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维生素在家禽抗热应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类为恒温动物,羽毛保温性能好,且无汗腺,对热的耐受性差。当环境温度超过32℃时,家禽就难以维持正常而产生相应的非特异性防御应答反应,即热应激反应。近年来,随着养禽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以及全球气温的普遍升高,热应激越来越严重,给养禽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研究表明,维生素可以减缓家禽的热应激。1热应激对家禽的危害1.1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热应激状态下,由于机体加强散热和抑制产热过程,使维持基础代谢的能量降低,采食量下降。Ardenson(1901)及Bhattacharya(1968)分别通过实验证明,升高下丘脑温度可…  相似文献   
72.
<正>近年来,随着封山禁牧和退耕还草政策的实施,农区舍饲和半舍饲成为养羊生产的主要模式,舍饲即圈养,羊每天活动在圈内,半舍饲是指白天放牧,夜晚在圈内,从规模上讲,半舍饲适合于小规模养殖,一般是几十只可繁母羊,养殖量在百余只。由于大规模养殖在放牧数量、载畜量等方面均受到水源、场地、草场等资源和条件的制约,因此只能舍饲,而半  相似文献   
73.
真核生物存在两个遗传系统,一个在细胞核内,一个在细胞质内,形成了细胞核和细胞质对性状遗传的相互作用。核外遗传也称细胞质遗传,是指细胞核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功能及遗传信息传递的体系。长期以来,畜禽经济性状主要集中在核基因变异及其遗传效应,很多与生长发育、繁殖、产奶、屠宰、肉质、产蛋、产毛、产绒等功能相关的候选基因被鉴定,而关于核外遗传效应的研究则较少。文章简要介绍了主要畜禽经济性状核外遗传效应,综述了奶牛、肉牛、羊、猪、鸡等动物线粒体基因多态性与重要经济性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动物核外遗传效应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4.
综述了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和河北农业大学自"十一五"承担有关肉羊项目以来,将多胎基因标记辅助选种、幼羔体外胚胎生产及胚胎移植技术(简称"JIVET"技术)、转基因育种等繁育新技术,与杂交育种、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等常规肉羊繁育技术进行集成,在肉羊新品种培育中的研究、应用及其推广效果。  相似文献   
75.
76.
77.
本试验旨在利用基因组扫描策略和DNA混池测序技术分析小尾寒羊线粒体基因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小尾寒羊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区共有95个变异位点,多肽编码区除ATPase8基因无突变外,其余12个多肽编码基因均有突变位点,变异位点总数为83个,错义突变为19个,分别为:T3544A、T4209C、C7501A、A8040G、G8265C、A9376G、C9975T、G10119A、G10938A、G11046A、G12571C、G13041A、C13576T、T13588C、C13777T、C13789T、T13837C、T13855C、A13876G.12S rRNA区域有3个变异位点,分别为:T281C、C291T、A538G;16S rRNA区域有5个变异位点,分别为:A1099T、T1112C、T2200C、C2444T、T2635C;tRNA区域有4个突变位点,分别为:tRNA-Tyr (G5295A)、tRNA-Lys (T7720G)、tRNA-His (C11607T)、tRNA-Ser (G11669A).由此可知,小尾寒羊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区多态性较丰富,该试验结果为核外遗传效应研究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导入德国肉用美利奴细毛羊(德美)血液与河北细毛羊进行杂交,探讨其对河北细毛羊生产性能和产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德血含量的杂交后代初生、断奶时体重均高于河北细毛羊,其中37.5%、50%、68.5%、75%德血含量组公羔初生重显著高于河北细毛羊组,18月龄时体重优势消失,其他体重变化不明显。毛品质方面,羊毛细度没有明显变化,净毛量显著提高(P<0.01)。同等育肥条件下,德美与河北细毛羊的杂交后代的日增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及净肉率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河北细毛羊(P<0.01)。  相似文献   
79.
不同绵羊品种BMPR-IB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测定了小尾寒羊和无角道赛特及其杂一代的基因型,并对该位点不同基因型与产羔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尾寒羊BB、B+、++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0.0%、66.0%、4.0%;无角道赛特只有++型为1.0;道寒F_1代没有BB型,B+和++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2.0%和28.0%.经x~2检验,小尾寒羊的基因型和产羔数的关系密切,样本在该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基因型++、B+、BB的品种平均窝产羔数分别为1.00±0.00、1.67±0.11、2.40±0.13,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0.
幼羔超早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羔超早期繁殖技术是集幼羔超排、活体采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为一体的胚胎生物技术体系。诱导羔羊卵泡发育技术(简称“幼羔超排”)是根据性成熟前幼龄母羔(1~2月龄)卵巢对生殖激素敏感,卵泡发育很少发生闭锁的特殊生理特点而发明的一项高效率生产羊卵母细胞的新技术。本文从幼羔超早期利用的意义,幼羔超排、幼羔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方面综述了目前幼羔超早期利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