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研究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的猪圆环病毒2型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能扩增完整Cap序列的引物,采用PCR扩增猪圆环病毒2型YZ株的Cap基因,并将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A中,获得阳性质粒pFastBacHTA-Cap;测序后将该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获得含有Cap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Cap;最后将获得的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Cap转染sf9昆虫细胞并成功拯救了能稳定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mid-Cap,该重组病毒的成功拯救为研制猪圆环病毒2型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研制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试剂盒,对IBRV gD蛋白主要功能域的表达及免疫原性进行研究。根据NCBI数据库录入的1型牛疱疹病毒(bovine herpesvirus type 1)gD蛋白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NC_001847)设计引物,用PCR扩增gD基因类免疫球蛋白结构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Δg D,转化大肠杆菌Rosseta(DE3)感受态细胞,并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经SDS–PAGE分析,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约43 000的目的蛋白,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与gD融合蛋白的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一致。经镍柱纯化后,重组蛋白的质量浓度为2.5 mg/m L,纯度约为95%,Western Blot及ELISA鉴定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可用于IBRV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可溶性地表达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VP2蛋白。[方法]根据IBDV vp2全长序列(Gen Bank登入号AY704912),设计一对缺失VP2蛋白N-端80个氨基酸残基的特异性引物,克隆IBDV HQ株的vp2基因,插入质粒p ET-22b中构建大肠杆菌周质表达质粒p ET-22b-vp2,经IPTG诱导后表达重组蛋白。[结果]在SDS-PAGE中可见大小约为39 k Da重组蛋白。重组蛋白纯化后,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结论]在大肠杆菌细胞周质中可以高效地可溶性地表达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VP2蛋白,并且该重组蛋白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以为后续亚单位疫苗及检测试剂盒开发提供所需的蛋白。  相似文献   
14.
猪圆环病毒(PCV)为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哺乳动物病毒.目前已确认PCV有4种基因型PCV1、PCV2、PCV3、PCV4.PCV1不能引起猪发病,PCV2不仅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且还与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猪先天性震颤、母猪繁殖障碍、猪增生性和坏死性肺炎等疾病密切相关.通过流...  相似文献   
15.
<正>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是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因其发病时常伴有耳朵发紫,故又被称为蓝耳病。该病于1987年被首次报道,始于美国的北卡罗林那州、明尼苏达州和爱荷华州和加拿大一些地区。荷兰学者于1991年第一次分离到蓝耳病病毒(Lelystad virus)并进行了动物实验。随后,美国学者也同样分离到PRRSV。1993年,中国台湾学者最早发现该病在本国开始流行,随后3年的时间,中国大陆学者郭宝清等最早发现该病在中国大陆发生感染,并通过病毒分  相似文献   
16.
为检测从内蒙古发病牛场分离到的3株牛支原体(HS2019、HSZ2019、HSS2019)的致病性,对其进行本动物回归试验,通过观察攻毒后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确定组织器官中支原体载量,分析3株支原体的毒力。结果显示,3株牛支原体回归牛体后均使试验牛出现体温升高、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解剖可观察到试验牛肺部损伤以及肺脏与胸腔粘连的病理变化,其中HS2019株较其他两株引起的症状与病变更为明显,组织脏器中的载菌量最高。结果表明,这3株支原体均有致病性,其中HS2019株致病性最强,可作为今后疫苗研制的预备菌株。本研究既为国内疫苗的研制提供了菌株资源,也为今后牛支原体的免疫攻毒试验提供了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感染是诱发小鹅瘟病的根本原因,此病主要的易感动物是20日龄左右的雏鸭和雏鹅,病死率高达95%~100%.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加之病程短、死亡率高,给水禽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兽医临床上诊断该病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等方法做出初步诊断,但想要进一步确诊则需要实验室诊断技术.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诊断技术不断出现,也为更快速、敏感和特异性地诊断GPV感染奠定了基础.本文对当前已有的诊断技术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中表达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结构蛋白VP1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将VP1基因通过限制性酶切位点插入杆状病毒载体pFastBac I,然后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载体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蓝白斑筛选,对鉴定正确的菌落提取质粒。将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待有明显细胞病变后收获重组杆状病毒rBac-I-VP1,并进行病毒滴度测定。随后通过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V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rBac-I-VP1滴度为6.8×105 pfu/mL;Western Blot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27 kDa的表达产物,且其能够被SVA兔阳性多克隆血清识别;IFA试验显示,VP1蛋白能够在Sf9细胞内表达。结果表明,本研究利用BEVS表达的SVA VP1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为其后期功能研究及SVA诊断试剂研制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发掘杨梅果酒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采用打孔法对自制的12种杨梅果酒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研究荸荠种杨梅果酒的抑菌功能与肠道抗生素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杨梅果酒抑菌效果优于4 mg/mL的盐酸小檗碱片和诺氟沙星以及56%vol白酒、30%糖液.结论:杨梅果酒有明显抑制肠道细菌作用,具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灭活疫苗中完整口蹄疫病毒粒子(146S)是重要的免疫抗原,它的含量、完整性、稳定性决定了疫苗的免疫效果。口蹄疫病毒是无囊膜病毒,对氯仿不敏感,对温度、酸碱度比较敏感,当pH变化或温度升高时完整病毒146S容易分解。完整的口蹄疫病毒粒子一旦裂解,疫苗的免疫效果将大幅度降低,生产中如何保护146S抗原完整性又要保证疫苗纯度,两者关系是工艺攻关难点,完整病毒粒子配合优质佐剂,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进而保护易感动物不被口蹄疫病毒感染,最终使口蹄疫灭活疫苗起到防控疫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