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9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黄瓜新鲜雄花和花蕾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5~25℃范围内,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黄瓜花粉寿命延长,5、10、15℃分别较常温(25℃)的花粉寿命长60、44、34h;低温贮藏花蕾能有效地延长花粉寿命,以在傍晚(约18:00)采摘第2天将开放的大花蕾为贮藏材料较好;5℃低温下花粉活力持续时间最长,但因低温不利于雄花开放和散粉,所以在授粉前将5℃低温贮藏的花蕾放在常温(25℃)下1~2h以加速雄花的开放和散粉。  相似文献   
102.
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作物种间不同的根部隔离处理对线辣椒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有效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栽培的线辣椒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均高于单作栽培。与膜隔处理相比,网隔与无隔处理的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均有提高,其中以网隔处理最高。各处理根际土壤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均低于非根际土壤,但碱解氮含量表现为根际土壤高于非根际土壤。网隔处理中尼龙网减缓了玉米根系对线辣椒根系营养的直接竞争,同时玉米根系根际效应使其根际、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数量是影响土壤酶活性主要因子,与土壤酶活性显著相关。有机质、碱解氮含量与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呈极显著相关,有效磷含量与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呈正相关。土壤真菌数量、脲酶活性与有效钾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3.
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作物种间不同的根部隔离处理对线辣椒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有效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栽培的线辣椒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均高于单作栽培.与膜隔处理相比,网隔与无隔处理的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均有提高,其中以网隔处理最高.各处理根际土壤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均低于非根际土壤,但碱解氮含量表现为根际土壤高于非根际土壤.网隔处理中尼龙网减缓了玉米根系对线辣椒根系营养的直接竞争,同时玉米根系根际效应使其根际、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数量是影响土壤酶活性主要因子,与土壤酶活性显著相关.有机质、碱解氮含量与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呈极显著相关,有效磷含量与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呈正相关.土壤真菌数量、脲酶活性与有效钾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4.
目前,蔬菜生产地域多处于城市(工矿)郊区,有的菜区虽然远离城市(工矿),但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生产作业中不适当地使用农药、化肥也加剧了蔬菜产品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生产无公害蔬菜,维护人类健康,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05.
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适用于有机产品生产的农业、物理和生物措施为第一道防线,以适用于绿色产品生产的植物和生物源药剂控制措施为第二道防线,以适用于无公害产品生产的化学措施为第三道防线。通过设置三道防线控制线辣椒病虫害。在有机蔬菜基地,采用有机方式栽培,如果  相似文献   
106.
不同微生物菌剂及牛粪对麦糠发酵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园艺植物有机栽培基质麦糠的生产选择适宜的发酵剂,在麦糠中添加不同微生物菌剂及牛粪进行发酵试验,测定发酵过程中温度、pH值、C/N比、全P、全K含量。结果表明,在麦糠中添加了金宝贝牌菌剂(菌剂1)的处理1和处理2,在发酵过程中最高温度都稍高于50℃,而添加了有机物料腐熟剂(菌剂2)的处理3和处理4略低于50℃,未添加微生物菌剂的CK1 和CK2则接近46℃;各处理的pH值一直保持在 7.0~7. 9,均在适宜微生物生长的范围内;添加了牛粪的处理2、处理4和CK2的C/N比一直明显低于未添加牛粪的处理1、处理3和CK1;处理1和处理2的C/N比下降趋势明显大于处理3和处理4,处理2的C/N比下降速度最快,且最终C/N比值最低;各处理的全磷、全钾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加过发酵剂的处理明显比对照的含量高。总体来看,菌剂1的发酵效果较好,处理2是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07.
黄瓜幼苗对热胁迫的生理反应及耐热鉴定指标筛选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47  
研究了3个不同耐热性黄瓜品种在芽期和4叶期对热胁迫的生理反应,同时进行了耐热性鉴定指标的筛选。结果表明;黄瓜胚根伸长和侧根发生在38℃条件下最快,42℃受抑制,45℃完全抑制;38℃下胁迫60-72h的胚根长可作为黄瓜耐热性鉴定指标之一。4叶期幼苗经42℃胁迫36h,电导百分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能反映出品种间耐热性差异;38℃胁迫36h后的SOD单位酶活力和比活力也与品种耐热性一致,可作为黄瓜耐热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08.
非洲菊不同生育期配方栽培基质中微生物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塑料大棚条件下, 以腐熟的稻壳、玉米秸秆、玉米芯、泥炭、珍珠岩为材料, 组成6种栽培基质, 研究了非洲菊不同生育期不同配方基质中微生物种类及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配方基质中,非洲菊不同生育期微生物数量都以细菌最多, 其次是放线菌, 真菌最少。处理T1 (基质质量比, 稻壳∶泥炭∶粗砂= 3∶1∶1) 、T2 (稻壳∶玉米秸秆∶泥炭∶粗砂= 3∶2∶1∶1) 和CK1 (泥炭∶珍珠岩= 2∶1) 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叶生长盛期达到峰值, 以后下降, 开花期有所回升, 谢花期急剧下降。在叶生长盛期, T2、T1和CK1的细菌与放线菌数量分别为每g干样10.6 ×106和87.2 ×105个、9.53 ×106和35.4 ×105个、2.87 ×106和2.52 ×105个。T3 (稻壳∶玉米芯∶泥炭∶粗砂= 3∶2∶1∶1) 、T4 (稻壳∶玉米秸秆∶玉米芯∶泥炭∶粗砂=2∶1∶1∶1∶1) 和CK2 (土壤) 的细菌和放线菌在叶生长盛期和现蕾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开花期达到峰值, 谢花期迅速下降。在开花期, T4、T3和CK2细菌和放线菌分别为每g干样12.31 ×106和48.69 ×105个、10.74 ×106和38.64 ×105个、2.91 ×106和7.75 ×105个。叶生长盛期各配方的真菌数量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以后下降, 开花期回升, 谢花期达到峰值。峰值时各处理的真菌数量以T2最多, 每g干样为4.16 ×104个;其次是T3 , 为2.92 ×104个; CK2最少, 仅为0.15 ×104个。基质配方中, 稻壳比例相对大的, 细菌数量一般较少; 基质种类较多, 稻壳比例较小的, 细菌则较多; 玉米秸秆比例大的, 放线菌数量较多; 玉米秸秆或玉米芯比例大的, 真菌数量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09.
番茄种质资源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莴苣为受体材料,研究了番茄不同品种间化感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番茄不同品种间化感作用的差异较为明显,并通过综合隶属函数值评价了品种间的化感作用大小,得出00-10-1B品种的化感作用最大,98-3C-32品种的化感作用最小,最后对不同番茄品种进行Q型聚类分析,其分析的结果与综合隶属函数值得出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0.
以课题组筛选的有机基质配方(稻壳、玉米芯、菇渣体积比为5∶2∶3)栽培番茄,分析番茄整个生育期基质养分释放动态、番茄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变化及番茄植株对养分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基质中碱解氮、速效磷的释放规律基本一致,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波动不大;钾元素含量急剧下降,坐果期下降最为明显.基质养分释放氮最大,为819.3 mg/kg;磷最低,为364.5mg/kg.番茄吸收钾最多,为7.54g/株;吸收磷最少,仅1.25 g/株.最适宜番茄生长的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24∶1.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