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鸡慢性呼吸道病的综合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毒霉形体感染常称为鸡慢性呼吸道病,是鸡的一种常见多发性传染病.该病在规模化鸡场中的分布广泛,危害很大,各种日龄鸡只都可感染发病,使鸡群的淘汰率上升,产蛋率下降,发育受阻.感染鸡群常常出现免疫抑制,容易继发或伴发其他疾病[1].  相似文献   
92.
绿田黄牛──记获国家终身津贴嘉奖的张明德张文东牛,自古以来,被认做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象征,是农民靠以减轻自身负担的重要生产力。在现代化设施发展的今天,虽然有了代替耕牛的"铁牛",但也仍需要着意耕耘的"黄牛"。在北京市房山区林业局就有这么一位到处植...  相似文献   
93.
细胞凋亡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是受到包括基因在内的多种因素调节的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随着对细胞凋亡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在致病作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简述了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的形态改变。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细胞凋亡的生理意义及细胞凋亡与疫病的关系,通过对细胞凋亡的研究。为预防,治疗,诊断某些疾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4.
新城疫的综合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和火鸡,其他禽类和野禽也能感染,亦可感染人。本病常呈败血症经过,其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和神经症状。主要病理变化为粘膜和浆膜出血,腺胃粘膜出血具有诊断意义。尽管通过免疫接种、免疫监测和综合防制措施控制了该病的大  相似文献   
95.
对宜良县禄丰村林场海拔高度1 850 m,于1954年起经营的华山松+云南松混交林在其形成成熟林的50年生长过程中,就其采取间伐措施后林分中两树种林木株数(密度)胸径及断面积的变化进行了定位研究.通过立地条件相同地段设置的2块0.1 hm2的固定样地(其中,一块样地为继1978年后于1984年、1990年、1997年和2004年进行4次间伐的林分,另一块样地为未进行任何间伐活动,作为对照的林分)的林木30年(1978~2007年)的定位连续观测,其间伐和对照样地林分的林木密度分别从3 070 株·hm-2和4 400 株·hm-2降为580 株·hm-2和850 株·hm-2,林分的林木株数组成从华山松分别占91.9 %和87.4 %降至69.0 %和49.4 %,云南松从8.1 %和12.6 %上升至31.0 %和50.6 %,表明该地区较适宜云南松生长.在定位观测的30年间,无论混交林中的华山松或云南松林木的平均胸径,间伐林分始终大于对照林分;1978和2007年,间伐林分的林木胸高总断面积呈现几近相等(2 403.9 m2·hm-2与2 384.9 m2·hm-2),而对照林分林木的胸高总断面积则呈现较大幅度地降低(3 260.0 m2·hm-2与2 988.6 m2·hm-2),揭示了在华山松+云南松混交林经营过程中间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6.
为研究蓝舌病1型病毒VP7蛋白关键性氨基酸表位定位,本试验应用抗蓝舌病1型病毒VP7蛋白单克隆抗体淘选噬菌体展示的7肽随机肽库,对筛选的共有序列噬菌体扩增纯化,通过ELISA、竞争性ELISA分析共有噬菌体拟位与蓝舌1型病毒VP7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反应性。结果表明,含有LNWPMVR基序的噬菌体拟位能够与蓝舌病1型病毒VP7蛋白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此结合能被蓝舌病1型病毒抑制或阻断,表明噬菌体7肽模拟了BTV蛋白上与蓝舌病1型病毒VP7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的抗原决定簇,提示蓝舌病病毒VP7蛋白的第163-189位氨基酸(LNAGARGDVQQIFQGRNDPMMIYLVWR)构成蓝舌病病毒VP7蛋白特异性表位。  相似文献   
97.
为对禽流感病毒(AIV)M1蛋白表(拟)位进行分析,本研究采用针对AIV M1蛋白的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淘选M13噬菌体展示的7肽随机肽库,进行M1蛋白表(拟)位分析。筛选获得共有序列MDRxL或HPR,定位于M1蛋白93~99位(93MDRAVKL99)和222~230位(222HPNSSAGLR230)氨基酸区域。采用ELISA、竞争性ELISA分析不同噬菌体拟位与抗M1的MAb免疫反应性,表明含有MDRxL或HPR基序的噬菌体拟位能够与MAb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其结合能够被天然病毒抗原抑制或阻断,表明拟位多肽真实模拟病毒蛋白上与MAb结合的抗原决定簇或表位,提示M1蛋白93~99位(93MDRAVKL99)和222~230位(222HPNSSAGLR230)氨基酸区域构成AIV型特异性表位。  相似文献   
98.
本文针对设施结构宜机性差、水肥药管理不科学、设施缺乏环境自动调控、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等问题,设计建造新型可移动装配式节能日光温室,建立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精准灌溉施肥智能决策机制;探究研究设施内部的温、光、湿、气分布与变化规律,构建作物和果实生长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反馈控制模型,突破微咸水农业安全与高效利用技术,最大程度减小土壤盐害,助力设施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99.
2017年4月27日,某猪场仔猪突然出现严重呼吸道症状,并伴随大量死亡。为探寻病因,继而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临床剖解、实验室检测,确定疫病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调查发现,寒冷应激、生长日龄短、饲养密度大是重要的风险因素,其共同作用导致疫病发生。采取对发病猪隔离淘汰、猪群全群药物防治等干预措施,最终使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侵袭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为微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成员,存在7个不同血清型,病毒VP1蛋白抗原性差异是病毒血清型划分依据,而其编码基因(1D)核苷酸序列差异是同型病毒拓扑型(Topotype)或基因型鉴别依据。采用O/A/C/Asia-1多重RT-PCR技术,对2006年自云南边境地区采集的120份动物组织样品,进行口蹄疫病原监测,检出O型口蹄疫病毒阳性样品15份。对阳性样品中病毒VP1基因全序列进行扩增、纯化后,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并与已知代表性毒株进行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云南边境O型口蹄疫病毒阳性样品VP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介于77.3%~98.7%,可划分为3个不同的拓扑型或基因型:中东-南亚型(ME-SA)或泛亚型(PAN-Asia)、古典中国型(Cathay)、东南亚型(SEA)。部分样品VP1蛋白表位43位、154位关键性氨基酸位点存在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