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试验旨在比较低聚异麦芽糖(IMO,isomaltooligosaccharide)和棉籽低聚糖(RFO,raffinose)对乳酸杆菌增殖及产酸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CON组,不含葡萄糖的MRS液体培养基)、IMO组(MRS中添加2.0%IMO)和RFO组(MRS中添加2.0%RFO),每组三个重复。分别于接种乳酸杆菌后0、8、16、24、32 h和40 h,测定各处理培养基的OD值和pH值,并建立各组乳酸杆菌的生长曲线图和发酵液pH值曲线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IMO和RFO均能显著促进乳酸杆菌的增殖(P0.05),其作用效果与低聚糖的种类和时间有关。本试验中,IMO与RFO对乳酸杆菌的增殖效果存在较大差别,且受时间影响较大,在24 h之前,IMO组乳酸杆菌增殖和产酸效果均优于RFO组(P0.05);而在24 h之后,RFO组乳酸杆菌增殖和产酸效果均优于IMO组(P0.05)。  相似文献   
22.
23.
氨基酸消化率是评定饲料蛋白质生物学效价的重要指标。对内源氨基酸损失进行准确测定可获得精准的氨基酸消化率,不仅可以节约日粮蛋白资源,降低饲料成本,还可减少因氮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内源氨基酸损失测定的方法主要包括无氮日粮法、绝食法、差量法、酶解蛋白日粮法、回归法、高精氨酸法和同位素法等。内源氨基酸损失又与动物、饲养环境、日粮组成(日粮蛋白、纤维、抗营养因子)及测定方法等有关。本文综述了内源氨基酸损失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4.
本试验旨在研究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籽多糖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黄羽肉鸡750羽,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抗生素(1~28日龄为10 mg/kg抗敌素,29~56日龄为5 mg/kg黄霉素;抗生素组)、茶籽多糖(0.04%;多糖组)、博落回生物碱(1~28日龄为10 mg/kg,29~56日龄为20 mg/kg;博落回组)、茶籽多糖(0.04%)+博落回生物碱(1~28日龄为10 mg/kg,29~56日龄为20 mg/kg;多糖+博落回组)。试验期56 d,分为1~28日龄和29~56日龄2个阶段进行。结果表明:1) 1~28日龄时,各组黄羽肉鸡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29~56日龄和1~56日龄时,博落回组的ADFI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的ADG和F/G均无显著差异(P0.05)。2) 28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黄羽肉鸡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尿素氮(UN)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多糖组、博落回组和多糖+博落回组的血清ALP活性极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 0.01)。56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的血清ALP活性极显著降低(P 0. 01),血清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博落回组黄羽肉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多糖组和多糖+博落回组的腿肌率均显著提高(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博落回组和多糖+博落回组的胸肌率和腿肌率及多糖组的腿肌率均显著提高(P0.05);博落回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多糖组(P0.05)。肌肉于4℃保存2、4、6 d后,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的肌肉丙二醛(M 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抗生素组相比,多糖组、博落回组和多糖+博落回组4℃保存2 d后的肌肉M 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4℃保存6 d后的肌肉M DA含量显著降低(P 0. 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籽多糖对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有改善作用,其中,博落回生物碱的作用效果优于茶籽多糖,且二者均能延长鸡肉在4℃时的保存时间;这说明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籽多糖均能替代抗生素在肉鸡中的使用,且二者联用与单独添加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25.
试验以乳酸杆菌为研究对象,旨在考察低聚异麦芽糖(IMO)对其增殖及代谢产物pH的影响。试验按照单因子设计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对照组为不添加葡萄糖的MRS培养基;1.0%低聚异麦芽糖(IMO)组添加1.0%低聚异麦芽糖的MRS培养基;2.0%IMO组添加2.0%IMO的MRS培养基。分别测定0h、8h、16h、24h、36h和40h时各处理培养基的OD值和pH。结果表明:(1)除0h和8h外,IMO组培养液的OD值和pH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2.0%IMO培养液的OD值和pH不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明显好于1.0%IMO组(P0.05)。研究结果提示,IMO对乳酸杆菌增殖有一定促进作用,并可显著降低发酵液的pH,2%的添加量的效果优于1%。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在肉鸡养殖业中快速生长的肉鸡木质化鸡胸肉的发生率不断提高,严重影响鸡肉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关于木质化鸡胸肉主要由国外学者进行研究,国内少有报道。因此,本文综述了木质化鸡胸肉的理化特征、导致其发生的可能机制以及营养调控,为未来国内解析木质化鸡胸肉具体的形成机制及其预防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7.
稻米在陈化过程中会发生淀粉结构改变、脂肪分解、蛋白质变性、霉变以及一系列物化性质的变化,导致其营养价值发生变化。而当前陈化稻米缺乏饲用化研究,饲用开发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综述了稻米陈化过程中结构性质的变化、陈化稻米的营养特性以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旨在为陈化稻米的饲用化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乳寡糖(Milk Oligosaccharides,MOs)是一类存在于母乳中的天然益生元,在母乳中为仅次于脂肪和乳糖的第三大固有成分。MOs本质为一系列结构复杂的糖分子,猪乳寡糖(Porcine Milk Oligosaccharides,PMOs)主要分为岩藻糖MOs(fucosylated-MOs,fuc-MOs),中性MOs(neutralMOs,neu-MOs)和唾液酸化MOs(sialylated-MOs,sia-MOs)。MOs不仅可被动物肠道消化吸收,还可作为底物被肠道微生物利用。PMOs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结构.调节免疫应答和抵抗有害微生物黏附的能力,因而在仔猪肠道菌群塑造和免疫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本文阐述了PMOs的组成成分、MOs的生理功能及其代谢,旨在为PMOs应用于动物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9.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辽宁绒山羊种公羊物质消化代谢和精液品质的影响。选取20只辽宁绒山羊成年种公羊按照体重、精液品质、产绒量平均分为5组,分别饲喂中能中蛋白、中能高蛋白、中能低蛋白、高能中蛋白、低能中蛋白5种日粮。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绒山羊总能、粗蛋白质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中性洗涤纤维、有机物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随蛋白质水平升高而降低(P<0.05);日粮能量水平对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中能量组绒山羊对干物质、能量及有机物的消化率最高。日粮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对精液品质影响显著。采精量、精子活力随蛋白质水平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精子畸形率下降,精子密度以中蛋白组为最高;随总能采食量升高,采精量显著升高(P<0.05),精子畸形率和精液pH影响不显著(P>0.05),精子密度以中能量组为最高。综合结果分析,推荐中能中蛋白组即代谢能为10.56 MJ/kg、粗蛋白为11.41%作为绒山羊种公羊的适宜能量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30.
旨在研究在两种能量水平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溶血卵磷脂(lysolecithin,LPL)对良凤花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消化道酶活性以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良凤花鸡1 08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1)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对照+500LPL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500 mg·kg-1的LPL;3)降能组:饲喂降能饲粮(在基础饲粮水平上降低251 kJ·kg-1的代谢能);4)降能+500LPL组:在降能饲粮基础上添加500 mg·kg-1的LPL;5)降能+750LPL组:在降能饲粮基础上添加750 mg·kg-1的LPL;6)降能+1000LPL组:在降能饲粮基础上添加1 000 mg·kg-1的LPL,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试验期52 d,分为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52日龄)。试验结束后,屠宰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降能饲粮组良凤花鸡料重比高于对照组,在添加750 mg·kg-1 LPL后良凤花鸡料重比与对照组基本持平(P>0.05)。与降能饲粮组相比,在降能饲粮中添加LPL可以提高良凤花鸡第52天的胸肌率和腿肌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1的LPL显著提高了良凤花鸡在21 d时干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P<0.05)和52 d时粗脂肪的消化率(P<0.05)。与降能组相比,在降能饲粮中添加750和1 000 mg·kg-1LPL显著提高了52 d肉鸡的回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P<0.05)以及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P<0.05)。与降能饲粮组相比,在降能饲粮中添加750 mg·kg-1的LPL显著提高了良凤花鸡对饲粮中苏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等11种氨基酸的表观回肠消化率(P<0.05)。与降能组相比,在降能饲粮中添加750和1 000 mg·kg-1的LPL提高了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A4的基因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在降能饲粮中添加LPL可以提高良凤花鸡屠宰性能,且对其肠道形态、养分消化率和肝脂质代谢功能有积极影响,以750 mg·kg-1的添加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