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草次酸对青年母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生殖激素浓度的影响。选用(124±7)日龄、平均体重为(61.00±3.03)kg的健康长×大二元青年母猪64头,按日龄、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玉米赤霉烯酮组(基础饲粮+1 mg/kg玉米赤霉烯酮)、甘草次酸组(基础饲粮+400 mg/kg甘草次酸),玉米赤霉烯酮+甘草次酸组(基础饲粮+1 mg/kg玉米赤霉烯酮+400 mg/kg甘草次酸),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母猪。预试期5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玉米赤霉烯酮组青年母猪阴户发育异常,阴户长、宽及面积极显著增加(P<0.01)。2)甘草次酸组和玉米赤霉烯酮+甘草次酸组青年母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玉米赤霉烯酮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玉米赤霉烯酮组青年母猪的粗脂肪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钙和磷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甘草次酸组的粗纤维和粗脂肪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钙和磷消化率极显著增加(P<0.01);玉米赤霉烯酮+甘草次酸组的粗脂肪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4)与对照组相比,玉米赤霉烯酮组青年母猪的血清吻素(Kp)、雌二醇(E2)、促黄体素(LH)浓度极显著增加(P<0.01),甘草次酸组的血清Kp和E2浓度显著增加(P<0.05),玉米赤霉烯酮+甘草次酸组的血清Kp、E2和LH浓度极显著增加(P<0.01)。5)玉米赤霉烯酮组青年母猪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甘草次酸组(P<0.05);与玉米赤霉烯酮组相比,玉米赤霉烯酮+甘草次酸组的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甘草次酸可改善青年母猪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影响生殖激素浓度,具有缓解玉米赤霉烯酮对青年母猪繁殖危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云岭黑山羊泌乳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用云岭黑山羊泌乳母羊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采用单因子设计,以NRC山羊泌乳期蛋白质需要量为参照,分为Ⅰ、Ⅱ、Ⅲ、Ⅳ、Ⅴ5个梯度,研究补饲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云岭黑山羊母羊泌乳期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母羊平均日减重为36、35、34、25、29 g,以第Ⅳ减重最少;从组间的泌乳量来看,第Ⅴ组的泌乳量在整个泌乳期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第Ⅳ组比第Ⅴ组的产奶量略低,但也高于Ⅰ、Ⅱ、Ⅲ组;羔羊增重与母羊泌乳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3.
研究旨在评估三株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性能的差异。采用体外牛津杯试验,设4个处理组,以土霉素(对照组)为参照,按抑菌圈直径(DIZ)比较三株菌株处理组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编号为D、B、G)对4类13个指示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1)对于肠道有害菌:菌株D、B对大肠杆菌K88和K99及鸡白痢沙门氏菌有抑制作用,且菌株D抑制效果均显著大于菌株B(P<0.05);相反,菌株G对大肠杆菌K88和K99及鸡白痢沙门氏菌无抑制作用(不敏感);菌株D、G对猪霍乱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为“不敏感”,菌株B为“敏感”;三个菌株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制作用均达“高敏感”。(2)对于肠道有益菌,菌株B对罗伊氏乳酸杆菌的抑制作用达“高敏感”,菌株D为“敏感”,菌株G为“不敏感”。(3)对于饲料源有害菌,菌株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为“敏感”,菌株D、G为“不敏感”。(4)对于商业饲用益生菌,菌株B对凝结芽孢杆菌、丁酸梭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产朊假丝酵母的抑制作用均达“高敏感”,相反菌株G均为“不敏感”。以上结果提示,三株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性能有较大差异,且对其他商业饲用益生菌存在可能的颉颃效应。  相似文献   
34.
文章综述枯草芽孢杆菌在体内、体外的抑菌性能,旨在保障枯草芽孢杆菌的饲用效果,重点总结3方面:其一,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性能评估方法;其二,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牛津杯法体外抑菌试验评估);其三,饲用枯草芽孢杆菌对畜禽肠道菌群的调控效果(体内抑菌试验评估)。体外试验文献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对肠道有害菌和饲料源有害菌的抑菌报道较多,对肠道有益菌和其他商业益生菌的抑制研究很少,且不同菌株的抑菌性能差异较大,这与饲用枯草芽孢杆菌对畜禽肠道有益菌及个别有害菌调控出现差异化结果相符。文章建议完善枯草芽孢杆菌体外抑菌评估的体系,这有助于筛选安全的菌株及高效地研制单一和复合饲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