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目的】探讨磷肥施用深度对低温胁迫处理苜蓿根颈活力和糖类保护物质的影响,旨在为苜蓿抗寒高产栽培中磷肥的高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北极熊’紫花苜蓿作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磷肥(P2O5)施用量为225 kg/hm2,设置5个磷肥施用深度处理,分别为施于地表和距离地表7.5,15.0,22.5,30.0 cm,分别以S0、S1、S2、S3、S4表示,以不施用磷肥作为对照(CK),于封冻前期对以上5个处理苜蓿根颈进行4,-10,-20和-30 ℃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不同处理苜蓿的根颈活力和糖类物质(可溶性糖、果糖、蔗糖、淀粉)含量,分析不同低温胁迫处理下苜蓿根颈活力与糖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在同一磷肥施用深度处理下,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苜蓿根颈活力持续降低,可溶性糖、果糖、蔗糖含量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以-20 ℃下最高,淀粉含量则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且在-20 ℃下最低。在同一胁迫温度下,不同磷肥施用深度处理的苜蓿根颈活力以及可溶性糖、果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均明显高于CK,其中以S2处理的上述指标总体高于其他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不同低温胁迫处理下,苜蓿根颈活力与可溶性糖、果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均呈正相关。【结论】施用磷肥能提高低温胁迫苜蓿的根颈活力,其中磷肥施用深度为距离地表15.0 cm处理最有利于提高苜蓿糖类物质含量,增强苜蓿根颈活力,提高苜蓿抗寒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类和品种的抗寒性差异及其与根颈糖类物质含量的关系,本研究在越冬前期挖取科尔沁沙地种植的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和‘骑士T’、‘北极熊’、‘草原3号’、‘巨能3010’紫花苜蓿的越冬器官,在程序式低温处理箱进行模拟低温处理,检测苜蓿根颈相对电导率及糖类物质含量变化,利用相对电导率拟合Logistic方程,获得半致死温度(LT50),对LT50和糖类物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花苜蓿的抗寒性强于紫花苜蓿,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抗寒性为‘北极熊’ > ‘草原3号’ > ‘巨能3010’ > ‘骑士T’。相关分析表明,-20℃处理下苜蓿淀粉含量与苜蓿抗寒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20℃及以下温度处理下果糖和蔗糖含量与苜蓿抗寒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果糖和蔗糖是苜蓿越冬抗寒保护物质,-20℃处理苜蓿根颈中淀粉含量、-20℃及以下低温处理下果糖和蔗糖含量可以作为苜蓿衡量抗寒性强弱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磷肥施用下移深度对苜蓿越冬器官在低温胁迫下抗氧化生理特性的变化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以‘北极熊’紫花苜蓿品种为供试材料,将磷肥施于地表和距离地表7.5,15,22.5,30 cm,分别以S0、S1、S2、S3、S4表示,并以不施磷肥为对照(CK);于越冬期对苜蓿根颈模拟低温(4,-10,-20和-30 ℃)胁迫处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并分析MDA含量与抗氧化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在同一施磷深度下,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苜蓿根颈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以-10 ℃下最低;SOD、POD、CAT活性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10 ℃下最大;在同一低温胁迫处理下,不同施磷深度处理的MDA含量均明显低于CK,且在S2处理下MDA含量最低,较CK降低了48.61%~50.92%;不同施磷深度处理的SOD、POD、CAT活性均明显高于CK,且在S2处理下SOD、POD、CAT活性最强,分别较CK增长了26.42%~35.61%,53.37%~84.67%和24.94%~61.58%。相关性分析表明,在4,-10,-20和-30 ℃下,SOD、POD、CAT活性与MD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在距离土壤表面15 cm处施用磷肥最有利于提高苜蓿抗氧化酶活性,进而降低MDA含量,增强苜蓿抗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