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3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21篇
  9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用改良SDS法提取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叶片DNA为模板,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模板、引物、Tat/DNA聚合酶和dNTPs等4因素各7个水平对栝楼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各因子的浓度进行优化,首次建立了栝楼ISSR-PCR分析的最适反应体系:20μL的反应体系中,1×buffer,模板含量为50ng,引物的浓度为0.5μmol/L,TaqDNA聚合酶的用量为0.8U,dNTPs的浓度为200μmol/L。随机选取10条引物验证体系稳定性,并对190条ISSR引物初筛,得到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126条。经验证,本实验所建立的栝楼ISSR-PCR反应体系具有稳定可靠、可重复性好、多态性较强等特点,能够较好的应用于栝楼的ISSR分子生物学分析。  相似文献   
22.
给出了基于LS-SVM的教学质量评估模型,先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其影响因素作评价和预处理,然后构建LS-SVM模型,为了便于比较,同时利用单一的LS-SVM模型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模拟与预测,并在Matlab中实现。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与LS-SVM的教学质量评估模型较单一的LS-SVM模型具有更加理想的精度,得到了满意的评估结果,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3.
为解决现存分级过程中损伤种子问题,替代仅根据种子表面特征评价的粗筛查方法,本研究基于高光谱的图谱融合技术,提出了一种番茄种子图像采集并辨识种子特征进而将种子分级的算法。试验随机选取170粒番茄种子作为样品,校正集与验证集比例约为3∶1。通过标准发芽试验得到种子活力结果,基于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求得反映番茄种子活力的特征波长为:535、577、595、654、684、713、744、768、809、840 nm。对特征波长下的光谱图像进行解析,通过双边滤波法、大津法、形态学变换算法提取了种子边缘轮廓,计算求出每粒种子的面积、圆形度以及图像灰度平均值。基于统计学分析,利用校正集128粒种子的特征值及其标准发芽试验结果求出分级阈值,其中有活力为合格,无活力为不合格。然后,利用验证集42粒种子的特征值对阈值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713 nm波长下的图像特征对活力结果判断分级的正确率最高,校正集和验证集的正确率分别为93.75%和90.48%。  相似文献   
24.
基于电子鼻传感器阵列优化的甜玉米种子活力检测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针对甜玉米种子活力传统检测方法操作繁琐、重复性差等不足,该研究利用电子鼻技术建立甜玉米种子活力快速检测方法。利用电子鼻获取不同活力甜玉米种子的气味信息,再结合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线性判别分析(LDA,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载荷分析(loadings)和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对气味信息进行提取分析,建立甜玉米种子活力的定性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显示:PCA和LDA分析均无法区分不同活力的甜玉米种子,而SVM的鉴别效果较好。全传感器阵列数据集SVM分类判别模型训练集和预测集正确率分别为97.10%和96.67%,建模时间为30.75 s,回归预测模型训练集和预测集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3和0.913,均方差误差分别为2.23%和8.50%。经Loadings分析将10个传感器阵列优化为6个。优化后传感器阵列数据集SVM分类判别模型训练集和预测集正确率分别为98.55%和96.67%,建模时间为21.81 s,回归预测模型训练集和预测集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2和0.984,均方差误差分别为3.80%和3.01%。结果表明:基于SVM的电子鼻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活力甜玉米种子的高效判别和预测,将传感器阵列优化为6个,判别和预测效果均有所提升。该研究为电子鼻技术应用于甜玉米种子活力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栝楼雌雄株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栝楼雌雄株花器形态特征的观察,发现雌花子房在雌花分化初始即开始膨大,明显区别于雄花;18%的雌花中具有花药,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雌花花药中并不含有花粉,排除了其自花授粉的可能。花期雌雄株叶片在水溶性酚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种子大小与性别的关系研究,发现同一批种子中,长成雄株的种子比例远高于长成雌株的种子比例,且种子重量与栝楼性别分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对于筛选栝楼早期性别鉴定指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
摘要:为探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鉴定种子硬实特性上的普遍性,该文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大豆、苦豆子和决明子单粒种子硬实特性的定性分析模型,每种种子均选择120粒种子进行近红外定性分析,种子分为建模集、检验集2组,建模集80粒,检验集40粒,各组中硬实与非硬实种子的比例为1:1,比较了光谱重复次数、光谱范围以及不同建模样品的建模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二次平均光谱所建模型的鉴别率优于单次光谱;大豆采用4 000~5 000 cm-1光谱范围,矢量校正预处理,主成分为8时,建模集与检验集鉴别率均在85%以上;决明子采用4 000~8 000 cm-1光谱范围,一阶导数预处理,主成分为4时,模型建模集与检验集鉴别率均在90%左右;苦豆子采用4 000~8 000 cm-1光谱范围,二阶导数预处理,主成分为8时,模型的建模集与检验集鉴别率均在95%以上。以上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单粒种子硬实特性的判断,有助于硬实机理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7.
甘草是中国最大宗的药材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生态及工业价值。利用ISSR技术对甘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深入研究,对甘草物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影响甘草ISSR-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用于甘草ISSR PCR分析的反应条件为:20μl反应体系中,1×TaqDNA聚合酶配套缓冲液(10mmol/LTris-HCL,pH9.0,50mmol/LKCL,0.1%TritonX_100,2.0mmol/LMg2 ),0.8UnitTaqDNA聚合酶,0.4μmol/L引物,200μmol/LdNTP,10ng模板DNA。  相似文献   
28.
基于Seed Identification软件的棉籽机器视觉快速精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Seed Identification软件在棉花种子加工工艺和精选参数选择上应用的可行性,以鲁棉28酸脱绒棉籽为材料,通过扫描仪获取400粒棉籽的PNG图像,利用Seed Identification软件快速提取图像中棉籽的RGB、Lab、HSB、灰度、长度、宽度和投影面积等物理指标,通过卷纸发芽获得每颗幼苗鲜质量作为种子的活力指标,种子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幼苗鲜质量与R、S、B(HSB)、b、宽度、长度、投影面积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05显著水平。按R<90、S≤18、B(HSB)≤36、b≤4、宽度>4 mm、长度>7.2 mm、投影面积≥25 mm2对种子进行精选,发芽率可由原来的89%分别提高到96.1%、95.1%、95.1%、95.3%、93.1%、93.5%、94.4%,获选率分别为96.6%、99.2%、98.9%、97.8%、98.6%、97%、94.7%。验证试验将种子按以上指标精选后,发芽率分别为95.1%、95.1%、94.8%、94.8%、94.4%、94.4%、94.8%。该研究为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对脱绒棉种实施快速、有效精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气温对杂交水稻Ⅱ优718结实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5个品种,6个播期的裂区试验设计,研究在自然高温和低温胁迫下Ⅱ优718的结实率表现。结果表明:①结实率的大小依次是:辐恢838>Ⅱ优838>辐恢718>Ⅱ优718>Ⅱ-32B;②结实率与产量的回归系数大小依次是:Ⅱ优718>辐恢838>Ⅱ优838>辐恢718>Ⅱ-32B;③抽穗前15 d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对结实率的影响较小,而抽穗后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对结实率的影响较大;④Ⅱ优718、Ⅱ优838在抽穗后都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且Ⅱ优718、Ⅱ优838的耐高温性主要来自于其父本;⑤辐恢718的耐高温性能比辐恢838好,Ⅱ优718、Ⅱ优838比3个亲本的耐高温性能都好;⑥各品种的耐低温性依次是:Ⅱ优838>辐恢838>Ⅱ优718>辐恢718>Ⅱ32B,且Ⅱ优718与Ⅱ优838两个品种的耐低温能力在同一水平上;⑦Ⅱ优718与Ⅱ优838的结实率受父本的影响均大于母本。  相似文献   
30.
建立甘草的离体根尖培养体系有助于研究甘草的根系营养、形态建成以及某些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代谢等。为建立乌拉尔甘草的离体根尖培养体系,对影响乌拉尔甘草离体根尖生长的培养基、激素以及维生素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中的药用有效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附加0.10mg/L的IBA,可诱导乌拉尔甘草离体根尖伸长并产生较多的侧根;B,大量元素+B5微量元素和1/3MS大量元素+1/3MS微量元素适宜乌拉尔甘草离体根系的生长。表现为主根和侧根发达而均匀,具有较强的生长活力;培养基中附加0.50mg/L的VB1可显著促进乌拉尔甘草离体根系鲜重的增加;液体悬浮培养适于乌拉尔甘草离体根尖的培养。在悬浮培养条件下甘草离体根中甘草总黄酮物质的含量为0.75%,但没有检测到甘草酸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