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淮北棉区直播地膜棉适期迟播与密度补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播期与密度补偿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播期与密变有一定的补偿调节关系,找出了直播地膜棉在淮北地区适播期为4月15~25日,在适播期为迟播产量提高,同时还发现,棉花有效果枝总量的发生相对稳定,以一定的有效果枝数为群体起点控制参数,对指导大田生产有积极的意义。淮北棉区;适期迟播;密度补偿;直播地膜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猪瘟在云南省不同区域、季节和不同生长阶段猪群中的流行分布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用ELISA方法检测了秋季、冬季云南省不同地区16个规模养殖场552份抗凝全血样品中的猪瘟抗原。结果表明,受检地区的抗凝全血样品中均存在猪瘟抗原阳性样品,供检样品阳性率为9.4% (52/552) ,秋季阳性率为8.33%,冬季阳性率为10.5%。在不同生长阶段猪群中,秋季和冬季阳性率最高的为仔猪,其次为种母猪、种公猪、育肥猪。在不同区域猪群中,阳性率最高的为滇中15.5%,其次为滇东北10.8%,滇西9.4%,滇南6.4%,滇东6.1%,秋季与冬季相比,冬季滇中、滇东北、滇南阳性率明显上升,滇东和滇西阳性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迪高肉鸡100羽(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个处理(P>0.05);饲料中分别添加共轭亚油酸(CLA)为0%、0.25%、0.5%、1%。进行为期60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屠宰,研究CLA不同添加水平对肉鸡胴体品质和肌肉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屠宰率都有所提高;添加0.25%、1%共轭亚油酸与对照组相比全净膛率分别提高0.99(P>0.05)、2.86个百分点(P<0.01),添加0.5%共轭亚油酸与对照组相比下降0.66个百分点(P<0.05);添加0.25%、1%共轭亚油酸与对照组相比半净膛率分别提高0.29(P>0.05)、3.74个百分点(P<0.01),添加0.5%共轭亚油酸与对照组相比下降0.74个百分点(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腹脂率分别提高0.18、0.37、0.61个百分点,但差异不显著;肌肉失水率方面差异不显著;肌肉嫩度分别下降7.12(P<0.01)、0.06(P>0.05)、1.26N(P>0.05);肌肉熟肉率分别提高0.34(P>0.05)、0.78(P>0.05)、4.98个百分点(P<0.01);肌肉粗蛋白含量随着饲料中CLA添加量的提高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粗脂肪含量添加量为0.50%、1.0%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量为0.25%、1%时肌肉粗灰分的含量随之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量为0.5%时肌肉粗灰分含量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选用5个小麦品种,进行等离子种子处理,观测小麦的生育性状、产量构成及产量,结果表明,等离子处理小麦种子,对生育进程影响尚未明确,但能够加快生长速度,促进分蘖形成,改善与产量相关的植株性状,达到增穗、增粒和增重同步增长的目的,最后达到增产的目的,旨在探讨等离子种子技术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黄海农场位于江苏淮北沿海棉区,地处黄海之滨,北纬34°14',东经120°6',年平均温度为13.1℃,无霜期211天,年雨量为956.5mm,年日照为2314.8h,日照率为58%.全场土壤属海湾相沉积土,有机质14.0g@kg-1,全氮0.77 g@kg-1,全磷(P2O5)1.12 g@kg-1,碱解氮69mg@kg-1,速效磷7mg@kg-1,速效钾247mg@kg-1,为光、热、水、钾养分资源丰富地区,有利于创棉花高产,并已成为本场主要经济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中药岩陀黄酮与黄芩多糖复合物的药用安全性,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大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对岩陀黄酮&黄芩多糖提取物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岩陀黄酮与黄芩多糖复合物对大鼠的经口染毒LD50>5g/kg·BW,为无毒级别,大鼠无临床症状,未发现明显可见的病理变化;两次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表明无致突变性;小鼠精子畸变率为1.99%-2.06%,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骨髓细胞微核率高、中、低三个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岩陀黄酮与黄芩多糖复合物作为中兽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云南省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其临床特征,在不同规模养殖场共采集1164份血清样品,利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其猪瘟抗原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原PRRSV,猪伪狂犬病PRV gE抗体及猪圆环病毒2型PCV-2特异抗体。结果表明:各季节和不同生长阶段猪群存在一种及两种以上的病毒混合感染,四重感染相对较少。从全年看单独感染占39.10%,PCV-2感染率最高,其次是PRV,PRRSV和CSFV;二重感染占26.13%,以PCV-2+PRV最常见,其次是PCV-2+ PRRSV、PRV+PRRSV;三重感染占8.05%,PCV-2+ PRRSV+PRV最常见;有四重感染出现,仅占1.57%。从季节来看,春季和夏季混合感染最高,分别为76.53%和60.74%,冬季和秋季的混合感染率分别为59.50%和53.55%。从年龄和性别看,育肥猪的混合感染率高于仔猪,分别为68.66%和61.11%,种公猪的感染率高于母猪,分别为70.00%和55.51%。说明4种病毒有单独感染或混合感染,推测其中PCV-2在混合感染中可能充当免疫抑制的角色,混合感染使PRDC症状更明显,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年龄、季节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的影响,以及PRRS在云南省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用RT-PCR方法对秋冬季云南省不同地区32个规模猪场552份抗凝全血样品进行PRRSV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猪只,以仔猪带毒的阳性率最高,为78.5%(113/144);秋季比冬季的感染率相对偏低,秋冬季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64.86%和75.36%;从区域看,滇东最高(73%),其次为滇南(72.7%),滇中(72.2%),滇西(67.2%),滇北(65.6%)。  相似文献   
19.
武定鸡雏鸡在脱温期的饲养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武定雏鸡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 ,介绍了在雏鸡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密度等 )及投药与免疫中应注意的问题 ,并根据自身实际生产总结了一些相应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选择40日龄土杂肉仔鸡450只进行为期3周的实验。研究了鱼油在肉仔鸡饲养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使用鱼油,对鸡的免疫力无影响,但对肉鸡的生长速度、饲料报酬、肉的品质和经济效益均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2%鱼油效果优于添加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