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1.
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早已应用于农业中,对农业的贡献率也比较高。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较落后,导致科学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也起步较晚,但今年来也取得了不少成效。本文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科学技术给农业种植带来的正面影响以及负面影响,最后,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种植应用中趋利避害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沙流河镇杨家屯村。一提起徐福前,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他可是我们这儿的大能人,上网卖猪赚了大钱啦!”  相似文献   
13.
根据GeneBank中提供的牛乳铁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重组LfcinB/LfampinB基因,并通过PGEM-Teasy载体扩增。酶切回收的LfcinB/LfampinB片段与中间载体pP6连接。pP6上的启动子、信号肽和调控序列与LfcinB/LfampinB共同切下,获得具有上游调控元件的PLfc/Lfa基因片段。将PLfc/Lfa与pME290表达载体连接,并转化绿脓杆菌。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构建了重组pPLfc/Lfa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前,蔬菜根结线虫在全国许多蔬菜产区普遍发生且成蔓延趋势,特别是随着连作栽培时间的延长,产量损失—般达30—50%,严重的达50%以上。由于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又发生在土壤表层5—30cm内,给防治带来极大的困难。过去防治根结线虫大多使用高毒杀线剂处理土壤,但目前生产无公害蔬菜不提倡使用。现将近年来笔者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推广总结的几种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小麦大蒜玉米芸豆一年四种回收复合种植模式效益分析,可以看出,采用复合群体种植后,由于多种作物对物质和能量进行了多级多层次合理利用,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与投入产出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使用ProtParam、PROSITE、Jpred、Modeller 9.12和ABCpred等生物信息学工具来预测、比较分析尘螨变应原Der f6、Derp6和Blot6的理化性质、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抗原表位。Der f6、Der p6和Blo t 6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78.35%,都含有3个胰蛋白酶活性位点氨基酸及2个功能结构区特异性序列;二级和三级结构中都由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卷曲组成;活性位点氨基酸在三级结构中完全重合,并相互靠近构成蛋白酶的活性中心;主要潜在抗原表位区域为4~5个,并在第37~38 aa和第175~179 aa区域出现了重合,但表位重合区的氨基酸种类不完全相同。本研究应用生物信息方法预测和比较了Der f6、Der p 6和Blot6结构与抗原方面的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变应原功能、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山药是一种有药用价值的藤本植物,它既可当粮食也可作蔬菜食用。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山药的市场也日渐看好。为了提高山药的种植效益,本期系统介绍山药栽培中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供山药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小麦、西瓜的高效栽培模式有多种,笔者研究发现,小麦、西瓜的品种选择、田间管理、施肥方式等影响着小麦、西瓜的产量,其与玉米等作物的间套种植模式也能够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本文深入介绍小麦、西瓜的高效种植模式,分析与玉米的间套种植模式,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草莓是世界各国普遍栽培的一种浆果植物。它营养丰富、果实多汁、甜酸可口,它繁殖容易、受益快,采取一定措施,当年栽植当年即可结果。不同成熟期的草莓品种,合理搭配种植可使草莓果  相似文献   
20.
夏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特点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粗缩病是危害玉米生产的主要病毒病害之一,也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就兖州市来讲,由于夏玉米实行间作套种,播期提前,造成玉米粗缩病大发生,大面积减产。特别是2007年,一般田间病株率达到40%~50%,平均减产10%-30%。如何控制夏玉米病毒病,特别是玉米粗缩病的危害,已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