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热解材料对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物质的热解材料会对其生物炭的物理化学性质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其田间应用效果。选取四种乔木(橡树、桑树、樟树和松树)、三种草本植物(芦苇、蒿和蕨类)和两种作物秸秆(玉米秆和油菜秆),在同等热解条件下(550 ℃)制备生物炭,对比其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显示,秸秆生物炭的可溶性Cl-和K+含量、EC和CEC均显著高于乔木和草本生物炭,有效磷也呈现类似规律,而可溶性Na+、Ca2+和Mg2+含量以及pH、SO42-、NH4+-N、NO3--N等指标在三类生物炭之间无显著差异。乔木生物炭和草本生物炭之间在各个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从营养元素、CEC和改良酸性土壤的角度来看,秸秆生物炭比乔木和草本生物炭更适合作为土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42.
62份陆地棉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及耐旱种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棉花品种(系)苗期对干旱引发渗透胁迫的适应性反应,通过多指标鉴定和综合评价苗期棉花供试品种(系)抗(耐)旱性,分析耐旱材料和干旱敏感材料苗期的植株和根系形态变化,为进一步提高棉花抗(耐)旱育种早代选择提供依据。采用15% PEG 6000营养钵砂培法对62份陆地棉种子进行苗期抗(耐)旱性鉴定筛选,分别测定在胁迫条件下以及对照条件下的棉花苗期植株形态、根部形态、以及生物量等18个抗(耐)旱相关指标,利用因子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苗期的18项相关指标进行抗(耐)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这18个指标在15% PEG 6000 (-0.4 MPa)胁迫条件下,除根冠比和根全长外其他指标均比对照显著降低,说明棉花苗期生长受PEG 6000的抑制,且根系受抑制程度低于地上部植株。通过对这18个指标的处理相对值进行因子分析,抗(耐)旱指标简化可得到6个主因子,包含根部投影面积、根像素面积、根表面积、根部体积等16个指标,其贡献率分别为35.01%、16.53%、12.46%、8.99%、6.60%、6.31%。利用这16个指标对62份陆地棉新材料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并以平均隶属函数值代表抗(耐)旱性强弱,平均隶属函数值越大,抗(耐)旱性越强,结合品种聚类分析结果选出相对抗旱品系7个、相对耐旱品系4个、敏感品系6个;45份材料介于耐旱与敏感之间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43.
为了研究‘金花葵3号’的染色体倍性,以‘金花葵3号’新生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金花葵3号’进行染色体倍性分析,显示金花葵为二倍体,共含有66条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2x=66。以‘金花葵3号’和含有52条染色体的异源四倍体陆地棉‘邯818’为父母本进行杂交,并进行反交,结果显示:以‘金花葵3号’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可以得到杂交种F1,以其gDNA为模板PCR扩增检测结果为含有双亲特异性条带的杂合条带,杂交种可正常发育,但是花粉败育,无法结实;以‘金花葵3号’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幼铃全部脱落,未得到杂交种。以杂交种F1新生根尖为材料,压片结果显示其含有59条染色体,进一步证实杂交种F1为双亲杂交所得。本研究首次揭示金花葵这一物种的染色体倍性及其属间杂交的遗传规律,为进一步研究金花葵的细胞遗传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高粱品种萌发期耐盐性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目的】根据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对盐胁迫的响应,筛选出适合在盐渍土壤上种植的高粱品种及为耐盐胁迫人工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气候箱内培养皿培养,用150 mmol•L-1NaCl对42个高粱品种进行胁迫处理,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每培养皿放30粒种子。人工气候箱内湿度60%,光照/黑暗时间为12h/12h,光照强度为134 μmol•m-2•s-1,昼/夜温度为28℃/25℃。培养第4天测定发芽势,第10天测定发芽率、根长、叶长、根重、叶重。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对各品种的表现综合评定,对高粱品种进行耐盐性强弱的分类。【结果】多项萌发和生长参数的相对值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根长、叶重和发芽率分别在根部、叶部和萌发因子中的负荷量最大,可作为萌发期高粱耐盐性筛选的主要鉴定指标。42个高粱品种的耐盐性存在很大差异,其中辽杂15等5个品种为高度耐盐品种,沈试104等14个品种为耐盐品种,敖杂1等12个品种为中等耐盐品种,铁杂17等8个品种为盐敏感品种,龙杂10等3个品种为高度盐敏感品种。【结论】150 mmol•L-1NaCl可作为高粱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盐浓度,根长、叶重和发芽率等指标可用于大批量高粱品种耐盐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45.
会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的发展历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会计又将面临怎样的发展?本文就会计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以及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氮酮和冰片作为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病理形态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只新西兰纯种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即正常组、模型组、无促透剂组、氮酮组和冰片组。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造模成功后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隔药饼灸干预,每日1次,连续4周。采用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含量;采用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结果 与正常组比,模型组IL-6水平显著升高、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无促透剂组、氮酮组及冰片组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0水平升高(P<0.05);与无促透剂比,氮酮组和冰片组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氮酮组比,冰片组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组织镜检结果示:正常组无异常;模型组可见组织整体凌乱,管腔壁可见明显增厚,内皮坏死,有明显的脂质斑块及泡沫细胞;无促透剂组有内膜增厚,可见少量泡沫细胞,细胞排列较模型组稍好,脂质沉积明显较模型组减少,斑块不明显;氮酮组和冰片组无显著异常。结论 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兔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在药饼中加入促透剂后施灸疗效更优,可能与药饼中药物透皮吸收增强有关,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7.
转基因早熟棉品种邯258是以早熟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结合辐射处理选育的优质、抗病、早熟棉HS572为母本,以转基因抗虫棉邯棉802为父本,采用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逆境胁迫、异地鉴定、定向选择培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早熟、优质、高产、抗病虫等优良性状,201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棉2015007号)和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棉2015009号),适宜在黄河流域晚春播或麦棉、菜棉两熟种植。  相似文献   
48.
通过介绍君子兰的繁殖方法、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为君子兰的盆栽管理提供技术借鉴,为君子兰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旅游生态经济是旅游经济系统与生态经济系统的有机统一,发展旅游产业必须运用旅游生态经济理论加以指导,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贵州紫云格凸河景区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但由于喀斯特地貌的特殊性,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对此,加强景区生态资源保护,大力发展旅游生态经济,有助于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也是贵州省发展"大旅游""大生态"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旅游生态经济发展理论,对紫云格凸河景区旅游资源现状进行概述,并对其旅游生态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优势条件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景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种新型的基于互联网络技术的教学模式MOOC应运而生,MOOC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国内各大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针对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研究较为欠缺。为了探究在这种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以云南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课堂观察法展开了慕课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相关数据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总结,发现慕课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目前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关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