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为了解2019年上半年福建省规模化猪场猪瘟、蓝耳病和伪狂犬病的免疫情况,对福建省不同地区46个规模猪场的2636份血清样本进行ELISA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猪瘟抗体阳性率为72.38%,阻断率为69.42%;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为30.73%;免疫蓝耳病疫苗猪场的阳性率为85.87%,未免疫蓝耳病疫苗猪场的阳性率为55.96%。通过该项试验,为福建省规模化猪场猪瘟、蓝耳病和伪狂犬病的防控提供数据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又称"猪蓝耳病",该病以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母猪流产、产死胎、产木乃伊胎)及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特征。本病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于养猪业发达国家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在世界各国引发了空前的"流产风暴",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使猪群发生严重免疫抑制,导致猪瘟、猪伪狂犬病等防控困难,同时继发感染病毒性与细菌性疾病,死亡率高,现已成为困扰我国规模化猪场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33.
为鉴别检测犬腺病毒(CAV)I型和II型,根据GenBank中CAV-I和CAV-II型参考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通用引物和2条鉴别探针,建立了可鉴别检测CAV-I型和CAV-II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同时,对该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试验,并与普通PCR检测方法进行样品检测符合率分析。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方法对犬瘟热病毒、犬副流感病毒、犬冠状病毒均未产生扩增曲线。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建立方法对CAV-I的检测敏感度为100 copies/μL,对CAV-II的检测敏感度为10 copies/μL。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临床样品检测对比结果显示,建立方法与普通PCR方法的符合率为95.12%。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TaqMan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临床鉴别检测CAV-I和CAV-II型。本研究为CAV-I和CAV-II型感染的检测、鉴别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便捷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前,H5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大规模生产仍使用鸡胚培养的重组病毒灭活疫苗.为加深对重组病毒在鸡胚中繁殖适应性分子机制的理解,并获得在鸡胚中的高产疫苗候选株,以反向遗传技术构建了H5亚型禽流感疫苗候选株SF/H5N1,并在鸡胚尿囊腔中连续传代.同时对第1、6、7和10代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分析和发生点突变片段的结构模拟.结果均表明,HA片段138位丙氨酸(A)向丝氨酸(S)的突变与重组病毒SF/H5N1在鸡胚传代过程中繁殖性能升高相关.对不同来源重组病毒LF/H5N1进行A138S突变,产生了相似的效果.并且,A138S突变未明显改变重组病毒的抗原性和对鸡胚的致病力.因此,A138S突变对H5亚型禽流感疫苗候选株的鸡胚适应性具有重要影响,在疫苗生产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为了建立起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测核衣壳蛋白(caspid protein,Cap)抗原方法,采用氯化铯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方法制备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标准品,制备出针对PCV2-Cap单克隆抗体及PCV2-Cap多克隆抗体,筛选最佳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的稀释度,绘制标准曲线,验证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不同转移载体构建的PCV2-Cap蛋白随时间变化的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最佳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的稀释度均为1∶10 000,标准曲线的范围是15.6~250 ng/m L,线性相关系数≥0.99,准确性为(103.46±12.50)%,特异性良好;检测不同转移载体构建的Cap表达量随时间的变化,发现Cap含量接种后24 h开始表达,72 h达到高峰,呈S形曲线增长模式。结果表明:已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测Cap抗原方法灵敏度、精密性和准确性均符合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36.
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小肠优势乳酸杆菌在断奶前后的全肠道数量变化,并对部分优势乳酸杆菌的代谢差异进行了比较代谢组学研究。试验用梯度稀释培养法,分离21日龄哺乳仔猪的小肠优势乳酸杆菌。此外,试验选取24头体重为(7.00±0.50) kg的21日龄断奶长×大二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于21、24、28和35日龄时,每组随机选择1头仔猪屠宰,采集胃、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用荧光定量PCR法定量分析胃肠内容物样品中的不同种类乳酸杆菌数量。另外,选取3株优势乳酸杆菌进行比较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分离获得了5株仔猪小肠优势乳酸杆菌分别为:食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罗伊氏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黏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mucosae)和唾液乳杆菌(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断奶后,仔猪胃肠内的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并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恢复,但均未达到...  相似文献   
3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