏导致蚯蚓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存活力较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地修复土壤镉污染,解决植物修复的二次污染问题,本试验以北京西南郊衙门口污灌土(土壤全镉含量为3.45mg·kg-1)为供试土壤,采用蚯蚓-甜高粱复合系统对土壤镉污染的修复作用及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设置对照、种植甜高梁(每盆5株)、接种蚯蚓(每盆12条)和种植甜高粱并接种蚯蚓4个处理,研究了杜拉蚓对能源植物甜高粱在镉污染土壤修复中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杜拉蚓能显著增加甜高粱的生物量,45 d时添加蚯蚓较未加蚯蚓的处理,地上部与地下部干重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6.02%和31.52%;投加蚯蚓的处理提高了甜高粱对Cd的吸收量,45 d时添加蚯蚓较未加蚯蚓的处理,地上部与地下部总镉含量平均每盆分别提高了8.89和43.18×10-3 mg;蚯蚓处理提高了土壤中NH4Ac-Cd的含量,加蚯蚓较未加蚯蚓的处理45 d后使土壤有效镉提高了9.8%.此研究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历史上禽流感爆发的趋势,从根源上来分析该疫病爆发的原因,即从畜禽饲养密度、抗生素和兽药的使用以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等引起的畜禽环境污染上剖析禽流感爆发的原因,提出了健康养殖、健康管理等思想模式,以彻底消除禽流感及其他疫情的继续流行和蔓延.  相似文献   
20.
大肠杆菌O157:H7的疫病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感染剂量低,致病性强,临床上无特效治疗药物的新型肠道致病菌,在世界范围内多次爆发流行,已构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大肠杆菌O157:H7的基本生物学特征,从非生物因素(包括传染源、气候等因素)和生物因素两个方面综述了影响大肠杆菌O157:H7传播的环境因子,最后从病原菌的监测诊断技术、废弃物堆肥处理、加强食品以及饮水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控制大肠杆菌O157:H7的对策,最终为大肠杆菌O157:H7的疫病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