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8篇
  3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C型口蹄疫病毒型特异性抗原的表达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C型FMDV型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FMDV定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含有C型口蹄疫病毒(FMDV)结构蛋白基因VP1的重组质粒pGEM—CP1为模板,设计特异性表达引物,扩增VP1及其c端编码区。对C型口蹄疫病毒VP1及其c端进行原核表达,并测定反应原性。利用纯化的C型VP1及其C端融合蛋白建立间接EHSA,分别对0、A、C、Asia1四型豚鼠阳性血清进行检测,确定C型VP1及其C端与其他3型FMDV抗体的型间交叉反应性。[结果]构建了pPR0-CVP1、pPR0-CVP1c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实现了C型口蹄疫病毒VP1及其C端的高效表达,目的蛋白的分子量大小分别为33kD和20kD。Westernblot显示,VP1及其C端融合蛋白均可与对应血清型的豚鼠阳性血清反应。C型VP1及其C端与其他血清型的FMDV阳性血清均未发生交叉反应,且以VP1C端的型特异性最好。[结论]获得了C型FMDV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62.
为了寻找副猪嗜血杆菌可能毒力基因,采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以HPS有毒力菌株SW124(血清4型)和无毒力菌株H465(血清11型)为研究对象,构建差减杂交文库,利用Southern Blot分析和PCR鉴定进行差异基因片段的筛选。从构建的文库中共筛选得到7个特异性差异基因片段,经同源性分析,其中5个片段分别与噬菌体重组蛋白、糖基转移酶/荚膜多糖磷酸转移酶、磷酸核糖甲酰甘氨脒合酶、核糖体蛋白丙氨酸转移酶和ABC型硝酸盐/磺酸盐/碳酸氢盐转运系统周质蛋白等编码的基因有同源性;2个差异基因片段与功能未知蛋白或假定蛋白编码基因有关。利用PCR对上述可能与毒力相关的差异基因片段在9种不同血清型HPS中的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7个片段存在于多数的有毒力菌株(血清4,5,12,14,15型)中,而在无毒力菌株(血清3,11型)中均未检测到。利用SSH技术成功构建了HPS有毒力菌株SW124和无毒力菌株H465的差异表达基因差减文库,筛选获得了7个差异基因片段,且上述片段在HPS不同血清型有毒力菌株中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63.
王之涣审狗     
<正>盛唐诗人王之涣,为人豪爽,才华横溢,智慧超人。他任文安县主簿时,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民女刘月娥闯上大堂报案:"我丈夫长年在外,家里只有小姑子跟我相依为命。昨天晚上,我到邻家去推碾子,小姑子一人在家,只有一条大黄狗陪伴着她。我回家时,一进门就听见小姑子喊:"救命!"我急忙跑进屋,在门口撞上了一个陌生男人,光着上身,我抓伤了他的后背,可我不是那人的对手,让他跑了。因为天太黑,也没有看清那个人长什么样。我进屋点上灯一看,小姑子躺在地上,受了重伤。求求大老爷,赶快捉拿坏人,为民女做主!王之涣问:"你说有一条大黄  相似文献   
64.
德州地区地下水中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质量与居民饮水安全及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地下水污染会直接影响水体生态环境。饮用水中过高的磷会降低人体对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存在潜在负面影响。本文以德州地区地下水(常作为农村饮用水源)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研究区内的27个地下水样,并于现场测定pH和电导率等指标。参考我国《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和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地下水中总磷、正磷酸盐、溶解性总磷和溶解性正磷酸盐的含量及污染状况。借助于空间分析,探讨了其空间分布和来源。结果表明,德州地区地下水总磷含量为0~1.49 mg.L 1,正磷酸盐含量为0~0.11 mg.L 1,溶解性总磷含量为0.04~0.69 mg.L 1,溶解性正磷酸盐含量为0~0.06 mg.L 1。电导率和4种形态磷的含量均存在不同的空间差异性。整个研究区地下水电导率较高,变化范围为770~5 530μS.cm 1,总体上从河流上游到下游呈明显阶梯状递增趋势;总磷和溶解性总磷含量的空间分布整体趋势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正磷酸盐出现了较明显的高值区,而溶解性正磷酸盐的空间分布整体上较均匀。影响地下水中磷含量的因素主要有地表水中磷的下渗和人类活动。该研究区各采样点地下水的埋深都在50 m以内,含水层为黄河冲积砂层,岩性主要为粉砂、细砂和中砂,累计厚度10~25 m,这样的土壤地质构造较易使地表水中的磷素渗漏到地下水中,且河流是该区地下水主要的补给源,越靠近河流越容易入渗。人类活动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不当等点源污染以及农药施肥等农业非点源污染。整个研究区地下水溶解性总磷含量的最大值达0.69 mg.L 1,平均值为0.20 mg.L 1,根据欧盟规定的饮用水中总磷酸盐的标准值(0.5 mg.L 1)和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Ⅱ类(0.02<溶解性总磷≤0.1 mg.L 1)或Ⅲ类(0.1<溶解性总磷≤0.2 mg.L 1)标准,德州地区地下水中磷的超标率分别达7.41%、62.96%和40.74%。本研究为评价地下水中磷污染对人类健康及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为获得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的分段表达产物,并对各片段的免疫学性质进行鉴定。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Omp P5全长基因,设计3对分段引物,PCR分别从HPS汕头分离株(H0801)Omp P5中扩增出P5F1、P5F2和P5F3基因片段,构建于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分析蛋白表达情况。将蛋白纯化后,利用ELISA及Western Blot分别鉴定其免疫原性及抗原性。结果表明,扩增得到的Omp P5的3个基因片段与预期大小相符合,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 公布的序列一致,经SDS-PAGE分析,3个蛋白表达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都与预期相符。 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表达的3个蛋白表现出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HPS Omp P5的分段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PS保护性表位及疫苗鉴定奠定了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66.
地表水中磷污染与人类健康及水体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以黄河下游德州引黄灌区为例,采集研究区内主要水系的33个地表水样,并于现场测定pH值和电导率(EC)等指标,分析了地表水中总磷(TP)、正磷酸盐(P-ortho)、溶解性总磷(TDP)和溶解性正磷酸盐(P-D-ortho)的含量及污染状况,为引黄灌区地表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总磷的含量为0.03~5.39mg·L-1,正磷酸盐的含量为0~5.10 mg·L-1,溶解性总磷的含量为0.01~2.19 mg·L-1,溶解性正磷酸盐的含量为0~1.73 mg·L-1.EC、总磷、正磷酸盐、溶解性总磷以及溶解性正磷酸盐的含量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各河流之间相比,EC空间差异不大,但是每条河流内部都存在较大的变异性;4种形态磷含量的空间分布不均,漳卫新河各形态磷的含量均高于其他河流;其次为徒骇河,而德惠新河4种形态磷的含量均最低.此外,对悬浮物中吸附的磷进行了空间分析,受河流含沙量以及工农业生产等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磷受人类活动影响增强而增加,灌区各水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根据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整个灌区有84.9%的样点达到Ⅲ类(0.1<TDP≤0.2 mg·L-1)及以上水质标准,其中漳卫新河污染最为严重,Ⅴ类(0.3<TDP≤0.4 mg· L-1)及劣Ⅴ类(TDP>0.4 mg·L-1)的样点达到77.8%.  相似文献   
67.
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保护反应,同时可以用于特异性的血清学诊断,本试验选取P5蛋白进行抗原表位鉴定。首先通过PCR扩增P5F1(1204aa),P5F2(170204aa),P5F2(170296aa)及P5F3(280296aa)及P5F3(280371aa)3个片段,PCR产物分别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表达纯化。根据ELISA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确定P5F3片段(280-371aa)是Omp P5的免疫优势决定区。为了进一步对该免疫优势决定区进行抗原表位鉴定,设计了一套11个部分重叠的短肽,这些短肽覆盖全部280371aa)3个片段,PCR产物分别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表达纯化。根据ELISA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确定P5F3片段(280-371aa)是Omp P5的免疫优势决定区。为了进一步对该免疫优势决定区进行抗原表位鉴定,设计了一套11个部分重叠的短肽,这些短肽覆盖全部280371aa片段。每一个短肽合成1对寡核苷酸链,退火后插入表达载体pGEX-6p-1,与GST进行融合表达。用HPS阳性血清进行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扫描,鉴定出其表位位于336 TGNTCDAVKGRKALIT351。通过序列分析证实该抗原表位在不同的HPS菌株中高度保守。本试验确定了位于HPS Omp P5上的一个抗原表位,为建立一种方便、快捷、适用于现地大规模样品检测的鉴别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HPS新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以及研究病原菌感染和机体免疫过程中P5蛋白与宿主体内相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68.
德州引黄灌区主要河系水化学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德州引黄灌区主要河流及引黄灌渠水质的离子化学成分分析,探讨了引黄灌区地表水化学成分特点、水化学类型及其空间变化和主要离子来源,为长期观测引黄灌溉对该区地表水、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变化的影响及地表水、地下水的循环交换提供依据,同时为该区水环境评价以及水体污染防控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地表水的pH、电导率(EC)及各主要离子含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水体pH的变化范围为7.65~9.34,属弱碱性水;EC的变化范围为965~1 530μs.cm 1;主要阴阳离子的浓度范围分别为:NO3 1.32~60.15 mg.L 1、SO42 53.41~781.90 mg.L 1、HCO3 143.35~823.50 mg.L 1、Cl 98.00~564.00 mg.L 1、Ca2+22.57~265.00 mg.L 1、Mg2+29.41~195.50 mg.L 1、Na+103.20~472.00 mg.L 1、K+0.83~59.05 mg.L 1。该研究区水化学类型以Na+.Ca2+—HCO3.SO42水为主。各阴离子浓度的平均值HCO3(330.45 mg.L 1)SO42(308.48mg.L 1)Cl(286.83mg.L 1)NO3(29.60 mg.L 1),阳离子浓度的平均值Na+(236.85 mg.L 1)Ca2+(98.15mg.L 1)Mg2+(82.62 mg.L 1)K+(9.05 mg.L 1)。pH、Cl的最高值均出现在马颊河流域,并且该流域Mg2+浓度均值高于其他两个流域。德惠新河流域EC、NO3和HCO3的均值最高。引黄灌渠的SO42、Na+、Ca2+和K+的平均浓度高于其他两个流域。通过Piper图分析得出,不同小流域水体类型不同。对研究区灌溉水质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地表水适合灌溉。经相关分析发现,该研究区地表水中,Ca2+、Mg2+、Na+与SO42和Cl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此外,Ca2+与Mg2+、Na+与K+、SO42与Cl也显示出了极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这些离子相互影响,或者具有相同的来源,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9.
试验基于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B646L(P72)蛋白基因序列,建立一种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采用Oligo 7软件设计一步法巢式锁核酸荧光定量PCR(One Step NestedLocked Nucleic Acid real-time PCR,LNA-OSN-PCR)的嵌套引物以及探针,并对外引物进行锁核酸修饰。建立并优化LNA-OSN-PCR反应体系和条件,确立LNA-OSN-PCR标准曲线,并检验LNA-OSN-PCR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采用LNA-OSN-PCR方法,对96份临床疑似患病样品进行检测,同时与普通荧光探针PCR方法进行比较。试验确立并优化了LNA-OSN-PCR的反应条件和体系,建立的LNA-OSN-PCR标准曲线,具有较好的线性(R2=0.9945)。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3×10-1copies/μL,变异系数小于3%,并且与其他病毒或细菌核酸无交叉反应。LNA-OSN-PCR方法与OIE推荐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检测灵敏度提高10~100...  相似文献   
70.
以湖南省的7个野生云芝菌株为试验材料,基于ITS序列进行分子鉴定以确定样品的种属关系,以MEGA 11.0软件中的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DNA指纹图谱,同时辅以拮抗及栽培试验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7个野生菌株与云芝的同源性为95%~100%;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7个菌株均与云芝聚为1支,且菌株NX4和NX6高度同源。筛选到6条重复性好且条带清晰的ISSR引物,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1条谱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5.5%;ISSR遗传聚类图谱显示在相似性为67%时,7个云芝菌株可聚为2类,其中NX4、NX6归于一类,其他5个菌株归于一类且NX3和NX18遗传差异较小。结合拮抗和栽培试验结果,基于子实体半径尺寸可将NX4和NX6归于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