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1.
在奶牛的饲养管理中,应该重视奶牛的繁殖学疾病防治,这与奶牛的生产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影响奶牛的繁殖能力,还对奶牛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探讨的重点就是奶牛繁殖障碍的病因及相关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的发生与病原微生物有关,还与奶牛饲养环境和饲养管理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分析奶牛乳房炎产生的原因,根据临床治疗经验阐述治疗措施,同时总结了预防奶牛乳房炎发生的方法。奶牛乳房炎是由于奶牛乳腺受到物理、化学、环境、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的一类炎症。奶牛乳房炎能降低产奶量和牛奶的品质,延迟奶牛的发情期,降低其受胎率,直接关系着奶牛的产奶效益。因此,发展奶牛业就应做好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中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饲养经验,从选择饲养品种、确定饲养方式、挑选健壮雏鸭、环境温度控制、饲养密度、补充光照、做好育雏管理工作及搞好防疫保健等方面。对肉用仔鸭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兽医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几年,生物技术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迅猛发展。它的发展与动物疫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技术之间已并无明显的界限,并且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转基因动物既能用于抗病育种,也能用于生产疫苗和药品;核酸疫苗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单克隆抗体不但用于免疫诊断,也可用于被动免疫和导向药物治疗等。生物技术已经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一个综合的技术体系,尤其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发展中,需要多种不同技术、学科和领域的相互渗透、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5.
浅议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托,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目前,农村地区的各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环保事业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相思子毒素-a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已制备的抗相思子毒素-a(abrin-a)的单克隆抗体(McAb)4G1和兔源多抗建立了abrin-a双抗体夹心ELISA法。abrin-a质量浓度在15.62~250.00μg/L的范围内,质量浓度的对数值与其D450值呈直线相关,回归方程为y=1.0467x+0.5277(R2=0.9992,n=5),检测灵敏度为7.81ng/mL。该法与相思子凝集素、蓖麻毒素(ri-cin)和蓖麻凝集素无交叉反应。经初步用于人工污染abrin-a香肠样品和自来水样品检测,回收率分别为92.0%和85.0%,变异系数(CV)<6%。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等特点,可望用于食品、饲料和饮用水中abrin-a检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同披碱草种质性状,为优良披碱草种质材料筛选提供依据。【方法】以21份不同来源的披碱草种质为材料,通过测定17个农艺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披碱草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特征,明确披碱草产量形成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披碱草农艺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在11.07%(花序长)~45.53%(基部茎长)。相关性分析表明,披碱草单株干草产量与基部茎长、旗叶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单株种子产量与分蘖数、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表明,株高、茎粗、基部茎长、穗下茎长、旗叶宽、倒二叶长、倒二叶叶鞘长、倒二叶宽、花序长、小穗长、茎叶比是影响单株干草产量的主要因子,其中茎粗、基部茎长、穗下茎长、旗叶宽、倒二叶叶鞘长、小穗长、茎叶比对单株干草产量的影响有直接效应;株高、倒二叶叶鞘长、小穗长、分蘖数、千粒质量是影响单株种子产量的主要因子,其中小穗长、分蘖数对单株种子产量的影响有直接效应。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79.304%。根据第1,2主成分筛选出PJC09、PJC14、PJC15、PJC17、PJC18、PJC26、PJC27共7份单株干草产量和单株种子产量表现均较高的披碱草种质材料,其平均单株干草产量为197.02 g,单株种子产量为21.39 g。聚类分析表明,21份披碱草种质材料被聚为3类,第Ⅰ类包含2份种质材料,可作为筛选单株种子产量高的种质利用,第Ⅱ类包含10份种质材料,可作为筛选单株干草产量和单株种子产量均高的种质利用,第Ⅲ类包含9份种质材料,可依据育种目标筛选特异性状的种质利用。【结论】确定了11个影响披碱草单株干草产量的主要因子和5个影响单株种子产量的主要因子,筛选出单株干草产量和单株种子产量均表现优异的7份披碱草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氟超标及动物氟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氟的过量及中毒氟对动物有一定的营养生理功能,但动物对氟的需要量很低,生产中很少会出现缺乏或不足,而容易出现氟中毒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称氟为有毒、有害元素,这是因为在动物的饲粮中氟含量超过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19.
继50年代的免疫荧光和60年代的放射免疫分析技术之后,在70年代初期瑞典和荷兰学者又建立了用酶来标记抗原或抗体的分析技术。由于酶的高效生物催化作用,一个酶分子在数分钟内可以催化几十几百个底物分子发生反应,产生了放大作用,使得原来极其微乎其微的抗原或抗体在数分钟后就可被识别出来,这种技术被称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本法自1971年Engvall和Perlmann等相继分别报道后,现已得到迅速发展,并在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土壤检测、  相似文献   
20.
199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颁布,首次用法律形式明确了农机技术推广的方针和方向,为农机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促进农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我们以此为契机,本着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的原则,坚持“出成果、出效益、出经验”的方针,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这一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