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26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9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岩石边坡基质-植被系统的养分循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基质-植被系统是岩石边坡植被护坡工程的主要功能构件,其养分循环状况决定了系统的稳定发展.该文以狗芽根为建植植物,利用模拟边坡的观测试验,对岩石边坡基质 植被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基质中养分贮量平均占整个系统的98%以上,是系统营养元素的主要贮藏库,各种营养元素总贮量的顺序为KNPCaMg,生物亚系统营养元素总贮量的顺序为KNCaMgP;坡面植被建植2年左右,植被死体的生物量积累可达动态平衡,是系统养分循环得以实现的基础;系统养分元素的生物循环遵循KNCaMgP的顺序,坡面植被对基质养分的吸收以N、Ca、Mg的利用率较高,且各养分元素的年归还量均大于年存留量,坡面植被具有养分高速循环利用特征;由于基质良好的稳定特性及植被层的覆盖作用,系统的养分年输入量大于年输出量(径流输出),说明其处于良好的养分积累状态,基质(不包括枯落物及死根)的养分年输入量(K除外)也大于年输出量,K元素虽然处于亏损状态,但年亏损额不大,要维持坡面植被的稳定持续发展,不需要外源补给,表明经人工合理配置后,养分不是工程后期管理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62.
水分胁迫对黄荆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黄荆为试验材料,研究水分胁迫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初期叶片的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但随着土壤水分的不断降低,丙二醛(MDA)和脯氨酸明显下降,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干旱伤害,适应岩溶区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63.
探讨了云南白水台泉华台地植物多样性特征和5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灰背栎是群落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各样方的多样性指数和土壤理化性质均有明显差异:从以草本为主的裸露地到乔灌林,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水解氮等土壤养分指标总体上呈递增趋势,这表明植物多样性指数比较高的乔灌木林比其它植被类型能更好地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并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了不同样方中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大多数多样性指数均受特定土壤因子的影响,结果也显示土壤酸碱度、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全钙量和Ca/Mg,对白水台泉华台地群落多样性的维持和发育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城市公共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上海作为中国开放最久的大都市,其经济、文化更具开放性与包容性,城市景观的建设也更具时代性与代表性。本文以梦清园为例,从设计要素、功能形式、工程技术、风格展现等方面,探讨了上海城市公园绿地的设计风格与设计手法,从而探索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与建设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65.
从美学及园路的功能特征出发,对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美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建立了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美的结构要素评价体系,提出了园路形式美、功能美和意境美的具体影响指标,并运用系统工程学中的层次分析法,对各要素进行排序分析,对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美进行了初步定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66.
2021年保定市阜平县引进国峰2号、国峰7号、国峰17号、大红袍、吉胜、03297、红李王、龙园秋李、九三杏梅、红蜜、红运、晚黄、大玫瑰等13个李优新品种进行试栽,对13个李品种在阜平县的物候期、果实外观特性、果实品质和适应性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不同人群的感官评价、科学调查和市场调研,初步筛选出03297、吉胜、大红袍、国峰2号、国峰7号、国峰17号等6个不同熟期、不同类型、满足不同需求的李优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我国西南脆弱岩溶环境区在未受人类活动干扰时土壤元素流失情况,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8月5日至7日在广西弄拉岩溶动力系统观测站以表层岩溶泉为介质,通过利用U-20多离子参数仪和CDTP300雨量自动记录仪监测不同降雨强度下泉水中的钾、氮动态变化,来考察土壤钾、氮流失情况及其对泉水水化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雨过程中,泉水中的K 和NO-3含量均出现急剧升高的现象,并且泉水内的K 和NO-3含量与降雨强度密切相关。从而说明降雨是导致岩溶区土壤元素流失的主要原因。而泉水内NO3-含量呈现出持续升高的现象,可能是由于岩溶区土壤中氮主要以硝态氮(NO-3-N)形式存在,在降雨停止后的一段时间内仍能通过淋滤作用进入水体。  相似文献   
68.
人工土壤微量元素降雨侵蚀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试验手段,研究了降雨场次、坡度和初始养分含量对人工土壤中铁、锌、锰3种微量元素降雨侵蚀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锌、锰元素在径流中的浓度和侵蚀量与降雨场次呈负相关,用幂函数拟合,相关系数均达0.80以上;降雨径流量与坡度间呈线性负相关,铁、锰、锌流失量与坡度间也呈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90以上;铁、锰、锌侵蚀量与初始养分含量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0以上。  相似文献   
69.
氮磷钾在两种基质中的淋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法,通过模拟降雨,研究了由紫色泥土、草炭、保水剂、消毒剂、微生物肥、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等按不同比例配制的2种基质对N、P、K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所含养分在同一场次淋溶试验中,淋溶液中N、P、K元素的养分浓度均随降雨时长的增加呈幂函数降低;随着淋溶场次的增加,基质淋溶液中的养分浓度先升高至峰值后逐渐下降并在后期趋于稳定;淋溶液中N、P、K元素的养分损失量与降雨量的关系呈正相关。经综合分析,基质A能更好地保持水土及土壤养分,为人工土壤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正6月25日,"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法治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朝阳区鼓楼外歌华开元大酒店举行!会议由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法治研究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房仕龄主持。会议在雄伟庄严、激昂彭拜地《国歌》声中拉开序幕!会上,北京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苗林同志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法治研究会的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