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23篇
  8篇
综合类   15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伊犁马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肉质性状的影响,为专门化肉用马选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41匹成年伊犁马为研究对象,采集颈静脉血液样本及其三角肌、背阔肌、臂三头肌、腹外斜肌和臀中肌5个部位肌肉样本,提取伊犁马DNA样本并测定肉质性状,利用PCR测序法筛选LPL基因突变位点并进行多态性分析,结合伊犁马肉质性状数据与LPL基因多态性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所选马匹中共检测出2个突变位点(g.715T>C和g.12074C>A),均为内含子突变,2个位点均只检测出2种基因型,为低度多态位点。g.715T>C位点TT基因型马匹背阔肌和臀中肌失水率显著高于TC基因型马匹(P<0.05),背阔肌剪切力极显著大于TC基因型马匹(P<0.01),腹外斜肌剪切力极显著小于TC基因型马匹(P<0.05),三角肌和臀中肌剪切力显著大于TC基因型马匹(P<0.05);g.12074C>A突变位点CC基因型马匹臂三头肌和臀中肌失水率极显著低于CA基因型马匹(P<0.01),背阔肌和腹外斜肌失水率显著低于CA基因型马匹(P<0.05),臂三头肌熟肉率极显著高于CA基因型马匹(P<0.01),三角肌和腹外斜肌熟肉率与CA基因型马匹呈显著差异(P<0.05),臂三头肌和腹外斜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CA基因型马匹(P<0.01)。【结论】LPL基因g.715T>C和g.12074C>A位点是影响伊犁马肉质性状的潜在位点。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补喂不同水平竹叶提取物对泌乳期伊犁马产奶量、乳成分、乳中矿物质及激素的影响,为竹叶提取物在泌乳期伊犁马饲粮中的科学添加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马场同一草场放牧条件下体况相近的24匹母马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6匹马,对照组不添加竹叶提取物,试验Ⅰ、Ⅱ、Ⅲ 组分别添加10、20、30 g/d,饲喂周期为56 d。试验期间每14 d测定泌乳期伊犁马8 h的产奶量、乳成分、乳中矿物质及激素。【结果】试验Ⅰ组、Ⅱ组、Ⅲ组产奶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Ⅲ组(P<0.01);试验Ⅰ组和Ⅱ组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Ⅲ组(P<0.05);试验Ⅱ组和Ⅲ组乳脂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组乳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乳脂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Ⅲ组乳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Ⅱ组(P<0.01),试验Ⅰ组和Ⅱ组乳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灰分极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1),试验Ⅰ组和Ⅱ组灰分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Ⅱ组和Ⅲ组干物质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干物质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Ⅲ组干物质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马乳中C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Ⅲ组(P<0.05);试验Ⅲ组马乳中的雌二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1),试验Ⅱ组马乳中的雌二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马乳中的孕酮(P)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结论】补喂竹叶提取物可提高泌乳期伊犁马产奶量,改善乳品质,提升乳中钙含量和雌二醇、孕酮含量。  相似文献   
93.
【目的】测定PFKM基因在伊犁马不同组织部位中的差异表达,为该基因在伊犁马的糖酵解过程中功能提供一定基础。【方法】以伊犁马为试验动物,分别提取心脏、肝脏、夹肌、斜方肌、背阔肌、臀中肌、半腱肌以及腹外斜肌8种组织的总RNA,以伊犁马不同组织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cDNA,GAPDH为内参基因,运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PFKM基因mRNA在伊犁马不同组织间的相对表达量。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伊犁马不同组织中糖酵解相关酶的含量。【结果】伊犁马PFKM基因在以上8种组织部位中都有表达,在心脏中相对表达量最高,肝脏中相对表达量最低,心脏中PFKM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马匹其他部位(P<0.01)。马匹心脏组织中6-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结论】在糖酵解途径中,PFKM基因6-磷酸果糖激酶对心脏组织的糖酵解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生物炭对大白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个大白菜品种为试材,在常规育苗基质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花生壳生物炭或玉米秸秆生物炭,研究生物炭对大白菜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炭添加有助于提升基质的通气性,与常规育苗基质相比增幅为 2.1%~42.1%,显着提升了C/N和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23.9%~131.2%和48.8%~297.2%,同时,生物炭添加降低了基质碱解氮与有效磷含量,降幅分别为10.4%~44.8%和7.1%~20.8%,基质毛管孔隙度降幅为14.0%~19.6%.在花生壳生物炭与常规育苗基质等体积比混合处理中,大白菜幼苗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植株鲜干重及壮苗指数等最高,长势最佳,但出苗率最低。  相似文献   
95.
试验为探究同一营养水平下伊犁马不同性别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差异。试验选用30匹2岁伊犁马,在2.5 MHz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在马匹右侧胸骨旁第3到第5肋骨之间的二维(2D)和M型成像,采集心脏结构指标19个,心脏功能指标13个。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间伊犁马的体重、体尺与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无线性关系。公马的舒张末期右心室内径(RVDd)和左室左右径(LV minor)均大于母马(P<0.05);母马的二尖瓣内径(MVD)大于公马(P<0.05),收缩末期肺动脉内径(PAd)高于公马(P<0.01)。公马的每搏量(SV)高于母马(P<0.05),每搏量指数(SI)高于母马(P<0.01);母马的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ET)和左心房内径/主动脉根部内径(LAD/AOD)高于公马(P<0.01)。研究表明,伊犁马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存在性别差异,试验初步得出2岁伊犁马心脏功能及参数的参考范围,可为伊犁马心脏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目的]从新疆伊犁牧民自制酸马奶中筛选出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并对该菌产胞外多糖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从而得到更多的胞外多糖,为乳酸菌产胞外多糖的培养条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苯酚硫酸法筛选出产胞外多糖量高的乳酸菌,通过生理生化和糖发酵实验对产糖量高的乳酸菌进行鉴定;在培养条件的优化试验中,采用单次单因子法,探索初始pH值、培养时间、碳源及氮源等对乳酸菌产胞外多糖量的影响.[结论]鉴定出产胞外多糖量高的乳酸菌为干酪乳杆菌,并且确定干酪乳杆菌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合成条件为葡萄糖2;,蛋白胨1.5;,发酵时间28 h,初始pH值6.5,此条件下所合成胞外多糖量为121.6 mg/L.  相似文献   
97.
[目的]从新疆传统酸马奶以及市售酸奶中分离鉴定出嗜酸乳杆菌,从中筛选出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菌株进行发酵特性研究,寻找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嗜酸乳杆菌菌株.[方法]利用MRS培养基活化嗜酸乳杆菌,并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发酵乳中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同时利用pH计和NaOH标准溶液滴定酸度以测定发酵乳在发酵过程以及冷藏期间的酸度变化.[结果]发酵24h,嗜酸乳杆菌G14、S22和G13先后到达发酵终点的顺序依次为G14> S22> G13,其中嗜酸乳杆菌G14的产酸能力最强,发酵乳的滴定酸度为94.83°T,pH值为4.30.4℃冷藏期间,嗜酸乳杆菌G14和S22发酵乳的后酸化程度较菌株G13低.冷藏16d时,各菌株仍具有较高的对数存活率,且菌株G13、S22和G14的对数存活率分别为79.18;、80.12;和85.57;,存活能力的顺序依次为G14> S22> G13.[结论]嗜酸乳杆菌G14产酸能力最强,最先到达发酵终点.冷藏过程中,嗜酸乳杆菌G14和S22的发酵乳后酸化程度较低,且嗜酸乳杆菌G14的对数存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98.
试验旨在探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5,IGFBP-5)基因在哈萨克马和焉耆马不同组织部位中的mRNA表达规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在哈萨克马和焉耆马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小肠、大肠、盲肠、肋间肌、背最长肌、臂肌和臀肌等不同组织中IGFBP-5基因mRNA表达量,同时比较该基因在哈萨克马和焉耆马相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哈萨克马和焉耆马表达量最高的均为背最长肌,其次是臂肌,并显著高于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小肠、大肠、盲肠等内脏组织表达量(P<0.05),大肠中的表达量最低;焉耆马的肾脏、小肠、大肠、盲肠、背最长肌和臂肌中表达量高于哈萨克马相同部位的表达量,其中焉耆马背最长肌和大肠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哈萨克马的相同部位(P<0.01),小肠和盲肠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哈萨克马的相同部位(P<0.05)。本试验为深入研究IGFBP-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对中国马生产性能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心率阈训练法对青年伊犁马日常速步训练效果,为科学指导伊犁马速步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匹伊犁马经8周个体心率阈法训练前后,测定马匹个体心率阈、心率阈走速、最大心率,1000m测试赛各阶段血液生化指标,并对上述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经过8周心率阈训练法训练后1000m成绩显著提高(P<0.05).训练前血浆LAC、ALT、LDH浓度测试赛各阶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8周心率阈训练法训练后赛后即刻LAC浓度相比赛前极显著升高(JP<0.01),AST、LDH浓度显著升高(P<0.05);训练前后测试赛各阶段血浆AST、CK、Ca2+与CREA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ALT浓度赛后即刻极显著高于训练前(P<0.01),AST浓度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CK赛前浓度水平训练后显著低于训练前(P<0.05);LDH浓度赛后15 min、30 min显著高于训练前.[结论]心率阈训练法可用于指导伊犁马速步训练;生化指标LAC、ALP、AST、CK与LDH可作为马匹性能提高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0.
青年伊犁马体尺综合评判模型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青年伊犁马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对1 200 m竞赛速度的影响,拟合青年伊犁马体尺综合评判模型。【方法】测定30匹2岁伊犁马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四项基本体尺及其1 200 m速度赛成绩。探究马匹体尺与速度的相关性,采用K-means聚类法将试验马匹分类,并拟合马匹体尺综合评判模型。【结果】在1 200 m速度赛中,马匹体高与马匹速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长与速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胸围与速度没有相关性(P0.05),管围与速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试验马匹上、中、下三个类别的得分分别为2.34、2.20、1.26。利用判别分析得到马匹体尺综合评判模型。【结论】拟合青年伊犁马体尺综合评判模型能较好的判定其运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