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目的】肉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D)是肉鸡常见的一种骨骼性疾病,研究重组GSTA3蛋白对福美双诱导的TD肉鸡软骨细胞中抗凋亡基因BAG-3表达的影响,为治疗TD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将120羽1周龄肉雏鸡随机分为6组(编号为A、B、C、D、E、F组)。A、B、C组为基础日粮对照组,D、E、F组为添加福美双日粮诱导TD组。试验饲喂福美双2 d诱发TD,在添加福美双第1、3、5、7天,腿部肌肉注射重组鸡GSTA3蛋白和磷酸盐缓冲液,A组与D组注射(100 μg·kg -1)磷酸盐缓冲液;B组与E组注射低剂量(100 μg·kg -1)GSTA3;C组与F组注射高剂量(200 μg·kg -1)GSTA3。试验历时23 d。添加福美双后1、2、4、6、10和15 d采集胫骨生长板。通过Real-time qPCR检测BAG-3基因的mRNA水平,利用免疫组化来检测BAG-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eal-time qPCR结果显示,TD损伤修复期内,相比较于基础日粮对照组,福美双对照组肉鸡胫骨生长板中BAG-3 mRNA的表达水平基本都显著上调(P<0.05);相比较于福美双对照组,E和F组在第2、4、10、15天都有显著差异,且在第10和15天显著低于福美双对照组(P<0.05),表明与D组相比恢复较快。免疫组化结果表明BAG-3蛋白在肉鸡胫骨软骨细胞的增殖区和前肥大区无表达,只在肥大区细胞质中表达;福美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AG-3蛋白表达增加;福美双高低剂量组与未注射蛋白的福美双组相比,重组GSTA3增加了肥大区的蛋白表达水平(第10和15天)。【结论】在福美双诱导肉鸡发生TD的过程中,GSTA3重组蛋白能够通过调控BAG-3表达参与凋亡途径,抑制细胞凋亡。在TD损伤修复期,注射GSTA3后使抗凋亡基因BAG-3蛋白表达增强,从而可参与细胞凋亡来缓解TD损伤,使得肉鸡TD生长板功能较快地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阐述了F18菌毛、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的结构、功能及其它们引起猪水肿病的作用机制,并介绍了一些导致该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几种药物对蛋鸡产蛋率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24只17月龄京白938商品代蛋鸡,按产蛋率随机分为7组。6个试验组分别按治疗量连喂3d新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土霉素、地塞米松和增效联磺散,观察这些药物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塞米松组产蛋率下降31.3%,链霉素组和土霉素组产蛋率分别下降8.3%和7.3%,新霉素组和增效联磺散组的产蛋率也略有下降。表明蛋鸡在产蛋期应禁用地塞米松,其余药物也要慎用。  相似文献   
14.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以呕吐、严重腹泻和失水为特征。各种年龄都可发病,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很高,可达100%,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很低,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近年来,我国各地不同程度的爆发了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近年各地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新特点、流行新情况以及防治新技术,做了详细阐述,供临床工作者及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应用cDNA芯片技术筛选肉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D)时序性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构建了早期生长板消减 cDNA文库。【方法】将7日龄AV肉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ontrol,C)饲以基础日粮,试验组(thiram diet-fed,T)饲以基础日粮添加福美双100 mg?kg-1,2 d后继续饲以基础日粮,诱发肉鸡TD。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构建正反向消减cDNA文库,用PCR验证两个文库中克隆的插入片段,随机抽取100个阳性克隆测序,对所测序列同源性分析和功能预测。【结果】从两个文库共获得2 227个有效阳性克隆,插入片段大小主要分布在200—1 000bp之间;所测序列中有97条ESTs与GenBank中的鸡基因序列同源性达到99%,且非冗余度达到68.7%;此外,有3条ESTs未找到同源序列。这些基因具有构成细胞外基质,参与软骨内骨化和骨的重构,调节骨发育,行使信号转导、血管发生,参与电子传递及能量代谢等功能。【结论】成功构建了消减 cDNA文库,将为进一步点制cDNA芯片,筛选不同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奠定了基础,也为肉鸡TD机理研究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16.
从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变化、病原形态学鉴定等方面对一起鸡棘沟赖利绦虫病进行诊断。结果表明,病鸡生长缓慢,消化道增粗、肿大,肠内充满大量黄褐色液体。十二指肠有凸起的白色结节和散在出血斑,HE染色显示肠黏膜层脱落并伴有大量红细胞浸润。病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发现大量绦虫虫体,体长5cm~10cm,头节四周有4个圆形吸盘,中央有1个突起的顶突,顶突上分布有两圈小钩。颈节节片生殖系统未发育成熟,染色不明显。成节节片有一组生殖系统,生殖孔交替开口于节片外缘上1/3处。雄茎囊位于排泄孔外侧,睾丸数目30个~40个。孕节子宫退化,被大量卵囊所取代,散在分布于节片中,每个卵囊内有1个已胚化的六钩蚴。综合以上结果判定病鸡所患寄生虫病为棘沟赖利绦虫病。  相似文献   
17.
从山西省各地市养猪场采集的发生典型仔猪水肿病的死亡猪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等组织器官,分离鉴定出34株溶血性大肠杆菌,用18种大肠杆菌O抗原单价血清进行了血清学鉴定。结果表明,34株分离菌有3株能定型,分属14种血清型,其中以O139(9/34)、O138(4/34)、O9(3/34)3种为优势血清型。同一猪场存在多种血清型,大多数猪场有本场的优势血清型;同一地区的不同猪场流行的主要血清型一般不同;不同地区猪场的优势血清型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杆菌(E.coli)是猪肠道内的常见细菌,体弱和幼龄猪受气温变化或食物变换等因素的影响时,肠道内的这些条件性病原菌便大量繁殖,引起肠道疾病。采集病原菌EL-1株(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上培养生长,再制备各种抗菌药片进行药敏试验。经动物试验、肠毒素试验和抗原性研究,证明EL-1株能致死小白鼠,能产生肠毒素,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较强的毒性。本试验通过药敏试验来检测这种病原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选择出有效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试验表明,EL-1株除对氟哌酸、氟嗪酸、氟苯尼考和复方磺胺等药物有较高敏感性外,对其它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抗药性。  相似文献   
19.
为验证双黄连注射液对仔猪白痢的临床疗效试验,采用人工诱发仔猪白痢的疾病模型,通过肌注给药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在临床上治疗仔猪白痢时,按双黄连注射液的推荐用量0.2 ml/kg,肌注给药,一天两次,连用5 d,对治疗仔猪白痢能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猪瘟(Fever)又名猪霍乱(Hog Cholera,HC),它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广泛性小点出血,脾梗死。在世界养猪国家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国际兽疫局将本病列为猪主要传染病之一,并为国际重要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