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8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8 毫秒
41.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是奶牛上常见的营养代谢疾病,唾液分泌对瘤胃发酵产酸的中和作用是维持瘤胃稳态的重要因素,机体通过调控唾液分泌来有效预防SARA。目前多数研究主要以咀嚼活动作为反映唾液分泌的指标,而直接评定唾液分泌的研究很少。本文对通过饲粮途径调控奶牛唾液分泌的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以期为有效预防SARA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2.
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膘情中等的西门塔尔×利木赞×本地牛(西利本)、夏洛莱×利木赞×本地牛(夏利本)、利木赞×西门塔尔×本地牛(利西本)、利木赞×利木赞×本地牛(利杂二代)6月龄肉用公牛各10头,研究其生长发育及其12、18、24、30月龄的屠宰性能。结果表明:三元杂交牛的生长发育较快,以西利本的体形最大,夏利本增长速度最快。由于18月龄后生长减慢,使各组试验牛的饲料消耗增大。三元杂交肉牛在高档肉生产上比利杂二代表现出更强的杂交优势,其中以利西本的屠宰成绩最高,产肉能力最强,其次为西利本。24月龄以前为适宜屠宰期。  相似文献   
43.
[目的]为了进一步掌握利鲁牛的选育效果。[方法]选择18月龄和30月龄利鲁牛公牛各6头进行生长发育测定及屠宰试验。[结果]利鲁牛18月龄和30月龄的体重、体尺、肉用性能如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等显著高于文献报道的同年龄阶段利鲁F1、鲁西黄牛的屠宰性能。[结论]利鲁牛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明显优于鲁西黄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华南地区春大豆很适合与甘蔗、木薯、幼龄果树等间套作种植,发展潜力大,但春大豆种子必须秋季繁种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春大豆华春2号秋季种植75 d左右可以生产125 kg左右的大豆种子,平均株高43.9 cm,有效分枝1.9条,单株无效荚数1.9个、有效荚数28.5个、完好粒数48.9粒,单株粒重6.94 g,百粒重14.37 g.秋季种植植株矮小、分枝少,单株荚数、粒数、粒重均减少,百粒重降低,导致秋播比春播减产20%左右,在秋季繁种过程中必须增加播种密度来提高产量,一般每667 m2种植1.7万株以上.同时在秋季繁种过程中,利用测量多点种植密度、测量单株理论粒数和常年秋季繁种的百粒重来估算繁种理论产量,然后乘以0.9左右的系数就和实际产量相近,从而可以对收购大豆种子科学定价提供理论依据.该试验结果也表明华春2号秋季繁种定价在8元/kg左右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45.
根据我们自己的实践,介绍了规范化肉牛场的一般防疫规程。  相似文献   
46.
选择3月龄健康、体重105.31±2.50kg的利木赞×鲁西黄牛杂交犊牛36头,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研究了4~6月龄犊牛的能量需要量及其代谢规律。研究在蛋白质水平一致的条件下,根据生产中常用的三个精粗比例分三个能量水平。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日粮的能量对4~6月龄犊牛的能量的平均消化率(DE/GE)为66.77%,总能代谢率(ME/GE)和消化能代谢率(ME/DE)分别为56.92%和85.25%。犊牛在4~6月龄时的维持的净能需要为398.68KJ/kgW0.75.d,增重的净能需要为11490KJ/kg。  相似文献   
47.
不同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小牛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头7月龄利杂一代小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不同中草药组,共5组,添加量2%,饲喂90d后屠宰测定并进行小牛肉的肉质分析.结果表明:4种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小牛的生产性能和肉质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方2组和方3组可以提高小牛的屠宰成绩,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复方中草药添加剂都可以提高小牛肉的剪切力值和眼肌面积,并影响小牛肉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一些与风味有关氨基酸的含量,尤其是方3组和方4组可以提高小牛肉的粗蛋白、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谷氨酸、组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含量,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8.
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对1、4和6月龄利杂犊牛小肠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和数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利杂犊牛小肠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神经纤维形成清晰的三级网状结构,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各异,聚集在一起构成大小不等的神经节。小肠各段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4月龄到6月龄犊牛空肠肌间神经节的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变化与十二指肠和回肠相比变化较大;4月龄以空肠的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的核质比(为0.16)最小,回肠与空肠的核质比差异不显著(P〉0.05),回肠、空肠与十二指肠的核质比差异显著(P〈0.05),6月龄空肠的核质比(为0.25)最大,但小肠各段的核质比相互间差异不显著(P〉0.05)。证实,犊牛小肠各段肌问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核质比的发育变化可能与其功能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9.
能量是牛日粮的第一限制性养分,确定牛能量需要量是合理配制牛饲料、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的重要前提.牛能量需要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呼吸测热法及比较屠宰法等,论文对上述方法进行了简要综述,为合理进行牛能量需要量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牛粗饲料品质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饲料是牛日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对牛生产性能和健康有极大影响,而实际生产中往往做不到对其品质准确评价甚至忽略,进而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现有粗饲料品质评价指标有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单项指标主要包括常规营养成分、干物质随意采食量、消化率等,综合指标则包括粗饲料相对值、品质指数、粗饲料相对品质指数、粗饲料分级指数等。现综述国内外现有评价粗饲料品质指标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人员进行牛粗饲料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