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绵毛优若藜是美国特有种,2001年引入民勤植物园后,为了大面积推广,对其适应性进行了观测试验。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测定沙土和粘土的绵毛优若藜的萎蔫系数;用盆栽试验比较绵毛优若藜的耐盐能力。田间试验测得的沙土和粘土的绵毛优若藜的萎蔫系数分别为1.25%和2.96%。当硫酸盐-氯化物型沙壤土的全盐量超过8.03g/kg,绵毛优若藜表现盐害。盐渍对绵毛优若藜危害较单盐溶液更大。绵毛优若藜受盐胁迫,叶色变谈的同时,呈铁锈红;在干旱胁迫下其叶色只是变谈。  相似文献   
22.
通过用微贮小麦秸秆粉替代苜蓿草粉,对小尾寒羊进行为期63d的育肥研究。结果表明:试验I(微贮组)、试验Ⅱ(苜蓿组)的增重分别为10.26kg/只、10.54kg/只;日增重分别为0.163kg和0.168kg,差异不显著(P>0.05);经济效益分别为22.05元/只、16.05元/只;微贮组比苜蓿组提高37.03%,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3.
绵毛优若藜是北美洲的特有种,被引种到我国的干旱区后,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应性都有所变化。在引种地,绵毛优若藜的物候期较原产地推迟,夏秋季所生的簇生叶保持绿色,表现为准常绿灌木。绵毛优若藜的年生长呈单峰型,其高生长和径向生长的高峰期均在7-8月。绵毛优若藜的生态幅较宽,在气温10-30℃之间,种子都可发芽。绵毛优若藜耐土壤贫瘠、耐沙埋,喜欢偏碱性土壤,在养分条件较差的沙丘和pH值为7.0-9.0的沙壤土上均能生长,在透气性较好的沙土上生长量较粘土大。当沙土的土壤含水率为1.69%。3.30%,粘土的土壤含水率为9.04%。16.14%时,绵毛优若藜萎蔫。  相似文献   
24.
环境因子影响着绵毛优若藜的发芽、出苗及生长.通过试验研究表明,育苗覆土厚度和覆盖基质对绵毛优若藜发芽有显著影响;种子处理对其发芽影响不显著;覆土类型以细沙覆盖出苗率最高;育苗时间在5月为宜.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不同年限退耕地土壤物理性质与群落特征.[方法]通过对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la、2a、3a、4a、5a、8a、15a、24a和31a退耕地的生境和植被群落特征的分析,研究了不同年限退耕地植被群落、土壤水份、容重、孔隙度和机械组成的变化.[结果](①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退耕地在31a自然恢复过程中共出现植物32种,14科,其中灌木6种,草本26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81.25%、18.75%;藜科(6种)、菊科(4种),禾本科(4种)、蒺藜科(3种),4科植物占总物种数的53.13%;②不同年限退耕地0~40 cm范围内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经历了先增后减的一个变化过程,土壤容重及孔隙度变化不太明显;③在退耕地0~40 cm土层范围内,各样地细砂粒的比例最大,粉粒和粘粒次之,粗砂粒的比例最小,但各粒径所占比例随退耕年限的变化不大.[结论]该研究可为石羊河下游退耕地区植被重建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6.
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灌丛是民勤绿洲边缘的建群种,也是绿洲风沙灾害防治的重要天然屏障。水分是干旱区植物生存发展的限制性因子,研究不同演替阶段白刺灌丛水分利用动态对民勤绿洲边缘生态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测定白刺灌丛不同季节降水、土壤水、地下水、植物木质部水的稳定氢氧同位素变化特征,结合IsoSource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演替阶段白刺灌丛生长季的水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白刺灌丛土壤水分0-200cm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差异明显,土壤水分排序表现为衰退阶段>发育阶段>稳定阶段。5月-9月民勤绿洲大气降水线性方程LMWL为δD=6.59δ~(18)O-4.38,R~2=0.90,n=114。土壤水、地下水、植物水、降水δ~(18)O随季节和演替阶段的变化规律各异。白刺灌丛发育阶段,春季主要利用中层土壤水,夏季和秋季利用地下水。稳定阶段,春季主要利用浅层土壤水分,夏季主要利用降水,秋季主要利用地下水。衰退阶段,春季主要利用深层土壤水,夏季和秋季主要利用地下水。地下水埋深、结皮覆盖度、灌丛与农田之间距离等环境因子以及植株枯枝程度共同影响着不同演替阶段白刺灌丛的水分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27.
绵毛优若藜的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培养箱发芽皿、露地大田和温室容器育苗试验,测得绵毛优若藜Ceratoides lanata种子在草原区种源的质量高于沙漠区。其带苞片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0~30℃;大田育苗的覆土厚度应小于5 mm;温室容器育苗的容器为纸杯,基质为沙壤土,覆盖物为风沙土育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8.
对玛曲高寒草原风沙危害的类型、危害程度和治理技术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玛曲高寒草原风沙危害主要有: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草原生产能力下降、草原生物多样性降低、对当地居民生活和家畜危害、增加黄河泥沙量等五个方面.针对不同类型沙化草原和危害方式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技术模式,包括流沙治理的“封育+固沙+人工补播”模式,孤立沙丘全覆...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石羊河下游4种不同类型荒漠草地黑果枸杞群落物种组成及土壤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所调查群落中共有植物31种,分属9科27属,其中灌木植物12种,多年生草本8种,一年生草本11种; 单科单属种较多,占到了总科数的50%;且黑果枸杞在不同群落中优势地位明显,对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功能及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2)相同土层不同类型荒漠草地,0~10 cm、10~20 cm、20~40 cm及40~60 cm下盐碱地有机碳含量最高,其值分别为1.08%、0.98%、0.89%、0.972%。与沙地相比,土壤有机碳(盐碱地)差异显著(P<0.05),土壤速效钾盐碱地(除20~40 cm外)和土壤全磷含量(盐碱地0~10 cm)差异显著(P<0.05),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全钾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类型荒漠草地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效磷(盐碱地)、土壤全钾(沙丘)、土壤全磷(盐碱地和砾石)具有明显的表聚效应。3)不同类型荒漠草地土壤微生物量总体表现为盐碱地>沙地>固定半固定沙地>砾石,不同类型荒漠草地土壤微生物量差异不同,盐碱地中4种酶活性均为最高,同一类型荒漠草地不同土层,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微生物量和蔗糖酶逐渐减少。4)土壤有机质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和磷酸酶、蔗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脲酶和过氧化氢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全磷含量与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微生物量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微生物量碳和磷酸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30.
甘肃省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防治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土地退化过程。民勤县的荒漠化类型主要有风蚀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通过分析该县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成因 ,认为该地荒漠化土地在面积、程度上都在扩大和增强 ;荒漠化土地的形成是在自然因子配合的情况下 ,人为因素起了主导作用。对民勤县荒漠化的防治目标、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分别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