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6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表明,适宜钻石玫瑰离体芽诱导分化的培养基为MS 6-BA0.50 mg/L NAA0.10~0.20 mg/L;适宜丛生芽继代增殖的培养基为MS 6-BA1.00 mg/L NAA0.10~0.20 mg/L;适宜试管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 NAA0.10 mg/L,其生根率达90%。  相似文献   
12.
综述国内外花色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从创造新花色、淡化原花色和加深原花色三方面分析总结其研究现状,提出花色基因工程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钻石玫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瑞芳 《园林科技》2007,(4):7-9,47
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适宜钻石玫瑰离体芽诱导分化的培养基为MS 6-BA0.50mg/L NAA0.10~0.20mg/L;适宜丛生芽继代增殖的培养基为MS 6-BA1.00mg/L NAA0.10-0.20mg/L;适宜试管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 NAA0.10mg/L,其生根率达90%。  相似文献   
14.
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属鳞翅目、灯蛾科,为世界性检疫害虫。该虫1979年首次传入我国辽宁省丹东市,以后相继在山东、陕西、河北、天津等地扩散蔓延。给当地的农林业生产及城区绿化带来了巨大威胁。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1981]11号文件,要求大力加强美国白蛾查防工作。1999年初,国家林业局又将该害虫纳入十大森林病虫害之一。多年来,各地一直采用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的防治措施。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造成了农药污染,杀害了大量的天敌。因此,研究和探讨美国白蛾无公害防治技术,是各疫区几年来一直努力的方…  相似文献   
15.
彰武县红小豆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扩大彰武县红小豆种植面积,对引进的冀红9218、辽引红小豆4号、辽红小豆2号3个品种及当地品种大红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辽红小豆2号单产2 315.0 kg/hm2,较当地品种大红袍增产15.32%,稳产、丰产性好,综合农艺性状较好,适宜在彰武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2015年,辽宁省彰武县花生产业体系项目建设地点落实在西六乡烧锅村,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于此,介绍其任务执行情况、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等,旨在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出适宜我县膜下滴管节水种植栽培技术,并通过新技术能更好的挖掘出我地区的玉米增产潜力,在全县选取3个玉米膜下滴灌项目区及非项目区进行了玉米膜下滴灌节水种植技术试验,通过试验得出:玉米亩增产249.3公斤,增产幅度为38.1%,亩增加费用200元,亩净增收250元。  相似文献   
18.
从选地、整地,插穗的选取,插床和插穗的处理,扦插方法以及后期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重庆地区观赏菊的大田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9.
菊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因其花朵优美多样、花色丰富、花期长、多造型而倍受人们的青睐。重庆地区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历年都要举行菊展。从2003至今我所陆续开展了“重庆地区秋菊提早开花技术措施”和“重庆地区菊花保种和种源收集”等项技术研究,积累了菊花栽培的一些经验,总结出相关的技术资料,可用于我市的菊花生产。现将我市菊花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作一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20.
孙瑞芳 《种子世界》2022,(5):0090-0092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利用生物之间资源互补的原理,采用稻渔共生、稻渔轮作的方式,充分发挥水稻和淡水生物的资源优势,为农作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达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目的,提高面积产量,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各地积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超过 3800 万亩,水产品超过 325 万吨。本文首先分析了唐山曹妃甸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现状,并根据现状,从完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基础设施,建立多元化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推广经费,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以及加强地方品牌建设,加快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链发展等方面探讨了稻渔综合种养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