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选择替代寄主是大规模繁殖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价以黄粉甲(Tenebrio molitor L.)作为替代寄主的价值。[方法]观察和测定了黄粉甲蛹体质量及管氏肿腿蜂在其上的落卵量,并分析了这2个因子与管氏肿腿蜂子代蜂发育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育至老熟幼虫的子代蜂数量不受寄主体质量的影响,而与落卵量存在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随落卵量增大,老熟幼虫数量先线性增大,然后略有下降。羽化出蜂数量不受寄主体质量的影响,但随落卵量增多而增大,落卵量在20粒以内,羽化出蜂数随落卵量增多而缓慢增大;大于20粒后,出蜂数大幅增多。子代出蜂的性比(雄性占比)不受寄主体质量和落卵量的影响。[结论]管氏肿腿蜂在黄粉甲蛹上的发育受落卵量的影响较大,而受寄主体质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2.
刘敬  吴珊珊  孟玲  李保平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1):4471-4477
【目的】明确CO2浓度升高是否影响褐飞虱的取食行为以及抗药褐飞虱品系的刺吸行为是否与敏感品系存在差异,从而为预测CO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抗药性褐飞虱对水稻的致害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刺吸电位技术(EPG)观察褐飞虱抗、感噻嗪酮品系(抗性水平相差约480倍)对当前(390 μL•L-1)和升高CO2浓度(780 μL•L-1)下生长水稻的口针刺吸行为,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CO2浓度和抗药性2因素对口针刺吸显示的6种波形持续时间和频次的差异。【结果】CO2浓度加倍倾向于缩短感噻嗪酮褐飞虱在韧皮部摄取汁液的总时间,与抗药性互作显著影响开始刺探行为的频次:CO2浓度加倍条件下(780 μL•L-1)抗性褐飞虱开始刺探的频次低于当前CO2浓度下(390 μL•L-1)。抗噻嗪酮褐飞虱口针朝维管束移动和在木质部摄取汁液的时间延长,但在韧皮部内部活动的时间缩短;口针在韧皮部内部活动的频次增多,但在韧皮部和木质部摄取汁液的频次减少。【结论】抗噻嗪酮褐飞虱对水稻的致害性明显强于感噻嗪酮褐飞虱;CO2浓度升高可能使感噻嗪酮褐飞虱对水稻的致害性减弱,但对抗噻嗪酮褐飞虱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3.
针对粮食分选系统中筛选机工作可靠性差、寿命低等问题,进行了直线筛选机筛箱系统的动态模拟仿真设计,建立了筛箱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得出了筛箱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及振型.同时,通过模拟仿真分析结果来检验筛箱刚度,找出导致结构快速破坏的共振频率,确定筛箱结构改进的方案,为提高筛选机寿命及优化筛箱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4.
以西北地区典型的绿洲城市乌鲁木齐市为例,采用数理统计法和空间统计分析法,选取2004年、2011年和2018年3个时段分析乌鲁木齐市“三生空间”用地功能在时序方面的转型速度和方向,空间格局的分布情况和重心偏移方向,探寻导致其转移的因素及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市生活生产空间呈现出集中向外急剧扩张的趋势,面积增加437.91 km2,重心位于城市中心且转移轨迹最短,前后期的开发度持续超出耗减度,占用耕地、未利用地和园地的现象较为明显,占用面积分别为131.43 km2、194.82 km2、18.47 km2。(2)生态空间整体呈现不断萎缩的态势,受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后期转出速度放缓,因自然资源的固定性和不易恢复性,致使空间内部各类用地相互转换为主要方向,有林地增长量最大为206.99 km2,空间整体处于生态恢复期,未来仍是需要着重关注的方向。(3)生产生态空间呈片状分布,后期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适当调整,面积为798.66 km2,使得耕地重心后期出现反向偏移,园地开发度急剧上升至8.30%,适度协调与生活生产空间的结构联系。生态生产空间呈零星状分布,转型速度表现为波动式下降态势。为此本研究基于“三生空间”视角下,对协调乌鲁木齐多样化的土地生态系统,提高土地资源的整体效益和可持续利用发展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5.
绿僵菌油剂防治新疆山地草原蝗虫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绿僵菌油剂在新疆山地草原对蝗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喷药后采样,罩笼饲养从第3天开始感病死亡,第5天死亡明显增多,第6天绝大部分蝗虫死亡。该绿僵菌在自然条件下对试验区内的5种蝗虫具有相同的感染致病力。田间防效在第15天为60.9%,第18天为73.7%。  相似文献   
26.
转基因抗虫棉的初选和抗虫鉴定(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将山西农科院棉花导入Bt基因的10个品种(品系)和本校由中国植物所导入Bt及雪花莲凝集素(GNA Bt)的双抗品种(新R-1),经卡那霉素的初选,采用室内叶片饲喂法,对单株进行了抗棉铃虫幼虫的鉴定和抗性评定,对双抗品种的抗蚜性进行了田间套袋接蚜试验。在供试的山西10个Bt棉材料中,筛选出抗棉铃虫无黄萎病的13个单株。在215株导入双价基因的新R-1棉株中,筛选出3株双抗效果明显的单株。  相似文献   
27.
3种生物农药对美洲斑潜蝇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玲  王刚  张英 《植物检疫》2000,14(2):117-118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是 90年代传入我国的一种检疫性害虫。 1997年在新疆乌鲁木齐、昌吉、库尔勒、吐鲁番等地首次发现 ,使保护地蔬菜遭受严重损失 ,其中乌鲁木齐安宁渠乡的几十个黄瓜大棚基本绝收。目前受害地区还在继续扩大 ,除保护地蔬菜遭受损失外  相似文献   
2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包被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128头体重为(6.37±0.11) kg的28日龄健康大白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1 000、1 500 g/t包被丁酸钠。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和1 500 g/t包被丁酸钠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末重和1~28 d平均日增重(P<0.05),并显著降低1~14 d和1~28 d断奶仔猪料重比(P <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1 500 g/t包被丁酸钠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总蛋白(TP)、葡萄糖(GLU)、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尿素氮(UN)的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1 500 g/t包被丁酸钠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1 500 g/t包被丁酸钠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提高乳酸杆菌数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包被丁酸钠可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力,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改善肠道菌群平衡状态。在本试验条件下,断奶仔猪饲粮中包被丁酸钠的最适添加量为1 000 g/t。  相似文献   
29.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质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和0.4kg/t金霉素试验组相比,益生菌试验组可降低肥育猪的耗料量、料重比、腹泻率;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kg/t益生菌试验组猪只平均日增重增加0.052kg(P<0.05);与0.4kg/t金霉素试验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5kg/t,0.5kg/t益生菌试验组猪只平均日增重分别增加0.05kg、0.046kg(P<0.05),饲粮中添加1kg/t益生菌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增加0.089kg(P<0.01);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kg/t益生菌试验组屠宰率增加4.7%(P<0.05),与0.4kg/t金霉素试验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5kg/t,1kg/t益生菌试验组猪只屠宰率分别增加4.7%、5.4%(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5kg/t,0.5kg/t益生菌试验组猪只背膘厚分别降低0.54cm、0.64cm(P<0.05);5)与对照组和0.4kg/t金霉素试验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5kg/t、0.5kg/t和1kg/t益生菌对猪只眼肌面积、45min的pH、24h后的pH、滴水损失、瘦肉率、肉色、大理石花纹、剪切力和肌内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30.
采用热水浸提法,以粗多糖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 (Fr.) Sing.]菌丝体发酵全液中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 ℃、提取次数3次、pH 12、乙醇终浓度70%;在此优化条件下,花脸香蘑发酵全液的粗多糖得率达4 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